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词汇中熟语举隅-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汉语词汇中熟语举隅-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语词汇中熟语十分常见,且表现力较强,在风格、运用中呈现出鲜明的汉民族特征。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四类。汉语中的成语一般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二)惯用语惯用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结构固定的、常用比喻义的、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短语,汉语中惯用语一般以三字格为基本格式,如“炒冷饭”“马后炮”“替罪羊”“万金油”等。

汉语词汇中熟语举隅-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是词汇系统中固定短语的一部分,指的是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定型、语义完整的固定短语,基本上会被当作一个词来使用。汉语词汇中熟语十分常见,且表现力较强,在风格、运用中呈现出鲜明的汉民族特征。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四类。

(一)成语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固定短语。汉语中的成语一般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1.成语的特点

形式固定化和意义整体性是成语的主要特点。首先,成语的形式是固定的,通常以“四字格”为主,超出四个字的成语数量极少,如“五十步笑百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成语的构成成分不能任意增减、更改,内部的顺序也不能随意调换。如“三心二意”不能说成“四心二意”,“车水马龙”不能说成“车水羊龙”等。其次,大多数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直接从字面意思直接引申出来,如“胸有成竹”本来指画竹子时心里有竹子的形象,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因此运用成语时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实际意义,仔细辨别成语之间的不同用法,以更加准确地呈现成语的表达效果。

2.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途径较多,如“精卫填海”“守株待兔”“望洋兴叹”“画蛇添足”等来源于寓言故事;“洛阳纸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等来源于历史事件;“亦步亦趋”“发号施令”“学而不厌”“老骥伏枥”来源于古代诗文;“火中取栗”“现身说法”“昙花一现”“五体投地”等来源于外族文化;“欢天喜地”“五花八门”“拐弯抹角”“鸡毛蒜皮”等来源于民众口语。

(二)惯用语

惯用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结构固定的、常用比喻义的、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短语,汉语中惯用语一般以三字格为基本格式,如“炒冷饭”“马后炮”“替罪羊”“万金油”等。(www.xing528.com)

一般来说,惯用语的意义不是构成语素的意义简单加合,而是通过比喻、借代、夸张、比拟等手法所表现出来的修辞意义。如“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夹生饭”比喻一开始没有做好就再难以做好的事。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人们在表达中由类似于谜面和谜底的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语色彩较浓厚的固定短语。前一个部分引出一个事物或现象,类似于谜面,后一部分则是解释说明,类似于谜底,前后两个部分在书写上一般用“——”作为连接,如“老太太搬家——什么都拿”“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

根据前后两个部分意义关系,歇后语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直指类,前一部分是直接描写事物或者现象,后一部分的意义直接就是前一部分所要指向的意义,这个意义也就是歇后语的本意,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二是喻指类,前一部分描写事物或现象,后一部分说明前一部分的意义,但还需要通过比喻引申才能认识歇后语的本意,如“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三是谐音类,利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前一部分描述事物或者现象,后一部分通过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段说明歇后语的本意,如“雨天共伞——同党(挡)”。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主要来源于宗教习俗、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历史故事等,它在口语环境中产生和运用,带有口语生动活泼的特点。

(四)谚语

谚语是人们经过深刻的社会生活经验提取出来的精练形象、通俗上口的固定短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一般来说富有教育意义。

根据谚语所反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气象谚语类,如“冬至长,夏至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住火炉吃西瓜”等。二是农业谚语类,如“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夏至不栽,东倒西歪”等。三是哲理修身类,如“好拳不在花样巧”“火要空心,人要真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四是讽刺规劝类,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等。五是风土习俗类,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