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洛阳城: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汉魏洛阳城: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雒阳城东汉雒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千米处。汉魏洛阳城礼制建筑分布图东汉雒阳城的灵台、明堂、辟雍被称为“三雍”,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礼制建筑。东汉与曹魏太学,及前述唐长安城国子学所立石经为弘扬、保存中华历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都城规模基本上与东汉雒阳城相同,但是都城之内的布局结构已多有不同。曹魏初年,在东汉雒阳城的北宫故地营建宫室,时称“洛阳宫”。

汉魏洛阳城: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东汉雒阳城

东汉雒阳城(一般“雒阳城”之“雒”仅限于东汉雒阳城使用,汉魏则称“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千米处。公元25年光武帝定都雒阳,至献帝凡十二帝,以此地为都196年。

文献记载雒阳城有12座城门。考古发现,其都城城门为“一门三道”。根据《太平御览》引《洛阳记》记载:

宫门及城中大道皆分作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外分之。

城内有南宫、北宫和永安宫。光武帝始都雒阳,南宫是都城的主要宫城,南宫东南部有中央主要官署。汉明帝大规模营建北宫,建设北宫正门朱雀门、正殿德阳殿等,此后北宫可能作为都城的宫城使用了。北宫西北部有皇家宫苑濯龙园。宫城之外,都城东北部有南北分布的武库与太仓。

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26),光武帝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可见东汉初年都城雒阳已有“左祖右社”的宗庙、社稷,但是具体位置目前还不清楚。

东汉雒阳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都城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南、北城墙长度分别为4200米、3700米、2460米、2700米。

南宫,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000米。北宫,东西宽1200米,南北长1500米。

武库遗址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99米,东西宽142—186米。周筑围墙形成院落,院内有多座建筑遗址。

太仓由东西并列的两座院落组成:西院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0米,南北长100米;东院平面呈方形,边长50米。

汉魏洛阳城礼制建筑分布图

东汉雒阳城的灵台、明堂、辟雍被称为“三雍”,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礼制建筑。

灵台是观测天象的场所,但是天文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不只是一种自然科学,“二十四史”中《天官书》《天文志》实际上讲的是天人关系,是借天文讲国家政治。因此,天子有时会登灵台,览天象,“观天人之际、阴阳之会”。

灵台兴建于东汉光武时期,曹魏、西晋时沿用,西晋末年被毁。灵台遗址在今偃师市佃庄镇朱圪垱岗上村与大郊寨一带,位于东汉雒阳城平城门外大道西侧,东距明堂约80米。遗址中心为一方形高台,台基夯筑而成,平面为方形,边长50米。台基的四周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为回廊,廊外置卵石散水。上层每面并列5间房屋,地面铺砖,东西南北四面的墙壁分别粉刷成青、白、朱、黑色,从中可见“五方”与“五色”之对应关系。这样处理是因为汉代统治者认为四方由“四神”分管,并有相应的四种颜色与其对应。灵台顶部“上平无屋”,是观测天象的场所。灵台四周的建筑是主持天文工作的衙署。灵台第二层台的西面考古发现的凹入灵台内壁2米的建筑,有可能就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密室”。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就在灵台的密室中发明、制造了天文仪器——浑天仪,他亲自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可能就放在这里,这可能与张衡任太史令、主持灵台的观测工作有关。

东汉雒阳城灵台遗址复原示意图

灵台遗址周筑围墙,形成院落,平面近方形,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

宗庙建筑遗址出土的“四神”瓦当

明堂和辟雍在开阳门外大道的两侧,明堂居西,辟雍位东。明堂西距平城门约1000米,东距辟雍约150米。

明堂是古代天子祭天敬祖的礼制建筑,皇帝在此祭祀五帝”。东汉雒阳城明堂始建于光武建武中元元年(56),沿用至北魏时期。明堂遗址在今偃师市佃庄镇朱圪垱岗上村。根据《水经注·谷水》记载,明堂的基本形制为“上圆下方”。

东汉雒阳城明堂遗址平面示意图

明堂遗址平面约呈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415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明堂主体建筑台基位于院落中央,平面近圆形。

辟雍遗址位于今偃师市佃庄镇朱圪垱岗上村东。1931年,这里发现了公元278年《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西晋辟雍碑)。基址南部是当年西晋辟雍碑出土地。基址四面中部各有一组由双阙与门组成的建筑,四面门阙形制基本相同。

东汉雒阳太学及周围遗址勘探总平面示意图

东汉太学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五年(29),当时“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后汉书·儒林列传》)。可见太学的学生多为官宦子弟,因此太学备受社会重视,这也导致太学的学生剧增,至3万多人。熹平四年(175),著名学者蔡邕为了使太学健康发展,亲自审校以“六经”为主的儒家经典,并将其镌刻在石头之上,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有名的“熹平石经”。石经立于太学之后,“后儒晚学、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中,太学遭到毁坏。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在东汉旧址上重修太学,正始年间(240—249)又立石经,称“正始石经”,又因石经以古字、篆字与隶字所刻,因此又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东汉与曹魏太学,及前述唐长安城国子学所立石经为弘扬、保存中华历史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汉、魏晋太学遗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辟雍遗址北,其范围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这里主要是东汉太学遗址。另一部分在其东北100米处,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00米,四周有围墙,内列一座座长数十米的房屋。这里出土了许多太学教材——石经。(www.xing528.com)

东汉雒阳太学遗址出土的“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雒阳城遗址以其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等南郊礼制建筑最为重要。东汉雒阳城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其一,东汉雒阳城体现出都城的朝向变化。东汉雒阳城与汉长安城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都城方向的变化:西汉晚期之前,汉长安城坐西朝东,其都城、宫城(未央宫)正门均为东城门与东宫门,而东汉雒阳城则坐北朝南,都城正门为南城门(平城门),宫城正门为南宫门。

其二,对东汉雒阳城的灵台、明堂、辟雍、太学等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填补“空白”。中国古代都城的礼制建筑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重要物化载体,东汉雒阳城灵台、明堂、辟雍、太学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可以互证,这无疑起到了重要学术研究作用,填补了一些文化基因上的“空白”,使部分“断裂文明”得以恢复。

魏晋洛阳城

曹魏定都洛阳,故址在今洛阳城东15千米处。虽然都城规模基本上与东汉雒阳城相同,但是都城之内的布局结构已多有不同。曹魏初年,在东汉雒阳城的北宫故地营建宫室,时称“洛阳宫”。魏明帝时,在东汉雒阳城北宫德阳殿、朱雀门基础之上,修建了太极殿、阊阖门,太极殿是大朝正殿,阊阖门是洛阳宫宫城正门,其北对太极殿,南对都城的宣阳门,魏明帝置铜驼于阊阖门外的南北向大街,故此街亦称“铜驼街”,铜驼街成为都城的中轴线大街。西晋仍都洛阳,都城制度一如既往。都城的宗庙、社稷置于都城之内的宣阳门大街东西两侧。

魏晋洛阳城沿用了东汉雒阳城的辟雍、太学、明堂、灵台等大型礼制建筑。

历史文献记载,魏明帝在洛阳城以南的委粟山营建圜丘。考古发现,圜丘在洛阳平城门至大谷关南北轴线西侧,北距洛阳城25千米,在今偃师市李村乡南宋沟村附近的“禹宿谷堆”,其为方锥形高台,底部径约500米,高50米,其上原有禹王庙,故名“禹宿谷堆”,实为曹魏洛阳城的圜丘遗址。这应该是我们可以通过考古确认的比唐长安城圜丘遗址时代更早的祭天圜丘遗址。

魏晋洛阳城遗址有如下重要意义:中国古代都城从“多宫城”变为“单宫城”;中国古代都城轴线基本形成,进一步强化了“中”的理念;中国古代都城的大朝正殿由周之“路寝”、秦之“前殿”发展到曹魏之“太极”,曹魏太极殿不但对中国古代都城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日本古代都城大朝正殿直接沿用了这一名称,不过其称为“大极殿”。

北魏洛阳城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迁都洛阳,在魏晋洛阳城基础之上进行了重建。北魏洛阳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东15千米处,由宫城、内城和郭城组成。

1.太极殿 2.阊阖门 3.永宁寺 4.灵台 5.明堂 6.辟雍 7.太学 8.金墉城 9.圜丘
北魏洛阳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宫城东西宽660米、南北长1398米;内城东西宽2460—2820米,南北长不少于3510—3895米;郭城北城墙在内城以北850米,东城墙在内城以东3500米,西城墙在内城以西3500—4250米,南城墙在古代洛河北岸,古代洛河在今洛河以南1000—1500米处。宫城正门仍为阊阖门,太极殿仍为大朝正殿。太极殿基址东西100米、南北60米。阊阖门与宣阳门之间的铜驼街东西两侧分布有中央官署、寺院、贵族宅邸和宗庙、社稷等。

北魏洛阳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是座规模巨大的城市。郭城之内的3条东西向干道横贯全城,它们分别与内城东西城墙上的城门相连通。3条干道可能又分别通至郭城东、西城墙的各3座城门。郭城的北城墙未发现城门遗迹。历史文献记载,郭城之中建设了320个(又说323个)里坊,里坊平面为方形。里坊四周筑墙,四面辟门,里坊之中设置十字街。居住区依据身份不同有明显的区划,郭城西部为鲜卑人皇室贵族居住区,东部汉人官僚和一般士庶居住区,南部为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居住区。在郭城的西部有“大市”,东部有“小市”,南部有“四通市”。顾名思义,大市规模大,小市规模小,四通市(取四通八达之意)是国际贸易市场。不同市场的规模和商品种类,主要受到市场附近的不同居民影响。

近年来,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与大朝正殿太极殿的考古发现至关重要。从遗址看,阊阖门基本上沿用曹魏时期的阊阖门。阊阖门与太极殿是北魏洛阳城中轴线的基点。阊阖门基址是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宫城正门门阙遗址。

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平面示意图

阊阖门基址东西40米、南北24米,宫门为“一门三道”,各门道均宽4.8米、进深8.6—8.8米。门道前面东西两侧,对称构建了“三出阙”的东阙与西阙,两阙台间距达40余米,各长19米,宽6米。

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

北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是中国全面考古发掘的时代最早的都城大朝正殿。

北魏洛阳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中国古代都城的“中”之政治理念,在北魏洛阳城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古代都城由过去的宫城与郭城的“双城制”发展为宫城、内城、郭城的“三城制”,宫城在都城之中的政治地位更为突显。与此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得到考古发现基本佐证的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形成,这是“中”之政治理念的突显。北魏洛阳城开创的这一规制,对此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且重要的影响。北魏洛阳城在东汉、魏晋洛阳城基础之上,开创了“三城制”都城,都城南北向中轴线的确立,大朝正殿与宫城正门的定型,奠定了此后至明清北京城一以贯之的都城“三城制”、中轴线、大朝正殿与宫城正门规制。

其二,北魏洛阳城之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重要性,表现在中华民族各个族群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认同上。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王朝,而鲜卑人认同传统的中华历史文化与国家文化,这在都城营建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北魏洛阳城的宫城与内城基本沿用魏晋洛阳城的宫城与郭城,大朝正殿仍为太极殿,宫城正门仍为阊阖门。

北魏洛阳城的规制理念,不是孝文帝到洛阳以后才开始考虑的,而是孝文帝及其先辈早在迁都洛阳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北魏从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就“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营建了平面呈方形的都城,“规立外城,方二十里”(《魏书·太祖纪》)。孝文帝亲政后,改造平城,修明堂、改太庙,他所参照、依据的就是邺城、洛阳与长安的都城模式,然后又“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两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饰以观阁”(《历代宅京记》)。

通过北魏平城与北魏洛阳城,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不同族群、不同王朝,在国家文化认同上具有一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