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描述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描述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解决目前中学一线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充分挥发教学目标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向、导引与监控等作用?这就需要掌握教学目标制定与描述(陈述)技巧。从实践层面看,教学目标制定及描述的流程如图4-2-3。以下结合高中必修化学“电离及离子反应”单元教学设计来加以阐述。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描述

如何解决目前中学一线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充分挥发教学目标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向、导引与监控等作用?这就需要掌握教学目标制定与描述(陈述)技巧。从实践层面看,教学目标制定及描述的流程如图4-2-3。以下结合高中必修化学“电离及离子反应单元教学设计来加以阐述。

1.关于学科知识价值

教学目标是学科知识在培育与发展学生方面的学科价值的外在表现,因此目标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便是分析学科知识的价值。专家指出:“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应高度重视学生化学认识视角和化学认识思路的形成,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解决真实化学问题的能力。”[12]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对于学科知识的价值分析,就是要结合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学科知识在帮助学生建构与发展化学认识视角和化学认识思路等方面的价值。

图4-2-3 教学目标设计及描述流程

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内涵包括“从哪儿想”“怎么想”两方面,而化学认识视角与认识思路分别解决这两方面。化学认识视角与认识思路,分别指向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及其规律的角度(侧面或切入点等)与思路(程序或框架等)。如“电离及离子反应”,强调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视角按照“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离子—自由移动离子间能发生碰撞而相互作用—用化学符号表征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的思路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及结果。

因此,化学认识视角与认识思路的建立,就会启发和指导学生思维的方向与路径,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陌生情境下复杂化学问题的突破口和分析框架。显然,化学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都是对具体化学知识的超越,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和价值。它们一旦形成,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然,作为学科内容价值的分析,除关注化学认知价值外,还需关注知识的学习对培育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情意价值。

2.知识学习要求梳理

知识学习要求的梳理,是在把握课程目标基础上,明确具体知识的主题功能定位、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活动建议及学业达成标准(如图4-2-4)。“内容要求”的研究,可立足“主题”整体视角把握主题定位及各知识内容的关系,明晰学科知识总体学习要求;“教学提示”的分析,可以明确教学应采取怎样的策略、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以及可开发利用哪些情境素材;“学业要求”的解读,则能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学习后所应达成的层次水平。因此,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梳理,有助于厘清“为何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以及“教(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从而指导教学目标框架的搭建。

图4-2-4 学科知识学习要求分析

对于“电离及离子反应”,课程标准将其安排在必修化学“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该主题用“元素与物质”这一大概念将“氧化还原反应”“电离与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整合在一起,旨在帮助学生立足分类及转化的视角、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研究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于“电离及离子反应”,明确提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内容要求,学习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条件及本质等核心知识,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如何开展“电离和离子反应”的学习?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问题情境,鼓励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开发“电离理论建立的化学史料”等化学史实,组织开展“电解质的电离,探究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溶液中常见离子的检验”等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达成“能利用电离、离子反应等概念对常见的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说明,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的学习要求。

3.知识认知价值分析

高中必修阶段的“电离及离子反应”,被安排在“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很显然,学习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对常见无机物及其转化的认识,希望学生从微观审视物质(电解质)在水溶液系统中的行为、存在形式及其性质与转化等相关问题,从而在本质上理解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对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价值的认识。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解决“为什么要学习电离”以及“学习离子反应有何价值”等问题。因此,“电离和离子反应”的认知价值如下:(www.xing528.com)

(1)发展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基于物质(电解质)溶解于水时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认识,理解溶液导电性和均一、稳定特性;立足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中电离行为及其结果,从组成特点视角理解其性质,建构微观视角分析酸、碱及盐的性质及其反应的思路;基于单一电解质的电离,理解多溶质水溶液系统中微粒间作用(定性与定量),准确把握反应的条件、本质与规律,学习使用化学符号表征反应并建立“宏观—微观—符号”间的关系。

(2)发展对化学价值观念的认识。基于物质及其变化的前述认识,自觉运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审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微观视角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感悟离子反应等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同时,“电离”及“离子反应”等的学习,促进学生对化学世界(物质及其变化)的和谐统一的感受;通过“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检验”的学习,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赞赏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4.学生情况综合分析

前述分析厘清了单元内容的认知角度(微观、定量与动态视角)、认识思路(电解质溶液—微粒种类数目—微粒相互作用—符号表征)以及学科价值(应用离子反应解决问题)等,从而为教学追求给出了基本框架。为确立目标,还要深入分析学生情况,从而为学习条件的确立与学习互动的规划奠定基础。学生情况分析时,通常采用文献研究、经验分析、学生访谈或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进行,从而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及思维方式,并和前述教学追求进行对比分析,立足学情和教学追求差异性,对学习条件以及活动作界定。

本课学习前,学生的总体情况为:学生对物质溶于水、溶液导电性等有所认识,对酸、碱的性质与溶液中H+、OH-关系有初步了解,但因尚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对何物质能产生离子、如何产生离子及其数量等关键问题不明确,更没能建立起溶液中离子与物质性质的对应关系。对于常见酸、碱及盐间复分解反应,只能从物质类别和现象的宏观角度分析,不能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把握反应的规律与本质。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本单元学习期望达成的。

因此,教学设计与规划时,应基于学生的上述情况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创造教学条件,帮助学生建立起已有认知与本课教学目标追求间的联系。如“电离”的学习,结合学生对固体物质溶解、溶液的初步认识,通过溶液导电性等实验,基于对宏观现象等的分析推理,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离子反应”的学习,以常见的复分解反应为例,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基于电导率变化情况分析推断溶液中哪些微粒发生了作用、如何发生作用、为何发生作用等,从而认识离子反应的现象、本质及其条件等。这些方面的确定,将为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奠定很好的基础。

5.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价值及要求、学生拥有的知识经验与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就可较好地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需要明确界定“谁学习”“在什么条件下开展学习”“学习什么内容”“学习程度如何”等,即清晰表达“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内容”和“行为程度”等,并按“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内容”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从而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发挥很好的“处方作用”,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开展。[13]

由于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后所应达成的预期结果,反映了学习者在教师引导下所达成的能动性表现,因此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程度”(行为标准)指学习行为的表现程度,主要用来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能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平程度;“行为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教师为帮助学生达成内容标准而提供的学习条件(或情境),二是学习者为体现自己已经达成了内容标准而借助的外在条件(或情境)。

综合前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对于必修化学“电离及离子反应”的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规划如下[14]

(1)通过证明粗盐溶液中杂质的存在形式和分析食盐精制过程发生的反应等学习活动,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和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反应,并用电离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等进行表征。(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

(2)通过画出粗盐溶液中溶质的微观示意图,初步建立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溶液的分析思路,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微观探析、变化观念)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建立宏微相结合的认识角度,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4)通过配制溶液、污水处理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固化宏微结合、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溶质或溶剂)—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结果(宏观现象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科学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