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错字或别字,或由几个字之间因读音相同形体相似而误写误认,如将“凤毛麟角”误写成“凤毛鳞角”,“罄竹难书”写成了“磬竹难书”;或因几个字之间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易混而误写误认,如将“谴责”写成“遣责”,将“青睐”误写为“亲睐”;或因对字的意义产生误解而导致误写,如将“声名鹊起”误为“声名雀起”,“劳燕分飞”错写成“劳燕纷飞”;或因对繁简字的把握有误而误写,如将“年龄”误为“年令”,“啰嗦”错为“罗嗦”;或因电脑输入时粗心大意而误录或者故意错写,如将“是”误录为“时”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概而论之,大致可以分为硬性错误和软性错误。
硬性错误是指因为文化认知水平或基础能力不够而导致在辨认、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蒙学儿童或文盲因为识写汉字处于起步阶段或根本就不认识几个汉字,积累的汉字数量和书写经验稀缺,认知水平有限而导致书写错误。一些大中小学学生尽管会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但由于其汉字辨认基础能力比较薄弱,也往往导致书写错误。如在课堂教学中,或观摩学生实习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发现学生写字时连基本的笔画笔顺都不准确。软性错误是指原本会认会写,但出于某种需要或心理故意将字写错。
对硬性错误,可以借助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探究内在机制。对软性错误,则可以从文化学视角展开剖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会导致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虽然人的本能、疲劳、适应或成熟也会引起人行为的变化,但这些因素导致的变化,不属于学习理论所说的行为变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认可的变化是基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形成的变化。从学习繁简程度而言,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包括刺激-反应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等八种不同情况。(www.xing528.com)
汉字辨读、认写作为言语学习的环节,同其他言语学习活动一样,离不开刺激—反应。书写的过程表面看是手的运动过程。但其实是视觉和动觉等心理活动在脑的指挥下的协调运动,是将储存在脑袋中的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书写中汉字笔画、笔顺写不对、任意增减笔画或字形等硬性错误,根源上讲是在信息输入时既已发生错误。故一开始学习汉字,就应以正确的汉字字形不停地刺激学习者,通过不停地正确书写,使其肌肉形成相应汉字的正确记忆,从而让使用者在应用汉字时做出正确反应和习得性地书写正确。一些小学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一旦写错字,不仅要求将错字删除,而且要求把正确的汉字抄写若干遍的做法,乃为刺激反应模式的实际运用,意在让学生的肌肉形成正确记忆,养成正确的书写心理定式。但汉字多有形音相似之属,且人的心理定式会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则可以通过辨别学习以求避免书写错误。如很多学生或因汉字形体相似或因声音相似,将“草菅人命”错成了“草管人命”“岐黄之术”误为“芪黄之术”“当垆卖酒”误为“当炉卖酒”,“慧星”“彗星”混淆、“即使”“既使”不分等等。对文字应用中这些常见的错误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反复地进行辨别式刺激,形成正确的反应模式得以克服。
软性错误的出现,更多地与文化观念或文化心理相关。民族文化中的忠孝思想、阴阳五行观念、追求吉利的思想都会导致文字书写中的软性错误。这种软性错误可以说无古今之分无雅俗之别。《红楼梦》第二回写到林黛玉读书写字时,每写到“敏”字,就要减一二笔;古代读书人写到“丘”字时,故意将第四笔的那一竖省去。这是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文化观念在文字应用中的体现。受传统阴阳五行观影响,也导致汉字书写的软性错误。如“洛阳”在东汉时期被写成“雒阳”。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上》时曰:“鱼豢云汉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后改为‘雒’字。”汉光武帝之所以将“洛”的“水”旁去掉,换成“隹”字的“雒”,原因在于他从阴阳五行出发,认为其年号为火德,与水相克。在日常民俗中,人们经常通过写错别字的方式来寄托某种独特的情思。如在中国一些中部省份农村,每逢老人家七十八十大寿或结婚喜庆时,写“庆祝”的“庆”字时,故意在“大”字上加一点,寓意寿多一点或早生贵子。每逢新春佳节,国人有贴春联添喜庆的习俗。有的春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中的“寿”总会多了一点,“福”的左边写成“衣”旁,也是书写者故意以错写来寄寓福寿多一点的美好祝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