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以胜者为王之气势,东巡已被征服之国,所到之处大显皇威,立石刻,颂秦德。
“(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史记·秦始皇帝》)。
“始皇还……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史记·秦始皇帝》)。
秦始皇生长在雨水稀少的西部,不识江南沿海季节性的气候,出巡山东、湖南正是夏季雨天,旅途中饱尝暴风大雨之苦。
巡山东,因山东是齐国旧地,六国中最富强也是最易征服的国土。要到此一巡,确实是大显皇威;巡行湖南,到湖南洞庭湖中的湘山正是湘桂走廊南攻百越之年,战事受挫,尉屠睢被杀,进攻停滞不前,对峙的战局,已持续3年之久。秦始皇心中着急,不得不到靠近南岭之湘山,召见前线将领,商议对策,以图突破僵持局面,推动战争进程。
主管军饷运送的史禄,是当时的关键人物之一,必在秦王召见之列。“史禄,其先越人,赘婿咸阳。禄仕秦,以史监郡”(明欧大任《史禄传》)。史是御使,全官名曰:监郡御使,史料称史禄,名禄,或称监禄,“时始皇帝伐百越,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军,遣禄转饷”(明欧大任《史禄传》)。史禄奉派为五十万大军转饷,这不是偶然之事。他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也是负责军饷供应的军需官,不然是不会身负这一重任的。
史禄的先祖是越人,他在秦朝廷中任职,成为秦人女婿,住在秦都咸阳的女方家。咸阳离泾阳不远,泾阳距离郑国渠只有50里之遥。历时十余载建成的郑国渠,渠道筑有拦河堰,壅高泾河水位,如“高屋建瓴”,凿渠引水傍北山而注入洛河,一泻三百余里,灌田四万顷。其壮观之景象,吸引他亲临现场,深刻体会渠首工程布置、水工建筑,也有从中学到一些水利知识的可能。史禄为一统中原的战争筹运军饷,航船从岷江经都江堰入蜀,运载天府之国的军粮、战马供应前线,他亲身出入这段运河,更是日常之事。这使得他对经典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如何顺应自然,成功引水,有充分的体会和深刻的认识。(www.xing528.com)
如今因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南攻百越供应军饷,在湘桂走廊(今兴安县城附近)遇到水陆交通困难,从长江水系运输过来的军需粮饷堆放在湘桂走廊一带,运输不上,进军受挫,史禄肯定是心中焦急至极。
从地理环境上来分析,在湘桂走廊内的地形分布着一系列盆地。盆地内为丘陵平原及孤峰平原,崎岖难行之路长达百里之遥。靠人力担挑是不可能解决大量军需物资运输的,出路就只有寻找水运。应该说,水运是有希望的。从兴安西南流入漓江的始安水,河窄水浅,不能船运;从兴安东北流入湘江的海洋河,流量充沛,可供航运,两水相距约1.6公里(见图4-1),但由一系列矮丘太史庙山、始安岭和排楼岭组成的分水岭——越城峤所隔,其中太史庙山高约30米,宽约400米,这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在史禄滞留湘桂走廊长达3年的时间里,他不知多少次从这“门槛”上走过。他非常的无奈,他也许常站在这门槛上沉思而愁眉不展,常想起都江堰引岷江水穿两江的航道工程。
图4-1 湘漓二江与灵渠工程位置示意图
都江堰引水工程的做法是凿开玉垒山,凿山深达45米(远深于太史庙的30米),穿两江达到航运的目的。这里则是凿开太史庙山,引湘江水穿通始安水,不就可以“通漕运”了吗?如湘江水的水位高过始安水河底,则可以自流通水航运,这最为理想;若湘江水的水位低过始安水河底,就再用郑国渠拦河筑堰,提高海洋河水位,不也可以实现居高临下,一泻百里,漕运军粮入漓江了吗?不论工程有多大困难,用秦国拥有的水工技术和成功的水利工程经验,总还是可以凿渠连通湘江和漓江之水,实现“通漕运”,解决眼前“无以转饷”之困难的。史禄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真可谓天无绝人之路,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形水势,做好工程规划、设计,运用秦国当时高度发展的水工技术,使工程做到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工程量最小,工期最短,以便能最快地完成全工程,及时地解决运饷之难。史禄重任在身,他对这一漕运工程,一直在作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及早做到胸有成竹,未雨绸缪。
这次秦始皇不远千里,风雨兼程来到湖南,召见前线将领和有关后勤人员时,史禄既要当面上奏“无以转饷”的交通原因,也要上奏凿渠引湘江之水流入漓江,漕运军饷的漕渠工程计划,把军饷由长江水系运至湘江兴安岸旁的码头,再用人力卸、装上兴安漕渠之船,顺始安水、灵河入大溶江,下漓江深入南越,支援前线。兴安漕渠工程已成为突破战事处于相峙局面的关键性工程,凿渠运饷成为当务之急。
秦始皇过去曾亲自过问郑国渠,而且以间谍郑国之名命此渠之称,这次东巡又是途经都江堰下长江。这两项水利工程打造了富国强兵的秦国,秦把水利工程服务于军、农视为秦国的特别本领和有力的武器,当史禄一提出“凿通湘水漓水之渠”以解运输之难,秦始皇毫不犹豫,当即确定“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这不是信口开河,因为这不是一件办不通的事,照秦国当时发展关中农业,兴修水利的普遍现象,论及这一次在战事中凿渠运饷,也只不过是秦国水利工程技术,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并在特殊情况下落户南岭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