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都城的门名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内涵

元代都城的门名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内涵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大都由郭城、皇城、宫城组成。元大都的11座城门的门名就有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元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元大都的礼制建筑。元大都天坛于都城之位置,可以追溯至唐长安城。元上都忽必烈在营建元大都之前,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镇东闪电河北岸,命刘秉忠等在此筑城,名称“开平”。元上都的都城规制在许多重要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以方为贵”的传统,其外城

元代都城的门名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内涵

元大都

成吉思汗十年(金贞祐三年,1215)蒙古军队攻占金中都,改称“燕京”,置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1264)决定建都燕京,仍称中都。但是,至元四年(1267)又放弃中都旧城(即金中都),而在中都旧城东北郊另选新址建大都城。至元八年(1271)元朝正式建立,至元九年(1272)更名中都为“大都”。规划营建大都由刘秉忠总领其事,也黑迭儿指挥宫殿建设,具体参与督工营建的还有赵秉温、张柔、张弘略、段天祐、野速不花(蒙古人)、高觽(女真人)、杨琼等。

元大都由郭城、皇城、宫城组成。皇城西为太液池及宫苑。

元大都城内以南北向的轴线为界(鼓楼以北以东西中分线即全城规划中轴线为界,其南以宫城中轴线及其南北延长线为界),东属大兴县,西属宛平县。这种同城以其南北向中轴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进行行政管理的方式,应该是早在隋唐时代已经实施,唐长安城就以朱雀大街南北向中轴线为界,设“万年”与“长安”东西两部分。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元大都郭城平面近方形,东、西、南、北城墙长分别为7590米、7600米、6680米、6730米。有11座城门,其中东、西、南城门各3座,北城门2座。皇城之内,东为宫城,又称“内皇城”或“东内”“大内”。宫城之西有太液池,池西有“兴圣”“隆福”二宫,二宫亦称“西内”。宫城之北为御苑。

宫城东西宽约740米,南北长约947米。其宫城规模与明清北京城故宫相近。辟6门,宫城南门之正门崇天门“一门五道”,门外置双阙,为平面呈凹字形的“三出阙”(三重子母阙,《辍耕录》又称“三朵楼”)之“阙门”(《辍耕录》称“两观”,《故宫遗录》称“角楼”)。宫城东、西宫门分别为东华门与西华门,二宫门均为“一门三道”。北宫门为厚载门,此宫门有一个门道。

元大都的都城轴线为南北向,自南向北依次为郭城正门丽正门、皇城正门灵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玉德殿、宸庆殿、厚载门、厚载红门,至中心台。

元大都城墙遗址

元朝是中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国家政权,他们当时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当其作为中华民族一员走上国家最高政治舞台(都城)之时,他们继承之前王朝的都城建设理念,上述元大都的方方面面均折射出这一理念。

从元大都的城门名称来历,我们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元大都的11座城门的门名就有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有学者考证它们均源于“群经之首”的《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或彖传、象传:

南 垣

正中:丽正门,取《周易·离卦·彖传》“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之意。

其东:文明门,取《周易·大有卦·彖传》“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

其西:顺承门,取《周易·坤卦·彖传》“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根据“后天八卦”,坤位于西南方位)。

东 垣

正中:崇仁门,取《周易·文言传》“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之意。

其南:齐化门,取《周易·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之意(根据“后天八卦”,巽位于东南方位)。

其北:光熙门,取《周易·艮卦·彖传》“艮,止也……其道光明”之意(根据“后天八卦”,艮位于东北方位)。

西 垣

正中:和义门,取《周易·文言传》“利物足以和义”之意。

其南:平则门,取《周易·谦卦·象传》“无不利,描摹谦,不违则也”之意。

其北:肃清门,有肃杀之意。(www.xing528.com)

北 垣

东:安贞门,取《周易·讼卦》“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之意。

西:健德门,取《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根据“后天八卦”,乾位于西北方位)。[2]

宫城正门崇天门的“一门五道”与双阙,显然受到金中都宫城应天门、宋东京城宫城正门宣德门、唐长安城大明宫正门丹凤门的影响。而故宫的午门之形制应该上溯至此崇天门,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大明殿建筑群为长庑围绕而成的南北长方形院落,四隅建角楼,南面正中为大明门。“大明殿乃登极、正旦、寿节、会朝之正衙也。”(《辍耕录》)

御苑在宫城之北,其南有厚载门,北有厚载红门,西临太液池,四周筑围墙

太液池在宫城之西,即今之北海和中海。面积约80公顷。金代在此建大宁宫,池中的琼华岛,元代更名“万岁山”,又称“万寿山”。圆坻又称“瀛州”,今称“团城”。主要建筑集中于万岁山,圆坻次之。

元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元大都的礼制建筑。元中统四年(1263)初,立太庙于燕京旧城,后来又于齐化门内营建太庙,于平则门内营建社稷坛。

至元十二年(1275),忽必烈在丽正门外东南七里处设台祭天地神位;成宗大德九年(1305),在大都南郊正式建“天坛”,地点在今永定门外。元大都天坛于都城之位置,可以追溯至唐长安城。

元大都的官学有国子学,包括“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元代国子学与文庙相结合(又称庙学和学宫),形成“左庙右学”(即孔庙设在国子学之东)之制:元大德十年(1306)创建大都孔庙,供奉孔子塑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成为国家祀典内容之一;至大元年(1308)建成国子学,即其后明清国子监、孔庙。

元上都

忽必烈在营建元大都之前,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敦达浩特镇东闪电河北岸,命刘秉忠等在此筑城,名称“开平”。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于开平府即大汗位(即元世祖),建元中统。中统四年升开平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至元十一年(1274)从上都迁都至大都。此后元朝诸帝均于每年四月至八九月间在上都“时巡”避暑,处理政务,发布政令,举行诸王朝会、狩猎、祭祀或新帝登基等活动。元上都成为元朝的“夏都”。

元上都平面示意图

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和宫城构成。皇城位于外城东南部,宫城在皇城中部偏北。外城平面为方形,边长约2220米。

皇城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400米。皇城四面辟门,南面明德门向北的御街宽约25米,直通宫城之内,从而成为皇城和宫城的中轴线。

宫城平面略呈方形,宫墙南北长605米,东西宽542米。宫城南、西、东三面中央各辟宫门,南宫门御天门为宫城正门,东、西宫门分别为东华门、西华门。御天门内纵街是宫城的中轴线。宫城之内中轴线上的大朝正殿——大安阁基址平面近方形,东西宽33米,南北长34米。

元上都的都城规制在许多重要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以方为贵”的传统,其外城、皇城、宫城平面为方形或近方形。皇城四面辟门,宫城南、西、东三面辟门,二者南门均为正门。元上都的中轴线突出。元大都规制包含的许多中国古代都城传统文化因素,其实在元上都营建之时已经实施了。

元中都

作为元朝宫廷斗争的产物——元中都,其规制参照元大都,其城址亦为外城、皇城、宫城三城环套。元中都宫城平面与上都和大都宫城基本相同,中都宫城四面中间辟门,与大都宫城一样,而与上都宫城不同(上都宫城北墙无门)。中都宫城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其建筑总体布局不同于上都宫城,与大都宫城则较相近。

元中都宫殿模型

元中都宫城大致位于外城中部,平面近方形,边长约600米。宫城四面辟门,南宫门为双阙三门道。皇城南北长928米,东西宽779米,周长约为3414米。皇城南城门亦“一门三道”。外城环套皇城,南北长3088米,东西宽2994米,周长约为12164米。

上述元中都与元大都、元上都布局形制的比较,说明作为政治因素而出现的元中都,其追求都城文化的传承性,是其政治斗争的重要资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