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养为本教学流程

素养为本教学流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2“素养为本”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下围绕“素养为本”教学的教学设计环节的任务要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教学规划”环节:教学目标制定后,便要制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行动方案,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素养为本教学流程

如何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教师应科学制订具体可行、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设计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注重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结构化的自主建构中理解化学核心观念,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3]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应有功能,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精准诊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素养发展的教学改进建议,有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因此,“素养为本”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流程如图4-1-2。

图4-1-2 “素养为本”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下围绕“素养为本”教学的教学设计环节(主要为图4-1-2中的前三环节)的任务要求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www.xing528.com)

“价值分析”环节: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立足化学认识发展的视角,分析相应课程内容的学习将对学生认识的深度与广度、思路与水平、价值观念与个性品质等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概括提炼出课程内容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发展的价值。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将提升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水平(从物质变化发展到元素价态变化及电子转移),促进学生建立起宏观(元素)与微观(电子转移)、质变(元素价态变化、电子转移)与量变(化合价升、降代数和为0或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思路与模型,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学科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对化学反应认识的拓展)及社会价值(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等。

“目标制定”环节:明晰课程内容价值后,需结合学生情况和学习进阶进一步梳理,并根据教学目标表述的规范性要求(通常包含学习条件或路径、学习内容及达成标准等)将内容价值实现转化为教学目标。如《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新课的学习,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一内容,只要求学生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模型的建立,需要基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研究与揭示;要让学生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社会价值,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去分析生产生活问题。因此,可将这两个方面的价值追求转化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通过设计汽车尾气综合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目标。

“教学规划”环节:教学目标制定后,便要制定教学目标达成的行动方案,以促进目标的达成。由于教学目标包含了学习条件或路径、学习内容与学习需要达成的标准,这就为教学需要创设怎样的条件或路径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并达成怎样的学习标准等指明方向,因此教学设计时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目标,强调学生基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学习路径)来初步建立(学习要求)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学习内容)。因此,为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结合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活动,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质与量的视角进行揭示,从而进一步提炼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思路。教学设计时,对每一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并按认知发展逻辑加以组织,形成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要求,教学方案设计时,还应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根据课堂教学进程及时开展学生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全程跟踪学生是否达成相应的素养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为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宗旨,注重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学习任务与评价任务、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一致性设计,即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对于如何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将在后续章节继续展开分析研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