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北京城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在元大都基础之上营建的。清代基本沿用了明代北京城,仅局部有所改造、变动。
故 宫
故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北京城的宫城,坐北朝南。宫城是古代都城的政治中枢,也就是国家的象征。这也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当今,故宫仍然是一年到头人流如潮,就参观者人数而言,故宫在中国各类博物馆之中高居榜首。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国民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与敬仰。
北京故宫可谓家喻户晓,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又是1987年中国第一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地位,是因为它集中国历史文化之大成。
明清北京城平面示意图
清代北京城南部为外城,北部为内城,二者以正阳门前的东西向大街为分界。外城的南城墙东西分布3座城门,中间为永定门,永定门既是外城正门,也是北京城的正门,它与内城的南城门——正阳门南北相对。正阳门与永定门南北向大街东侧有天坛,西侧有先农坛。
北京城内城中部为皇城,皇城正门——天安门,明永乐十五年始建,称“承天门”,其城门名称源于唐长安城宫城著名的“承天门”之名。清顺治八年更名“天安门”。天安门现在是中国的象征性建筑。天安门前之东西向长安街是“中国第一街”。
故宫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座宫门,它们分别为东华门、西华门、午门与神武门。午门是故宫正门,是进入故宫的第一门。午门与天安门之间是端门。天安门与故宫南门——午门南北向道路之间,东部有太庙,西部有社稷,这就是《周礼》所说的“左祖右社”。
午门“一门三道”并置双阙,实际上是“明三暗五”。“一门三道”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宫城宫门(尤其是宫城正门)的规制,但是自从唐长安城郭城正门明德门、大明宫宫城正门丹凤门“一门五道”之后,其他王朝都城宫门多为“一门五道”。明清北京城宫城午门外面呈现的是“一门三道”,其实午门左右二门道之外又各辟一座“掖门”,形成实际上的“一门五道”。
午门正面
午门修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后曾于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嘉庆六年(1801)进行了再次修缮。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米,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
故宫以前称为“紫禁城”,也就是中国古代都城中的宫城或百姓所说的皇宫。
故宫平面示意图
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周围有高10米的宫墙。
宫城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属于宫城之外朝。宫城北部为内廷,为皇室的寝宫及活动场所,即是所谓的“前朝后寝”。紫禁城东部称“外东路”,主要建筑是宁寿宫;西部称“外西路”,主要建筑是慈宁宫。我们在魏晋及北魏洛阳城与隋唐两京也可以追溯到其原型。
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太和殿,是故宫“三大殿”的正殿,也就是百姓所说的金銮殿。太和殿明代始称奉天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太和殿。太和殿之名取自《周易·乾卦·彖传》: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古代“大”与“太”通假,故“大和”即“太和”。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三大殿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此殿建成后屡遭焚毁,现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它面阔11间,进深5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的建筑。
太和殿作为大朝正殿,体现出了居中、居高、居前的特点。所谓“居中”是居紫禁城中心;“居高”则是居紫禁城与北京城各类宫室建筑高度之最;“居前”则是它之前只有门而没有其他建筑物(太和殿之前向南依次是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正阳门和作为北京城南大门的永定门)。这种大朝正殿“居前”实际上从秦汉时代的大朝正殿之名已经一目了然:秦始皇营建阿房宫,其正殿即称“前殿”;汉高祖徙都长安,在长安城未央宫营建的大朝正殿亦称为“前殿”。
太和殿与其北的中和殿、保和殿组成宫城“三大殿”,这是中国古代都城文化的重要历史传统。中和殿之“中”源于《中庸》:(www.xing528.com)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休息、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中和殿高19米,平面呈方形,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
保和殿
保和殿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始名保和殿。“保和”出自《周易》,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之意。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含前廊1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下檐为重昂五踩斗。
保和殿之“保和”与太和殿之“太和”均源于上述《周易·乾卦·彖传》之“保合大和”。“三大殿”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和”理念。
紫禁城北部是景山,西部是北海、中海与南海形成的池苑区。这里的北海和中海实际上就是元大都的太液池。太液池也不是元大都开创的,它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在这些“海”中还建造了“神山”所在的岛,如瀛洲、蓬莱、方丈。这种“海”让我们想起了唐长安城宫城北部的“四海池”。
北京城西北部是皇家的“三山五园”宫苑区,“三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五园”之中,除了圆明园之外,其余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应为离宫别馆性质建筑。而圆明园实际上是皇室的夏宫,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蓬岛瑶台,以及大红门、保和太和、承露台等建筑,大多仿照宫城设置而来。
圆明园平面示意图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三园构成。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清乾隆时期,宫廷画家沈源等人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册》为后人留下了欣赏圆明园秀美风光的珍贵影像,右页两幅作品就是其中的“正大光明”和“勤政亲贤”。
圆明园的宫廷区由南向北,大照壁、大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殿呈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宫廷区以北是九州景区,设九岛,显示“一统九州,天下升平”。清代皇帝在此办公计140多年。清王朝的圆明园,使我们联想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长安城东部骊山之下的华清宫与华清池。圆明园实际上是清北京城的“第二故宫”。
《圆明园四十景图册》之“正大光明”·清·沈源等
《圆明园四十景图册》之“勤政亲贤”·清·沈源等
清朝皇室的另一处夏宫是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西岸,占地560公顷。避暑山庄建于康熙、乾隆时期。我们说这里是夏宫,与这里按照紫禁城前朝后寝规制营建午门、正宫门及类似大朝正殿的澹泊敬诚殿相关,它们形成从宫门到正殿的夏宫中轴线,称为夏宫的前朝,还有以烟波致爽殿为主殿的后寝。避暑山庄的其他设施多为宫苑性质。这又与隋唐都城附近的仁寿宫与九成宫相似。所不同的是,清朝皇帝把宫说成山庄。再上溯寻根,可以找到西汉时代都城长安四大宫城(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甘泉宫)之一的甘泉宫。
至于明清北京城的礼制建筑太庙、社稷、天坛、地坛等更是集中国古代礼制建筑之大成。
清代统治集团的核心是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后金是相对宋辽金元时期的“大金”而言的,因其时代在大金王朝之后故名“后金”。到了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当政之时,改名为“清”。1644年清世祖福临即帝位,年号为“顺治”,定都北京。清王朝统治者尽管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族群,但是在象征国家文化的都城营建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发现,他们完全继承了明代的规制,明清两代王朝的都城可谓一脉相承。
《避暑山庄图》·清·冷枚
故宫博物院藏。此画景物右至武烈河及东部山区,左至西岭山区为止,从山庄东部崖殿“万壑松风”殿座开始,一层层向北展开,包罗四围秀岭、十里湖泊的整个湖区、平原区主要建筑和自然风貌,体现了冷枚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历史与艺术价值很高。画中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后山一股清泉,流入山庄,湖水荡漾,荷花盛开,岸柳垂荫,亭台、水榭、宫室、高楼,因地制宜,聚散错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