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器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从原则上来讲,感光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积就越大,吸收的光线更加充足,成像效果越逼真。这是因为在像素数一样的情况下,感光器尺寸越大单位像素就越大,这样,单位像素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因此,理论上可以说有利于提高画质。
数码相机的感光器的尺寸标准是以胶片的尺寸为基准来进行换算的,一般的传统照相机又被称为35mm相机,35mm指的是胶片的对角线长度,35mm胶片的感光面积为36×24mm。胶片的大小影响照片的质量,除了35mm胶片外,还有感光面积为60mm×60mm的120胶片,甚至于更大感光面积的散页胶片。由于感光器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尺寸越大,成本越高,此外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与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其感光器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感光器的尺寸也就越大。所以一般消费级数码相机的感光器尺寸很难达到35mm,更别说要达到120胶卷甚至散页胶片的尺寸标准。
目前,消费级数码相机的感光器尺寸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由于感光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所以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较大尺寸的感光器主要应用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上,有人甚至将“35mm尺寸的感光器(称为‘全画幅’)”作为衡量专业级相机的标准之一。(www.xing528.com)
说到感光器的尺寸,必须强调的是,数码相机画质的好坏不仅仅是由感光器这一个因素决定的,镜头以及通过感光器输出的电信号形成图像的电路的性能等其他因素也是影响数码相机画质的重要因素,所谓的“大尺寸感光器=高画质”是不完全正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