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直接输出成果

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直接输出成果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货币流通速度最早的定义乃是指年度内单位货币被使用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二)收入型货币数量模型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发展了货币数量论,新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式如下:MV=PY,其中PY 指名义货币收入,伴随这一转变货币流通速度亦有了新的含义: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周转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收入流通速度。把二者加以综合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一般公式为:M2V=GDP。

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直接输出成果

(一)交易型的货币数量模型

原始货币数量论认为,经济中货币需求量与所需满足的商品交易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费雪的货币交易方程:MV=PQ。

其中M 为货币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商品价格,Q 为商品交易量,PQ 乘积即为某一时期内的商品交易额。可见,货币流通速度最早的定义乃是指年度内单位货币被使用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交易流通速度。

(二)收入型货币数量模型(www.xing528.com)

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发展了货币数量论,新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式如下:MV=PY,其中PY 指名义货币收入,伴随这一转变货币流通速度亦有了新的含义: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周转(这里所指的周转包括再生产的全过程)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收入流通速度。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二者在原理上基本统一,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源于货币作为交易手段的职能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而后者则是从货币储藏手段(永久性收入)的职能来解释。根据货币均衡理论,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MS=MD,所以货币的流通速度V 和货币的供给量具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M2 是由M1和准货币(M2-M1)构成的,其中M 对应货币的交易职能,准货币对应货币的贮藏职能。把二者加以综合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一般公式为:M2V=GD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