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运动的实践、倡导和研究:占据首要地位

体育运动的实践、倡导和研究:占据首要地位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刻苦锻炼身体,顽强砥砺意志,则是这个准备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不仅道德好、学问好,而且爱好体育运动,并竭力在学生中提倡体育运动。杨先生长期坚持废朝食、深呼吸、常年冷水浴,一丝不苟,身体力行,他既是体育实践的模范,又是青年们学习的极好榜样。休养数日,少饮食,多运动,今日已痊愈,复与毛君泽东等往河干洗擦身体一番,大好快畅。

体育运动的实践、倡导和研究:占据首要地位

(一)“体强心强,何事不可为?”——刻苦锻炼身体,顽强砥砺意志

为了实现根本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伟大理想,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认真地、扎实地做着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刻苦锻炼身体,顽强砥砺意志,则是这个准备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他们认为,没有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将来则无法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所以,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样的口号:“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77]张昆弟在当时的日记中也这样明确地写道:“大丈夫独患无身耳,体强心强,何事不可为?”[178]

正因为他们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所以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许多切实有效的体育运动方式,来刻苦锻炼身体,顽强砥砺意志。他们锻炼身体的项目很多,主要有冷水浴、风浴、雨浴、日光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跋涉以及体操、拳术等等。

关于他们当时锻炼身体的情况,毛泽东后来回忆说:

我们也成了热心的体育锻炼者。寒假里,我们徒步穿过田野,上山下山,绕行城墙,渡河过江。碰到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衫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脱掉衬衫,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大声叫嚷,说这是一种叫做“风浴”的新体育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里,我们露天睡觉,甚至于到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锻炼身体”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对于增强我的体质也许很有帮助,我后来在中国南方的多次往返行军,以及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路上,特别需要这样的体质。[179]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些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当时锻炼身体和砥砺意志的情况。

1.清晨第一课——冷水浴

杨昌济先生对学生们的影响,不仅在思想和学问方面,而且表现在锻炼身体方面。他反对封建的腐朽的生活方式,提倡民主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他不仅道德好、学问好,而且爱好体育运动,并竭力在学生中提倡体育运动。他经常教导学生们说:一个人要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才能搞好学习和搞好工作,将来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才。杨先生长期坚持废朝食、深呼吸、常年冷水浴,一丝不苟,身体力行,他既是体育实践的模范,又是青年们学习的极好榜样。他经常把自己健身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以及许多同学,都争相效仿。杨先生的冷水浴在学生中影响尤其大,甚至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

学校浴室旁边,有一眼水井。清晨天蒙蒙亮,当同学们还在酣睡的时候,习惯早起的毛泽东便披上衣服,带着一条洗澡的毛巾,来到水井前,进行清晨第一课——冷水浴。他用吊桶从井里吊上水来,一桶一桶地浇淋到自己身上,然后用浴巾擦全身。淋了擦,擦了淋,这样反复做上一二十分钟,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为止。然后他穿好衣服,再做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就走进自修室读书

杨先生告诉毛泽东:冷水浴一定要从夏天开始,经过不断的反复练习,使皮肤逐渐经受冷水的刺激,这样时间长了,就是到了寒冷的冬天,也还能够坚持下去。毛泽东是严格按照杨先生的话去做的。因此,由夏到秋,由秋到冬,气温虽然一天天下降,但他的冷水浴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就是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隆冬日子里,毛泽东照常坚持冷水浴,从来不挂一次“免战牌”。

起初,只有毛泽东、蔡和森几个人,后来发展到许多人。每天清晨起来,大家在井边碰到一起,每人都脱光衣服,只穿裤衩,各人从井里吊出一桶桶冷水,从头浇到脚,大家边淋、边擦、边谈笑。有时,你也淋我,我也淋你,互相浇淋,大家觉得这样进行集体冷水浴,兴趣更高。冷水浴后,大家又常常集合在一起,做体操或其他体育运动。

可是,练冷水浴的同学并不都和毛泽东一样。首先,有的人就不像他那样持之以恒,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他们做几天,歇几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天气一冷,就更不来了。其次,有的人也不像毛泽东那样讲究科学方法。有一个姓曾的同学,是学校足球队的健将。他也每天练冷水浴,可是不讲究方法。每当踢过一场球或激烈运动之后,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乱吃东西或做冷水浴。结果,后来没有读到毕业就生病死了。由于毛泽东讲究科学方法,所以从来没有因为练冷水浴而着过凉、生过病,身体却练得越来越好。

关于当时练冷水浴的情况,罗学瓒1917年10月8日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余前数日,因浴冷水,致身痛头昏。休养数日,少饮食,多运动,今日已痊愈,复与毛君泽东等往河干洗擦身体一番,大好快畅。

从罗学瓒这则日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坚持冷水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决心和恒心不行,不讲究科学方法也不行。当有的同学问练冷水浴究竟有什么好处时,毛泽东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回答说,它最显著的效力有两大项:第一,它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并能强壮筋骨;第二,它可以培养勇猛无畏的气魄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试想,在北风呼号、滴水成冰的隆冬日子里,把冰冷冰冷的水,一桶一桶往自己身上浇,没有一点无畏气魄和坚强意志的人,能做得到吗?

有的同学又问毛泽东:“我觉得冬季进行冷水浴是很难坚持的一件事,你为什么能坚持几年之久?”毛泽东又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说:在冬季坚持冷水浴确实不容易,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难关总是可以突破的。根据我的经验,一切锻炼身体的活动,不论是复杂的或简单的,也不论是花时间多的或花时间少的,要把它坚持到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关键的问题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决心和毅力。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会坚持到最后,就可以习惯成自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坚持和毅力。

在第一师范,毛泽东常年进行冷水浴养成了习惯,后来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虽然因为年纪大了,不能正式做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仍坚持不用热水,而只是用微温的水。他说:“冷水浴对锻炼身体的确有很好的效果。我虽然因为年纪大,不能正式搞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不用热水,只在冷水中加一点热水,使水达到微温的程度,也不坐在浴盆中去洗,只用水淋到身上,再用毛巾用力擦洗。我觉得这样洗澡比一般洗澡的办法好得多,一般洗澡的办法只有清洁的作用,我这样洗澡的办法,除有清洁作用外,还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他还说:“假如一个经常注意锻炼身体的人,更不会被风雪的寒威所吓倒。我过去练习过冷水浴,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冬天也还可以不用热水洗澡,小小的寒冻也还经得住。锻炼的确是重要的事情。”[180]

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游泳

游泳,也是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毛泽东和他的好友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陈绍休等人,经常在假日或课余来到橘子洲头,在湘江中游泳。据《一师校志》记载,毛泽东在1917年主持学友会时,参加“游泳部”的同学达80多人。

橘子洲,俗称水陆洲,以洲上过去盛产橘子而得名。它东西宽不到半里,南北长却在10里以上,是湘江中最长的一个洲。

湘江从南向北奔流,流到长沙的西南郊,被江中的橘子洲劈开分为东西两条江,而后到长沙市的西北郊又汇合起来。每年夏季,湘江涨水,许多洲渚都被淹没了,只有橘子洲,像只大船一样,依然浮露出水面。

橘子洲土地肥沃,长满苍翠的树木和嫩绿的园蔬。站在洲头一望,西边是巍峨的秀峰和郁郁苍苍的岳麓山,东边是楼舍栉比、气象万千的长沙市。奔腾北去的湘江水面,又是风帆片片,鸥凫翔集,风景十分美丽。

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则经常在这美丽的橘子洲头,游泳、畅谈和赋诗言志。

毛泽东自幼喜欢游泳,现在又经过几年的艰苦锻炼,游泳技巧自然又会有更大的进步。夏天涨水时,湘江水面宽到三四里,他能从东岸游到西岸;秋冬之间,人们已经穿上了棉衣,他仍然还能在江中坚持几十分钟。但他从不满足已有的进步,总是虚心向善于游泳的人学习。

第一师范同学中有几个善于游泳的人,像陈绍休,毛泽东就经常和他结伴而游,虚心向他学习。他认为和善于游泳的人同游,有许多好处:既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别人的长处,又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救护,减少意外的危险。如果没有人做伴,他是轻易不肯一个人单独去游泳的。有一次,毛泽东突然遭遇险情。当他游泳将要到达对岸时,忽然被大浪冲入木簰下,幸好被一个同学救了出来。新中国成立后,与老同学谈及此事时,他还诙谐地说:那次幸亏被同学搭救,我险些“出了洋”!

有两个暑假,毛泽东和蔡和森、张昆弟等几个同学,都住在岳麓山的湖南大学筹备处,每天下午他们都去橘子洲头游泳。游泳之后,他们或躺在沙滩,让太阳暴晒全身,进行“日光浴”;或围坐沙滩探讨人生哲理、议论国家大事;或黑夜露宿滩头,借以锻炼身心。

进入深秋,他们依然坚持游泳,甚至隆冬,犹在湘江之中。有一次,已是浓霜覆地,薄冰浮水。毛泽东邀请了孙慕韩(一师七班)等几位同学,沿粤汉铁路快步走到猴子石边,随即将衣服脱去,稍微活动一下,便舒臂下水,时沉时浮,游到对岸水陆洲。上岸活动了一阵,又跃入水中往回游。毛泽东经常说:锻炼身体就是要有这种霸蛮精神!

关于当时游泳活动的情况,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都曾写日记有所记载。1917年,罗学瓒在日记中这样写着:“九月十八日。今日开始在水陆洲游泳,同学往者数十人。”“九月二十日。今日往水陆洲头泅游,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冷。余等全行不顾,下水亦不觉冷,上岸也不见病。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力气,不得不谓运动中最有益者。人言固足信哉!”[181]同年,张昆弟也在日记中这样写着:“九月二十三日。昨日下午与毛君润芝游泳。游泳后至麓山蔡和森君居。时将黄昏,遂宿于此。”[182]

后来,在谈到当年游泳时,毛泽东也回忆说: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183]

从这些日记、回忆和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的雄伟气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风貌。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游泳习惯,后来成为他的终身爱好,似乎愈到晚年,他游泳的兴趣愈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常到江河、湖泊和大海里去游泳。1958年1月上旬,毛泽东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视察工作时,曾在南宁的邕江中进行过一次冬泳。当时,水温只有17.5摄氏度,在冰冷的河水中,65岁的毛泽东,却连续游泳30分钟之久,游程1000多米。有人问他:“你不感觉冷吗?”他笑着回答说:“下决心就不冷,不下决心就是二十几度也冷。”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他多次“万里长江横渡”,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1956年6月,在武昌横渡长江时,当时风大浪急,毛泽东以仰游侧游的姿势,乘风破浪,历经2小时,漂流30多里,才到达汉口。接着,毛泽东又满怀豪情,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84]

1966年7月16日,73岁高龄的毛泽东,再一次在武汉横渡长江,历时75分钟,游程30多里,这真是游泳史上的一个奇迹!

毛泽东还多次到北戴河[185],在渤海里畅游。他尤其喜欢在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中畅游渤海。1954年夏,在搏击风浪后,他写下了大气磅礴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86]

毛泽东不仅自己畅游江河湖海,而且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应该走出游泳池,到江河湖海里去,经风雨,见世面,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他说:“游泳是同大自然斗争的运动,你们应该到大江大海去锻炼。”“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187]他还说:“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美帝国主义不是很大吗?我们顶了他一下,也没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188]

3.登高望远——爬山及其他

爬山、郊游和长途跋涉,也都是毛泽东和学友们经常进行的体育项目。

一个和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曾在一篇回忆文章里这样写道:“一个秋季的星期天,毛泽东同志在自习室看了一阵书,觉得有些疲倦,起身走到我的座位边,邀我同去爬山。我随他走出校门,连走带跑,一气爬上离学校两里外的金盘岭。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长沙近郊的初秋景色;又坐在树下石头上谈了一会,才慢慢地下山回校。在路上,毛泽东很有感触地告诉我:我们爬得高,就望得远。有一天,我要爬上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不是爬得更高、望得更远吗?”

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古树参天,挺拔秀丽,林木蔚茂,群峰叠翠。尤其深秋季节,枫叶经霜之后,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时更是毛泽东和他的学友们爬山的最好时节。他们在爬岳麓山之前,一般不吃早饭,只带一些“结蚕豆”(即炒熟的蚕豆)。毛泽东曾说,这种蚕豆吃起来硬,不仅可以饱肚,而且可以锻炼肠胃的消化能力。爬上山巅,他们便找块地方坐下,天南海北地高谈阔论起来。夜幕降临时,他们常常在云麓宫、爱晚亭等处露宿,直至第二天清晨才回校。

在几年的时间里,学校附近的山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毛泽东还很喜欢郊游和长途跋涉。他说,这些活动,既可以了解沿途的风土人情,又可以培养身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既考察了社会,又锻炼了身体,是一举两得的事。因此,1916年和1917年的暑假期间,他都长途跋涉到农村进行考察。而在1917年暑假刚从农村考察回校后不久,毛泽东、张昆弟、彭则厚三人,又长途跋涉50多里,去爬湘潭县的昭山。后来,毛泽东曾把当时爬山借宿的情形,详细地写在日记上,认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现在,我们从张昆弟1917年的日记中,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情景。张昆弟写道:

九月十六日。今日星期,约与蔡和森、毛润芝、彭则厚作一二时之旅行。早饭后,彭君过河邀蔡君同至渔湾市会伴,余与毛君先到渔湾市。稍久,彭君一人来,蔡君以值今日移居不果行。此议发自蔡君,余诺之,并商之彭、毛二君也。事之难合,诚莫能料。三人遂沿铁道行,天气炎热,幸风大,温稍解。走十余里,休息于铁路旁茶店,饮茶解渴,稍坐又行。过十余里,经大托铺,前行六里息饭店,并在此午饭。饭每大碗五十文,菜每碗二十文,三人共吃饭五大碗,小菜五碗。饭后稍息,拟就该店后大塘浴,以水浅不及股,止,遂至店拿行具前行。未及三里寻一清且深之港坝,三人同浴,余以不善水甚不自由。浴后,行十四里至目的地下,时日将西下矣。遂由山之背缘石砌而上,湘水清临其下,高峰秀挹其上,昭山其名也。山上有寺,名昭山寺,寺有和尚三四人。余辈〔告〕以来意,时晚,欲在该寺借宿。和尚初有不肯意,余辈遂有作露宿于树丛中之意。和尚后允借宿,露宿暂止。晚饭后,三人同由山之正面下,就湘江浴。浴后,盘沙对语,凉风暖解,水波助语,不知乐从何来也。久之,由原路上,时行时语,不见山之倒立矣。和尚待于前门,星光照下,树色苍浓,隐隐生气勃发焉。不久进寺,和尚带余辈至一客房,指旷床为宿处,并借余辈小被一块。房外有小楼一间,余辈至小楼纳凉,南风乱吹,三人语笑称善者久之。谈语颇久,甚相得也。[189]

4.“与天奋斗,其乐无穷!”——风浴、雨浴及其他

风浴、雪浴、雨浴、日光浴……这些都是毛泽东和同学们当年锻炼身体常用的方法。他们认为这些方法,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意志。

春天,当春风吹来的时候,他们对着春风大声呼喊,说这是一种叫作“风浴”的新体育项目。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们偏要迎风搏雪,说这是“雪浴”。夏天,遇到狂风暴雨,别人都往屋里跑,毛泽东却偏要往外边跑,常常一个人在操场上脱去衣服,让倾盆大雨淋个痛快,说这是进行“雨浴”。191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毛泽东顶狂风,冒大雨,一个人爬上岳麓山顶,然后再从岳麓山顶跑下来,浑身湿淋淋地来到山脚下蔡和森的家里。蔡母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是为了体会《书经》上写的“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这句话的情味,并借以锻炼自己的胆量。

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还常常到学校后山的君子亭、岳麓山的爱晚亭和湘江中的橘子洲头等处露宿。当夜幕降临、游人散尽的时候,他们才来到这里高谈阔论,直至夜深人静,大家都疲倦了,才各自找个地方,并故意彼此隔开相当距离,露宿到天亮。这种露宿活动,甚至在下霜以后,他们还在坚持着。

岳麓山,是长沙著名的风景区。山上的云麓宫、白鹤泉、爱晚亭是游人最多的地方,尤其是爱晚亭,更为游人所喜爱。

爱晚亭,一年四季都有淙淙清泉从旁而过,许多枫树紧紧环抱。尤其到深秋,枫叶经霜,飞红吐艳,更使游人流连忘返。据说此亭原来叫红叶亭,清朝一个有名诗人经过这里,嫌红叶二字不好,建议把它改为“爱晚亭”,取意于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著名诗句。

毛泽东喜欢岳麓山,喜欢爱晚亭,这是他和学友们经常活动的主要地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专门题了“爱晚亭”三个大字,以做纪念。从此,爱晚亭也就更加闻名了。

1918年的暑假,毛泽东和他的学友们还曾寄居在距离爱晚亭不远的湖南大学筹备处(即岳麓书院的半学斋)。他们每天在山上或爱晚亭,从早到晚读书、看报,谈论,静坐深思,锻炼身体……

毛泽东和他的学友们,行装都很简单,他们各自都只带着一条毛巾、一把雨伞和随身的衣服。他们赤脚草鞋,上山捡柴,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吃的是他们自己亲手煮的很简单的“蚕豆饭”(一大半蚕豆和一小半米)。他们所以要这样有意识地进行艰苦的锻炼,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在未来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奋斗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现在就应该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孟子》里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上述事实告诉我们,毛泽东和他的学友们,正是身体力行《孟子》中的这一思想,为肩负未来的历史“大任”而努力做各方面的准备。

关于毛泽东和他的学友们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张昆弟1917年的日记中,窥见其一斑: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渡河至麓山下饮马塘民屋,蔡和森租居此也。闲谈后,同游麓山,下山日落,遂宿蔡君家。夜与蔡君谈及日间之生活,余略谈暑假在乔市渐源寺之生活,蔡君欣然曰:余每日四时半起,夜八时半睡。自四时半起即至天马山顶,静坐运动,至九时始下山;十时早食,早食后看书约二小时;下午或游走各处,或挖土种菜,间或看书,不以为正课焉;四时余午食,食后或静坐,或运动,或散步。每日冷水浴二次,早起后一次,临睡前一次。又于雷风雨烈之时,冒风雨而行,已练习数次,毫无风寒之感。上所言之事,已行之一月余矣;今年下半期,拟常行之。余闻之甚是之,蔡君盖锻炼意志、锻炼身体者也。静坐,练心法也;运动,练体法也。冒风雨,冷水浴,练体法即练心法。大丈夫独患无身耳,体强心强,何事不可为?余知蔡君知所本也。

夜又与蔡君闲谈,不久即临床睡。床即就长凳两条,门板一块,架走廊边。蔡君云,自移居此地,未曾进房睡宿。”[190]

“九月二十三日。昨日下午与毛君润芝游泳,游泳后至麓山蔡和森君居,时将黄昏,遂宿于此。夜谈颇久。……

今日早起,同蔡毛二君由蔡君居侧上岳麓,沿山脊而行至书院后下山,山风大发,空气清爽。空气浴,太阳浴,胸襟洞彻,旷然有远俗之慨。归时十一句钟矣。”[191]

当时,毛泽东曾在自己的日记本里也这样写道: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192]

上述这些日记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及其同学们在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雄伟气魄和不平凡的学习生活。

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毛泽东就是这样以非凡的魄力,来刻苦锻炼身体和顽强砥砺意志。所以,他终于在青年时期铸成了钢铁般的身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后来的实践证明,钢铁般的身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是毛泽东在事业方面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二)热心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毛泽东不只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实践者,而且是第一师范体育运动的热心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1.“为何死了七个同学?”

当时,第一师范在教学方面和全国其他学校一样,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育,对体育运动很不重视。而且也和其他学校一样,体育运动的项目也多是抄袭外国的,只是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际效果。请来的几个体育教员,文化水平又很低,运动技术也不高,而且对教学又不大认真负责。每次上课,总是走走步伐,变变队形,玩玩哑铃和木棒之类,一年到头都是这老一套,所以多数学生对这样的体育课没有兴趣。课外时间的体育活动,由于场地不宽,设备不好,又无人很好地组织领导,因而也不能广泛深入地开展,除了少数体育爱好者外,多数同学都在寝室里嬉笑闲谈。可是学校为了想在校际比赛中获得优胜,或在省市运动中夺得锦标,却费了很大的力量去训练“球王队”“选手队”。而对于这些运动员,只要他们技术好、纪录高,其余一概不闻不问,任凭他们不守纪律、乱吃东西和随意请假缺课。对这样一些做法,同学们都很反感。毛泽东也很不满意学校里这种混乱的、敷衍的、形式主义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因此,他很想把大家都组织起来,共同进行锻炼,以改变这种状态。

1917年,学校又实行课间做十分钟体操的制度,但操法过于死板,同学们都不愿意参加。由于繁重的功课和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很差,同学们的体质本来就很弱,再加之这一年学校又发生传染病,致使八班傅传甲等七位同学,不幸染病身亡。在学友会主持的追悼会上,毛泽东特意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为何死了七个同学?(www.xing528.com)

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这副设问式的、明白如话的挽联,目的在于尖锐批评学校当局不重视体育运动,同时也在于唤醒全校师生吸取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以及不注意锻炼身体的惨痛教训。这使毛泽东更加体会到,健康的身体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又是多么重要!

2.“心身可以并完”

毛泽东认为,要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推动中国的社会前进,必须是具有远大理想、高深学问和健壮体魄的人,才能当此重任,也就是说,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当此重任。针对当时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不重视体育、不重视学生健康的陈腐观念和错误做法,又鉴于傅传甲、易咏畦英年早逝之类的沉痛教训,毛泽东在1916年12月9日给黎锦熙先生的信中,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并强调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他写道:

古称三达德,智、仁与勇并举。今之教育学者以为可配德、智、体之三言。诚以德智所寄,不外于身;智、仁体也,非勇无以为用。且观自来不永寿者,未必其数之本短也,或亦其身体之弱然尔。颜子[193]则早夭矣;贾生[194],王佐之才,死之年才三十三耳;王勃[195]、卢照邻[196]或早死,或坐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一旦身不存,德智则随之而隳矣![197]

在这封信中,毛泽东还特别提醒黎锦熙先生,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并认为“心身可以并完”。他说:

兄之德、智美矣,惟身体健康一层,不免少缺,弟意宜勤加运动之功。弟身亦不强,近以运动之故,受益颇多。闻之至弱之人,可以进于至强。东西大体育家,若罗斯福,若孙棠,若嘉纳[198],皆以至弱之身,而得至强之效。弟始闻体魄、精神不能并完,且官骸肌络及时而定,不复再可改易;今乃知其不然,心身可以并完也,而官骸亦无时不可改易也。愚意如此,不知合兄之心否?[199]

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所阐述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后来不久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并明确提出德、智、体三育之中“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

3.热心倡导和组织

由于毛泽东对德、智、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有正确认识,所以在1917年下学期至1918年上学期担任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实际负责人)兼教育研究部部长期间,他主要倡导了两件事:一是学术研究;一是体育运动。这时,学友会设立了15个部,其中属于体育方面的有武术、足球、游泳、竞技等8个部。

为了把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毛泽东想了许多办法,提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能,有力地推动了第一师范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1916年10月至12月,学校开辟后山坡做操场,组织临时课外劳动,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都参加了。在这次劳动中,毛泽东特别热心,特别出力,带头劳动。经过全校师生的义务劳动,终于建成了一个简易的操场。

1917年5月,学校开运动会时,毛泽东担任会场记录,并编印《快报》,还组织贩卖食品,以所得作为学友会的经费,以便开展各项活动。

针对雨天缺乏室内运动场所和晚间又不便开展运动的情况,毛泽东积极创造条件,倡导大家开展乒乓球运动。在当时写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友会记事录》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本会有各种室外运动而缺少室内运动,便于晴朗而不便于风雨,便于日间而不便于夜间。室内运动如打弹子等,本最优美之游戏法,但因房屋缺少不能实行。盖本会之困难有二:一曰经费,一曰房屋,以致诸事不能充分进行,此则关于房屋者也。惟乒乓一事轻而易举,随处设席,无须专室,运动既和疾适度,而置备复易。乃作木架十二个,竹布网十二片,每班各一,由每班一人具名领取,球及拍子自备,指定本会事务室、礼堂、会客室、洋楼上诸处为击球地点。于是乒乓之声一时聒耳,或谓之乒乓狂云。

毛泽东还把自己创造的一种“六段运动”介绍给同学们。六段运动是综合了体操、拳击等各种运动之长,涉及手、足、躯干、头部各部位的动作,共6段27节。这种运动能够活动全身各种器官,既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又不需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所以同学们都争相效法进行。

毛泽东还根据自己锻炼身体的实践,向同学们介绍了三点体会:第一,要持之以恒,即不论春夏秋冬,风雨阴晴,都不要间断;第二,要全神贯注,即运动时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屏除一切闲思杂虑;第三,要有蛮拙精神。

杨昌济先生曾提倡“静坐法”锻炼身心,蔡和森、张昆弟都曾试行过。后来,毛泽东感到“静坐法”不科学了。他认为“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就是说只有通过体育运动,才能使身体健壮起来。这说明,即使对于自己最尊敬的老师,毛泽东也不随意苟同。

在推动全校体育活动方面,毛泽东还启发热衷于“锦标主义”的同学,明确体育运动的目的。他当年的同学贺果(八班)回忆说:“学校将一些爱好球类和田径的同学,组成‘选手队’,一心为了在全省学生运动会上夺锦标、得名次。我们这些人也简直成了运动迷,上课不经心,学习不奋发,光想着比赛。体育运动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谁也没有去想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总是耐心地启发诱导我们,他曾对我说,你有锻炼的兴趣,这是可贵的,但不要只偏重一两项,搞畸形发展,还应该懂得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以便有充沛的精力去搞好学习,担负起改造社会的大任。”

就是这样,在毛泽东的热心倡导、宣传和组织下,一师的体育活动便日益活跃地开展起来了。

后来,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在1942年,他提出了“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口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当时学生健康不佳的状况,毛泽东于1950年6月19日在给教育部负责人马叙伦的信中,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号召青少年努力锻炼身体;1953年,他又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伟大号召;后来,毛泽东又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题词,从而确定了新时期体育运动的正确指导方针。

1951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在会见几位在北京的湖南教育界人士时,再一次谈到了自己当年在第一师范时锻炼身体的情况。他说:你们办学校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重视青年学生的体育锻炼。我认为有志参加革命的青年,必须很好地锻炼身体;只有很好地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将来才能担负艰巨复杂的革命工作。大家不是读过《红楼梦》吗?《红楼梦》里的两位主角,一位是贾宝玉,一位是林黛玉。依我看,这两位都不大高明。贾宝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连吃饭、穿衣都要丫头服侍,这种不会劳动的公子哥儿,无论如何是不会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哭脸。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大观园的潇湘馆,吐血,闹肺病,又怎么能够革命呢?你们办学校,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贾宝玉、林黛玉式的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有活力、有热情、有干劲,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革命青年。

(三)《体育之研究》

毛泽东不仅自己认真刻苦地锻炼身体,积极热情地在学校里倡导体育运动,而且还创造性地从事体育理论的研究和著述工作。

在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200]的笔名,发表了题目为《体育之研究》的著名论文。这是毛泽东有生以来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这篇论文是用文言文写的,它是我国近代体育史上试图用近代科学观点来考察体育运动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就是今天来看,它仍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958年3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将这篇论文以原署名“二十八画生”作为内部读物发行了单行本;1979年8月,《新体育》第八期,改署名毛泽东,重新公开发表;应广大读者的要求,1979年1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又出版了单行本,在全国公开大量发行,并请著名学者叶圣陶、叶至善做了校勘,加了新式标点和注释,还附有白话译文。

1.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考察这个问题,必须像考察毛泽东锻炼身体的目的一样,要和挽救整个国家民族的危亡紧密结合起来。毛泽东正是从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从而达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的这个高度,来研究体育理论,并写出这篇论文的。所以,这篇论文的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地这样写道:

国力[201]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202]

如何才能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呢?毛泽东认为,必须使全国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来锻炼身体。他写道:

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203]苟自觉矣,则体育之条目可不言而自知,命中致远之效亦当不求而自至矣。

为了促使全国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来锻炼身体,从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以达到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目的,这就是《体育之研究》这篇论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这篇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历史价值,也首先正是体现在这里。

2.基本内容是什么?

《体育之研究》的基本内容,当然是毛泽东苦心观察和认真研究的结果,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他自己刻苦锻炼身体、顽强砥砺意志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全文共约7000字,包括1个短序和8个部分。

前面的短序,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第一部分“释体育”,阐明了体育的含义。究竟何谓体育?毛泽东解释道:

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东西之所明者不一:庄子效法于庖丁,仲尼取资于射御;现今文明诸国,德为最盛,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日本则有武士道,近且因吾国之绪余,造成柔术,觥觥乎可观已。而考其内容,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络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其体育即准此为程序,抑其过而救其所不及。故其结论,在使身体平均发达。由此言之,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

第二部分“体育在吾人之位置”,扼要阐明了德、智、体三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着重强调体育在三育之中实在应该“占第一之位置”。毛泽东写道: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毛泽东在尖锐批评了当时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重视德育、智育而轻视体育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之后,特别强调指出,体育在三育之中实应“占第一之位置”。他说:

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随之矣。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于吾人研究之中,宜视为重要之部。第三部分“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指出了以前轻视体育的弊病和今后应该努力的正确途径。

文章列举了中国古代许多事例,来说明不重视体育运动的害处和坚持体育运动的好处,并极力主张“三育并重”。文章说:

三育并重,然昔之为学者详德智而略于体。及其弊也,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故有颜子而短命,有贾生而早夭,王勃、卢照邻,或幼伤(殇),或坐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惟北方之强,任金革死而不厌[204];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205]

清之初世,颜习斋[206]、李刚主[207]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208],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

文章指出当时在体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的“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形式主义之后,强调每个人锻炼好身体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文章指出:

学校之设备,教师之教训,乃外的客观的也,吾人盖尚有内的主观的。……故讲体育必自自动始。

第四部分“体育之效”,充分阐明了坚持体育运动的好处。首先,文章批判了李聃、朱熹、陆九渊、释迦牟尼等人“主静”的错误哲学理论及其指导下产生的“静坐法”;接着,文章提出了“主动”的哲学观点,即“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并着重阐明了坚持体育运动的四大好处。这就是:

第一,体育能“强筋骨”。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举出古今中外许多事例,说明只要坚持体育运动,就可以增强体质,达到“身心并完”的目的。毛泽东写道:

“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愚昔尝闻,人之官骸肌络及时而定,不复再可改易,大抵二十五岁以后即一成无变,今乃知其不然。人之身盖日日变易者:新陈代谢之作用不绝行于各部组织之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虽六七十之人犹有改易官骸之效,事盖有必至者。又闻弱者难以转而为强,今亦知其非是。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自谓天生好身手,得此已足,尚待锻炼?故至强者或终转为至弱。至于弱者,则恒自悯其身之不全,而惧其生之不永,兢业自持:于消极方面则深戒嗜欲,不敢使有损失;于积极方面则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遂变而为强矣。故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东西著称之体育家,若美之罗斯福、德之孙棠、日本之嘉纳,皆以至弱之身,而得至强之效。又尝闻之: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用思想之人每歉于体,而体魄蛮健者多缺于思。其说亦谬。此盖指薄志弱行之人,非所以概乎君子也。孔子七十二而死,未闻其身体不健;释迦往来传道,死年亦高;邪苏[209]不幸以冤死;至于摩诃末[210]左持经典,右执利剑,征压一世:此皆古之所谓圣人,而最大之思想家也。今之伍秩庸先生[211]七十有余岁矣,自谓可至百余岁,彼亦用思想之人也;王湘绮[212]死年七十余,而康健矍铄。为是说者其何以解邪?总之,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

第二,体育能“增知识”。文章指出:

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认识世间之事物而判断其理也,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今世百科之学,无论学校、独修,总须力能胜任。力能胜任者,体之强者也;不能胜任者,其弱者也。强弱分,而所任之区域以殊矣。

第三,体育能“调感情”。文章指出:

非第增知识也,又足以调感情。感情之于人,其力极大。……常观罢[213]弱之人往往为感情所役,而无力以自拔;五官不全及肢体有缺者多困于一偏之情,而理性不足以救之。故身体健全,感情斯正,可谓不易之理。以例言之:吾人遇某种不快之事,受其刺激,心神震荡,难于制止,苟加以严急之运动,立可汰去陈旧之观念,而复使脑筋清明,效盖可立待也。

第四,体育能“强意志”。文章强调指出:

非第调感情也,又足以强意志。体育之大效盖尤在此矣。夫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取例明之,如冷水浴足以练习猛烈与不畏,又足以练习敢为。凡各种之运动持续不改,皆有练习耐久之益,若长距离之赛跑,于耐久之练习尤著。夫力拔山气盖世[214],猛烈而已;不斩楼兰誓不还,[215]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216]耐久而已。要皆可于日常体育之小基之。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

文章在详尽地阐述了体育的四大功效后,总结说:

肢体纤小者举止轻浮,肤理缓弛者心意柔钝,身体之影响于心理也如是。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这个总结性的论断,深刻地抓住了体育运动的本质。

第五部分“不好运动之原因”,指出当时学生大多不喜爱运动的原因有四:一、“无自觉心”;二、“积习难返”;三、“提倡不力”;四、“以运动为可羞”。

第六部分“运动之方法贵少”。毛泽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指出:“愚自伤体弱,因欲研究卫生之术。”“盖此事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苟能实行,得一道半法已足。曾文正[217]行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他又进一步指出:“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筋骨之锻炼而百其方法,是扰之也,欲其有效,未见其能有效矣。”这就是说,对于一个人锻炼身体来说,“方法贵少”,“重在实行”。但是,要把适应各方面情况的需要而创造的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一个人只锻炼自己身体仅使用的一两种方法严格区别开来,即“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

第七部分“运动应注意之项”,简要指明了运动时应注意的问题,即“运动所宜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所谓“有恒”,就是无论春夏秋冬,或是风雨阴晴,每天都坚持锻炼。所谓“注全力”,就是要“运动之时,心在运动,闲思杂虑,一切屏去,运心于血脉如何流通,筋肉如何张弛,关节如何反复,呼吸如何出入,而运作按节,屈伸进退,皆一一踏实”。所谓“运动宜蛮拙”,就是“骑突枪鸣,十荡十决[218],喑呜颓山岳,叱咤变风云,力拔项王之山,勇贯由基之札”[219];就是“运动之进取宜蛮,蛮则力气雄,筋骨劲;运动之方法宜拙,拙则资守实,练习易”。

第八部分“运动一得之商榷”,毛泽东详细介绍了自己创造的“六段运动”。他说:

愚既粗涉各种运动,以其皆系外铄而无当于一己之心得,乃提挈各种运动之长,自成一种运动,得此运动之益颇不少。凡分六段:手部也,足部也,躯干部也,头部也,打击运动也,调和运动也。段之中有节,凡二十有七节。以其为六段,因名之曰“六段运动”。兹述于后,世之君子,幸教正焉。

接着,毛泽东详细介绍了“六段运动”的具体操作方法。

3.一篇珍贵的体育历史文献

毛泽东在构思和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时,俄国十月革命尚未发生,马列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但是,由于毛泽东对历史和现实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又认真研究了中外哲学,并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再加上本身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因而能够及时总结中外体育研究和实践的积极成果,概括升华到理论高度,并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首先,文章中有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像“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随之矣”;等等。

其次,文章中有许多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它明确提出了“主动”的宇宙观,认为“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并论述了一系列辩证关系。如:身体和精神互相影响;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而强调主观的能动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而强调内容是主要的;多和少的关系,而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像“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体质强弱可以互相转化,“至强者”可以转为“至弱”,“至弱者”可以转为“至强”;等等。

再者,在体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许多创新。如:明确提出了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这就准确地抓住了体育的本质;明确界定了体育的含义,即“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明确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并强调“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详细介绍了自己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六段运动”;等等。

正因为毛泽东能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体育,所以他对体育的论述就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因此,无论在体育理论或体育实践方面都有许多创新,许多论点就是在今天来看,也仍然是正确的,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体育之研究》一文,毫无疑问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珍贵的体育理论文献。

《体育之研究》,这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它对毛泽东后来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一件很值得纪念的事情,因而可以说,它是毛泽东前进道路上的一座重要纪念碑。事实也正是这样,《体育之研究》远远不只是一篇体育论文,它在一定程度上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毛泽东渊博的学识和杰出的才华,体现了毛泽东精深的哲学造诣和惊人的思维能力,体现了毛泽东不平凡的气魄和充满朝气、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此,也完全可以这样说,《体育之研究》是一篇研究毛泽东早期发展阶段历史的极为重要的珍贵历史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