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探索物质的科学。化学工作者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索,一方面致力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微粒的相互作用、聚集状态等,从而认识化学物质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还致力于揭示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所需要的条件、遵循的规律、进程的快慢、达成的限度等,从而建立起物质运动变化规律性、理论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与理论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保护世界,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12]
认识物质、探索物质运动变化规律并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均离不开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不仅是物质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表征方式,而且还是创造物质的根本途径。因此,研究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对于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需要系统解决“有什么”或“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等相关问题。对于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或“是什么”等问题,就是要探寻并回答物质及其转化具有怎样的规律;而物质及其转化“为什么”的问题,就是在明确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并回答为何存在相应的规律等。于是,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微粒客观存在前提下,立足原子、分子微观水平开展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建立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理论。[13](www.xing528.com)
通过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了解描述物质及其运动的化学概念及原理、认识物质及运动变化现象的本质、理解物质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物质运动变化的学科基本观念、掌握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理解物质运动变化的多样性、条件性和规律性基础上,能够多维度、动态化地探究化学反应和调控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参与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并形成更为理智、更加科学的思考和判断,从而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也是化学学习必须建立的研究化学物质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价值追求。这些方面,恰恰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是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