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5年夏天,兴安县发生102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坝址处洪水位215.72米,从1885年洪水位推算大小天平石前水深约2.11米,整个河谷一片汪洋,洪流淹没村庄、农田及铧嘴,分水堤成为潜在的排洪障碍,洪流咆哮翻腾,北铧堤与分水堤接连段的上下游侧两个夹角处,洪流从正侧两面相冲撞,流态复杂混乱,强力涡流横腰冲断分水堤,祸及北铧堤南段,铧嘴分水堤冲毁前段96米,北铧堤严重冲毁,南渠冲毁渠堤,也冲毁陡门22处,“分水坝及南北陡,冲齿几尽,壅漕绝溉,民用戚然。”(清陈凤楼《重修兴安陡河碑记》)广西护理抚院李秉衡请旨修渠,奉准,以桂林知府杨永茂为承修官,兴安知县王鸿浩为协修官。修复工程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修复铧堤及北渠3个陡门、南渠19个陡门,以使灵渠早日恢复航运,工程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一月兴工,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五月竣工。“因铧堤旧址填阏,改置下移30丈(100米)外,”(清陈凤楼《重修兴安陡河碑记》)但没有说北渠口下移,与北渠口相连的一端铧堤,只随北陡口向渠道内移重修而延伸坝长(北陡口水毁、内移重修一次,坝长延伸一次,截至1975年,经历多次),北铧堤南段与分水堤96米长度,同时被冲毁且泥石混淤,乃改置该段铧堤,下移100米与小天平石堤相连接,构成现今看到的人字形拦河坝;北铧堤“不移”段与“下移”的南段,在坝面上留有一明显的拐接点,两段坝面的鱼鳞石,因年代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冲蚀痕迹,据此可以断定:冲蚀痕迹较浅的南段为清代“改置”坝段,北段为清代北伸坝段,冲蚀痕迹最深刻的中间段为唐代遗留坝段;尚存90米长的水毁分水堤,仍以大石加固作为分水铧嘴,“依制重建”,修复后的清代灵渠渠首工程如图9-1所示。改建北渠的回龙堤及下北堤(包括海阳堤)如图9-2所示。回龙堤是一座矮小的堰,下北堤是北渠尾的改道,海阳堤是砌石护岸,此外,拦河坝是石堤,渠道上的土堤及砌石渠堤,都不离一个“堤”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桂林市郊、县农民出工修水库,开排水渠,开灌溉渠都叫做“修河堤”,可见“堤”是“水利工程”之总称,“秦堤”是秦代水利工程之意,并非专指南渠一段3公里的土堤,李济深题“秦堤”是对整个灵渠工程题字,并不仅对一段3公里土堤而言,后人误解其意,应予纠正。
图9-1 清代灵渠渠首维修改建图(即现今存在的人字形坝)
(www.xing528.com)
图9-2 清代灵渠渠首、北渠尾改建工程示意图
1—大天平石;2—小天平石;3—铧嘴;4—泄水滩;5—南渠;6—北渠下段故道(已淤、填为农田,中间为1米宽水沟);7—回龙堤;8—下北堤;9—海阳堤
大天平石堤与小天平石堤从1886年起以人字形的雄姿横跨在海洋河上。它是从秦人单一的石堤,东汉年代的北、南石堤,唐代的铧堤而演进成清代的人字形拦河坝。长期以来,社会上很多人士把灵渠的人字形拦河坝误认为是秦史禄在2000多年前建成的,此刻应该明确了,清代在公元1885年以前,渠首平面图的大小天平石坝还是各居一方,没有连接成人字形坝,只是在1885年洪流冲毁铧嘴分水堤及大天平石堤南段,重修时将大天平石堤南段“改置下移三十丈外”,才与小天平石堤相接成108°的夹角如图9-1所示,并在人字形坝顶夹角点处设置一石质立柱(可旋转)上做凹口,再放入一条矩形平水木枋(可取出收回以备应用),组成一套木石水平仪,供检修坝顶高度和监控南北渠口水位高低以调度管制水位、流量之用,使渠首工程的使用、维修及调度水位更臻完善,发展成为历朝之最的地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