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一次改革都是对原有的课程和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的总结完善和提高,并没有全部否定舍弃。教材改革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的时候,在尊重原有教材的同时要合理继承、批判创新,教师应该吸取一些老教材的长处来弥补新教材的不足。比如说,基层的数学教师在解读新课本后,注意到新教材更加注重知识探索的过程,那么在探索的最后没有给出结论,新教材的本意是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思维空间和足够的想象,但是这样就做不到数学结论的准确和严密。这时候教师应该借鉴老教材知识体系严密、方法全、结论鲜明的优点,为学生解释在新教材中出现的困惑。
要坚持从结构上和层次上深度地解读不同学科的不同教材,数学教材的结构是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水平下传递数学的逻辑和规律性,数学是一个由基本的概念、知识、规律、事实等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它不是简单的拼拼凑凑,而是联系紧密、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的知识网络。教材的编写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把代数、空间、统计、综合应用等领域相关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展现在教材上,这种有目的有系统的数学知识,更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这方面教师们要做到:
1.要通览教材。从开学拿到新版教材开始,一个称职的教师至少应该先把教材全部浏览1~2遍,并把教材中的编排特点和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及定位、作用进行分析,找出重难点,这样,在以后的讲解中做到瞻前顾后,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2.要问为什么。教材一般由正文部分、例题部分、课后练习部分三个部分有机组合在一起,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的时候要尽量想明白编写者为什么要这样编,每个例题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学习结构,为什么要在练习中给出这样的场景,每道题的作用是让学生掌握哪个知识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数学规律,这些知识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其他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有哪些不足,我如何补充,等等。(www.xing528.com)
3.要抓好知识点的分析与研究。数学教学的知识点主要是一些概念、公式、法则、定律、性质等等,这些知识形成了教材的结构体系,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的时候,要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地思考每一个知识点,对其表达形式、形成过程和重点难点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应用起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就有一些教师出现抓不到知识的实际起点和逻辑起点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教师虽说是抓到了重难点,但是没有突破它的方法;还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数学思考等方面的培养意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4.要挖掘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是对数学规律的本质认识,也是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的根本思想。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