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蕴含汉字形体方面的信息,而汉字的形体又反映出汉字的性质。依类象形、结绳记事等,足见早期汉字符形形体有很明显的象形性,而在“仰观俯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依附于符形之上的意义与宇宙自然之间有着直接关联性。
汉字的形成有所谓的“六书”说,该观点认为汉字形体经历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变化过程。“六书”内部又可细分为造字之法和用字之法。
(一)象形字是汉字的渊源
象形即通过描绘事物的形体而成,象形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人所能感知的事物,天文、地理、动物、植物、衣食住行、器用等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象形字是汉字的渊源,中国文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
象形字的形体既是对指称事物的形象性描摹,也蕴含着先民对客观事象的哲理性概括,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理。
“天”字,甲骨文为,金文为,小篆为,象形字,像一个站立着的人形,下部是人的身躯和四肢,上面是人的头。《说文解字》:“天,颠也,至高无上。”“颠”字从真从页,“页”的甲骨文为,像人的形体而突出了人头。《说文解字》云:“页,头也。从从儿。古文䭫首如此。凡页之属皆从页。者,䭫首字也。胡结切。”故从“页”的字大都与人头部相关。“天”的本义为人的脑袋,是人的头顶。头在人体之颠,极其重要,因此,“天”字字形的重点不在下面的人形,而是上面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指圆圆的头,也可能指头顶上圆圆的太阳。故此,“天”有了“天地”之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天子”“天神”“天帝”等一系列与“天”相关的词汇,具体形象地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社会观。
“禾”字,甲骨文写为,金文为,小篆为。《说文解字》:“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是象形字,整个主干就像一株在自然界生长的植物形状,上部带小圆点的一斜撇,像禾苗的谷穗,下部分就是禾苗的叶与茎、根须了。古人在造“禾”字时将一株完整的禾苗形象描摹出来了。这种情况在对动物、植物指称时用得特别多。如“豕”字,甲骨文为,特别将猪肥大的肚子突显出来;“鼠”字,甲骨文为,也是将老鼠的形状进行了摹描;“鹿”字,甲骨文为,对鹿的角进行了特别描摹。在造字构形时,将动物、植物最有特征的部分符号化,是基于古人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取法于地”的文化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关于指事的定义,许慎的观点比较有影响力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后人对许慎的定义进行了变通。清代王贯山借鉴许慎的观点,将“指事”与“象形”“会意”对比释义。“所谓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意,则近于会意;然物有形也,而事无形。”他比较通俗易懂地将“指事”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如“上”、“下”、“乙”、“九”、“口”等皆是指事。
指事字的构形也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信息。指事字的构形既包括象形符号,也包括指事符号。如“寸”字,战国文字为,篆文,指事字,从又从一。“又”就是象形符号,象手之形,而“一”是指事符号,指出“寸”的独特意义所在。《说文解字》云:“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一”指示的是人手掌往后退一寸的地方叫“寸口”。古代计量长度,常以人体某一部位为标准,尤以手作为丈量工具,故“寸”后被用作为长度单位。因此以“寸”为义符的字大多与长度有关。《说文解字·尺部》云:“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由此,“寸”有了法度制度之义。“寸”字意义的变化,导致了一些汉字形体构件的变迁。
“丹”,甲骨文为,金文为,小篆为,从外形看似乎是个象形字,实为指事字。《说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即“丹”字四周为矿井,中间短横表示矿井中有丹砂。单纯从字形看,可以看出古人是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创制出“丹”字的。丹砂具有抗腐蚀性,古人将丹砂与抗衰老联系在一起,企图通过服食丹砂以求长生不老,并将提炼丹丸的任务交给了方术之士,丹丸的有毒致害性,导致人们将注意力由外转向人本身,将人自身作为丹炉,通过气息运作,提炼所谓的内丹,因此有了所谓的“丹田”“心火”“肾水”这样的词汇。与丹砂相关的养生文化,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而且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涵。
此外如“本”“末”“朱”等指事字,通过其构形也显示出古人基于具体生活实践进行仰观俯察的文化思维。(www.xing528.com)
(三)关于“会意”的含义,也以许慎的解说最为经典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就是几个符号组合,构成一个文字,意义有一定关联。如“分”字,从“八”,从“刀”;“闰”字从“王”从“门”;“休”字从“人”从“木”。
会意字由多个部件构成,单个部件及部件所构成的文字,都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如“尊”字,甲骨文字形为,金文为,从形体上看,甲骨文、金文下面均是“又”,表示双手持酒器,但在小篆中,“尊”字写成了,下面的“又”变成了“寸”。这是因为酒器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尊卑贵贱,这种等级文化观念影响到了“尊”字形的变化。
(四)许慎给“形声”的解释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对许慎的定义解释为:“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谕也,谕者告也。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其别于会意者,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音。”与许慎粗线条定义形声不同,段玉裁将象形、指事、会意与形声对比以突出形声的独特之处:形声是既表音又表意的合体字。如:唐,从“口”,“庚”声;鸠,从“鸟”,“九”声;鸽,从“鸟”,“合”声等。
形声字的形符及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声字的形符,往往提示了该字的意义范围,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以“广”为形符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有关,如“廉”“広”等;以“阝”为形符的字,往往与小土山有关,如“陛”“阶”等;以“月”为形符的字,一般都与肉有关,如“腊”“膀”等;以“皿”为形符的字,一般都与器皿相关,如“盆”“盒”等。
形声字形符的变化也与社会文化变迁相关。如陶器时代先民烹煮食物以陶制器皿为主,多以“鬲”来表达,故凡以“鬲”为形符的字都与陶制器皿相关,如“鬴”。但青铜器时代,器皿多以青铜器为主,“鬴”写成了“釜”,以“金”作为形符。“砲”后来写为“炮”,也与技术进步的文化影响相关。
(五)“六书”有造字法和用字法之分
王筠说:“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者为经,造字之本也。转注、假借,二者为维,用字之法也。”假借和转注更多的是用字法,是为了弥补造字法的不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所造之字数量毕竟有限,无法及时指称新出现的事物。而且有些词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无法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创制出来。假借这一方法借用已有的字来记录新的词,能很好地弥补字的数量与事物不相称的矛盾,作用相当大。正如孙诒让在《与王子壮论假借书》中所说:“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矣。”孙诒让的话既指出了文字无法一一指称事物的矛盾,又点明了假借的功效。
许慎界定转注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由此可见,转注既需要部首相同,意义相同或相近也为转注的基本条件。
郑樵在《六书略·六书序》中对“六书”进行了排序。“六书也者,象形为本,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而无不谐矣,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矣焉。”综合来看,象形是以事物本身的形状来表达意义,指事、会意、形声则是在对事物进行一定抽象化后表达意义。形声字的声符在不表达声音时,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如“江”字以“工”作为声符,“工”本身就有“大”的含义,因此,凡是以“工”作为声符的字,都与“大”相关。如“仜”,《说文解字》:“仜,大腹也。从人,工声,读若红。”“鸿”,《广韵》:“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雁。’”而且汉字均可以十分形象地进行图画化书写,由汉字的形体大致可以推断出其所要表达的意义。汉字表意性质很大程度上受其对应的形体所影响,而汉字形体又受到民族文化心理、观念、习俗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