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与改革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前,几乎所有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都由政府包揽,实行的是政府“办文化”和“管文化”的“统包统管”的文化管理体制。这种模式是有利于文化为政治服务,有利于统一思想,但财政支出负担沉重,文化公共服务职能无法有效发挥,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把文化产业化,导致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在整个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制定配套政策、整合文化资源,完成了市属经营性文化单位全部实现转企改制、市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但是总体而言,西安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仍然是传统的文化事业型,这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分,文化管理和文化企业不分,与人民群众高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有必要首先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在历史新起点上创新管理体制,让文化企业逐步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
1.实行分类管理,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形式。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共同构成了文化的两种不同的业态,功能上都具有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义等精神方面的意义。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党和政府可以通过实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文化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监督与服务。
首先,按照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差别,对现有的文化单位和文化产品进行严格的区分,实行分类改革和分类管理。文化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如娱乐业、音像影视业、新闻出版业等。另一类是以公益为目的从事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对文化市场管理的前提是严格区分和界定这两种文化产品的差别,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文化产品实行差异化管理方法,切忌一刀切。经营型文化单位的管理重点在于政府营造公平、竞争、有序、开放的文化市场环境,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文化供给需求。而公益型文化通过政府“增加投入、转化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从而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
其次,对经营性的文化企业,坚决实行改制,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让其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对于党报党刊等承担特殊功能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在保证其运行经费和人员工资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更加灵活运行机制,以减轻财政负担。相应的,学术期刊的基本职能是展示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繁荣西安市的文化事业,追求社会效益是其第一目标,因此也应该由国家出资建设,同时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应在加强导向的基础上,放开其它类型的报刊杂志,让其在市场中求发展,谋生存,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营。
最后,对于不同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非物质遗产等文化事业单位,需要政府财政拨款和设立文化事业基金会予以扶持。对于秦腔、关中老腔等艺术类的单位,以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数目作为财政拨款依据,激励高产精品、多出人才。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此类文化事业单位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市场意识。对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通过拨款补贴或实现差别税率等方法,鼓励社会力量的兴办,形成“以政府主办为主体、社会兴办为补充”的格局。对于面向社区群众的文艺演出及展览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创新的重点在于激励基层民众的文艺热情,实现自我管理。
2.加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
首先,对于社会服务型的国有文化单位,其社会效益较好的,要给予政策支持,使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对社会效益不显著、经济效益又差的单位,坚决予以撤销。其次,对于功能相近,职能交叉,规模较小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能合并予以合并,不能合并的坚决推向市场。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整合资源,采取“集团化”战略,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西安市文化企业的整体竞争水平。最后,完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产权与补偿机制。随着多元化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投资体制的形成,随着文化事业单位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改革,应尽快建立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资源的转让、联合、承包、兼并等产权交易制度,鼓励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于市场化程度差异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经济补偿机制,如持证补偿与投入事业经营补偿、社会投入补偿等方式。
3.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针对当前西安市文化消费需求不成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繁荣文化事业能够不断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既有利于增加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通用型人才供给,也可以通过培养文化消费倾向和品位增加全民文化消费需求量,改变不成熟的文化消费行为,调整文化消费结构。公共文化体系构成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资源环境竞争力,是基础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它的完善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资源基础。因此,政府首先应当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文化单位分类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鼓励、扶持和优惠措施。
4.健全并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政府职能的转变还表现在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而是逐渐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来,通过制定和落实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制订文化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要考虑本区域的历史、文化、自然、习俗等因素,切实保障文化产业发挥其社会效益。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西安市将文化产业列为率先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依据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些措施。使得西安市文化产业政策范围不断扩大,涉及文化市场管理的体制机制,市场进入标准,行业评价体系,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已经构成了有序并相对全面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由于资金和资源有限,不能搞平均主义,而是应该集中力量支持市场扩张能力强的产业。西安市应该继续大力扶持文化旅游业、会展创意业、影视演艺业、传媒出版业的发展,实行重点倾斜、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依据西安丰富的历史资源比较优势,制定充分发挥西安历史资源特色的文化产业政策,以需求为导向,有选择地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竞争激发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政府应该在政策法规中鼓励文化产业多元化业态的发展,鼓励民营资本以多样化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扶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微观层面的文化企业导向正确、富有活力。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垄断竞争格局会阻碍文化产业经营者的创新激情、新技术的革命程度、管理体制与产品创新的改善效率,为了防止西安文化产业集团化战略造成的大型文化企业垄断格局,西安市应该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政策体系的指导下,制定适宜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反垄断措施。同时,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保护文化产品创造的智力成果是保障文化产业创新性的基础工作,而著作权法授予文化产品创作者一定程度的垄断权,但其目的是为了鼓励文化产品的创新,保障创意阶层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因而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机制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足、协同作用的。因此,西安市应该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作为长远发展战略,以适应日渐活跃与复杂的文化市场环境。对于产业发展政策,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西安市实际,就财政扶持、工商管理、税收优惠、人才培养、投融资、资产经营管理及改企单位人员安置、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已有的文化经济政策。
(二)整合区位特区资源,打造产业集群
1.实施“集聚与差异化”战略,壮大重点产业集群
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与类型的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以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使群内企业联手打造产业价值链,共同构建产业竞争优势。
文化产业集群的打造应该建立在遵循其内生机制发展的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投资效应,探索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路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产业的集聚、成长、演化是完全的市场自发行为。而对于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政府具有干预和控制经济路径的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具有明显的政府扶持特点。西安市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也是建立在遵循其内生机制和充分认识投资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对重点产业投资的引导,依靠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而形成的空间聚集。在政府的导向作用下,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快速跳出了企业自身简单扩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了主要依靠大企业完善的组织方式。这种政府主导下的“集团化”模式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大集团的涌现和成长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快速提高。但是若是政府与市场边界界定不当而造成“行政垄断”,则会诱发一系列的后遗症。尤其是对于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行政垄断会降低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的效率,阻碍技术、体制与文化的自发创新路径,容易进入单一文化创意被大规模千篇一律复制的误区状态,从根本上扭曲了文化产业创意演化的路径。为了避免简单的“集团化”造成的产业演化瓶颈,西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差异化”战略补充“集聚”发展模式,延长产业价值链,保障重点文化市场高效运转,从而达到市场助推产业演化的目的。
要提高西安市文化产业创新能力,除了改善产业运营的外部环境,更要注重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形成,着力解决文化企业内部创新不足的问题。文化产业创新就要在了解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提供新产品和新的服务,以满足这些消费群体的需求并不断带动他们产生新的需求,从而推动产业发展。创意的主体是人才,因而要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品创新的源泉在于创意,只有在经过挖掘文化元素的特质与文化价值的提炼、升华后,文化产品才能具有值得玩味的美学感受与文化体验。
第二,实现“企业类型差异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机制灵活、成本低,对于产业链的完善、大企业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健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依托作用。政府应当将扶持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制定政策引导中小文化企业走“专、尖、特、新”的道路,与文化企业集团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竞争能力。第三,“投融资渠道差异化”,改变单一狭窄投融资渠道。政府投入对文化产业投融资起着主要作用,但是依赖政府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牵线搭桥,鼓励银行向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贷款,督促银行尽快建立对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评估体系,以达到文化企业融资和银行开拓文化市场的合作双赢。
2.构建强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链(www.xing528.com)
古都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等等。西安的文化遗产资源从旧石器时代到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以镐京遗址与农耕文化、礼乐文化为代表的周文化资源,以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秦始皇兵马俑以及法家文化为代表的秦文化资源,以杨官寨遗址、未央宫遗址、汉太学遗址、武库遗址以及汉代经学思想等为代表的汉文化资源,还有以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明宫遗址、唐长城遗址和盛唐制度文化等为代表的唐文化资源,并且在历史的累积中,西安形成了颇具渊源的饮食文化、节庆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学等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了特色的人文景观,例如骊山晚照、雁塔晨钟、曲江流饮、草堂烟雾、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灞柳风雪以及咸阳古渡,每一处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性、艺术思想性和美学性的人文景观。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岁月的冲刷和历史的保护,使得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独特的风格呈现在21世纪的时空坐标系中。
在竞争理论中,挖掘与保持产品的差异性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文化产品的差异性首先来自其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而西安市独具特色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与其他区域乃至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相比,也是其可以依赖的天然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时代,越是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资源,越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因此,发展西安市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挖掘西安市现有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
要使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在遵循“保护第一、总总全局、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形成越来越深刻的关联,进行创意化的转化和产业化的开发,特别是对于西安市的西南部和东部的边远郊县地带,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依赖落后的农业生产和传统的工业生产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尚未也不可能通过这些传统产业来摆脱贫困。但这些地区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例如坐卧于西安南侧的秦岭山麓拥有俗称“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的终南和“青山绿水,一碧千里”的黑河水库,东北部的浐河灞河流经千年,形成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东郊纺织城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留下的发展印记,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从古至今、自然景观融合着人文之美,沉淀出独特的历史风貌。在这些区域,传统产业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阻碍,但其具有的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恰恰成为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优势,因而可以通过创意化的转化,将历史文化资源依次转化为可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文化资本、文化产品或服务,最后通过营销传播平台到达消费市场。整个创意驱动价值增值的过程可以通过打造产业集群的方式,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以完善特色产业链,共同构建具有强烈识别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并不意味着只做强做大一个品牌,而是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开创新的品牌。只有充分发扬西安人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不断打造新的文化品牌,才能在这个以创意取胜的文化市场中保持住核心竞争优势。独特的周秦汉唐历史文化资源是西安文化品牌的不竭源泉。尤其是西安市的城市结构与文化基础设施创新结构,包括宗教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都为品牌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隐形空间。
要达到做强做大重点品牌与不断开创新的品牌的协调运作,需要在宏观层面政府优化资源配置,在产业层面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完善特色产业链,以及企业层面的优化品牌运作流程。在整个品牌运作系统中,新的文化品牌的创新并不是完全脱离重点品牌,而是打造成为重点品牌的子品牌或相关品牌进行推广,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消耗资源、加快新品牌的知晓速度,同时也扩展和延伸了重点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构建一个强大的并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体系。
(三)做强外围产业集群,为核心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力量
信息产业、教育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主要的外围产业集群,作为支撑产业,它们与核心产业的渗透、融合、延伸,为其发展提供着必要的资源要素,并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化产业业态,例如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形成了数字内容产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渗透产生了文化旅游产业。因此,探讨如何提升外围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对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统筹发展城乡的信息化进度,为核心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西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城市和农村人均GDP之间的差距也处在扩大的趋势之中。对于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信息产业,其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环境和专业化人力资源,因而城市具有发展信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城市高新技术园区的建立带动了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等城市基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拉开了城乡信息化进程的差距。对于西安市文化产业所依托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的乡村区域。因而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首先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减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目前,西安乡村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已经达到97%以上,固定电话普及率也显著提高。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要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稳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只有最大限度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才能使西安市信息产业层面的竞争力得到真正提高。
其次,优化教育产业结构,为核心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在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同时,完善西安市多渠道的教育融资体系。但长期以来,西安市的各级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直都是由政府公共财政包办的。改革开放以后,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始进入教育领域。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为国内资本和外资进入中国教育产业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融资渠道的扩大,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投入到教育产业中的办学经费不断完善,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峰值后,于2009年下降,并一直保持平缓态势。通过完善教育产业的多渠道融资体系,将极大程度的缓解西安市教育领域的经费短缺现象,提高西安市教育产业层面的竞争力。
最后,建立完善的旅游资源开发体系,拉动核心产业的发展。西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传统的建筑风貌具有较强的产业开发潜力,构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衍生出了新的业态——文化旅游产业。西安的文化旅游产业与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核心产业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增值体系。因此,基于西安市的资源禀赋特征,以旅游产业为契机创意化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带动文化产业核心层的竞争力形成。可是历史文化资源自身具有脆弱性和稀缺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产业化开发。并且,西安市目前很多旅游资源的经营模式被复制、扭曲,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遵循“保护第一、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原则下,需要从全产业链视阈建立统一、权威、完善的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是提升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另外,要加大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完善旅游类企业的经营管理,采取旅游基地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也是提升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层面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科技人才双轮驱动,释放文化创新能量
1.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文化传播迎来信息时代,以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提高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凝结在文化产品或服务里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高附加值的竞争。电子排版、数字化、3D复印、录音录像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率,同时也促进文化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业态,生产制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如电子图书馆、IMAX巨幕电影、虚拟演员的演出等。尤其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的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对文化最大的转变在于,使得文化的传播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因此,加大高新技术与文化产品的融合,是提高西安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要实施科学技术带动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文化企业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敏锐的文化眼光,主动与科研单位或高校合作,积极进行基础技术创新的探索,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的限级,在数字化装备、网络化系统、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同时,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文化体验需求。善于借脑生智,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通过引进国际上的最新科技成果,力争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2.实施人才战略,提供产业智力保障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以及人才密集的产业,其创意的主体是人,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知识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传播媒介不断更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性急剧凸显。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急需要一批懂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陕西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拥有百余所高校,西安更是汇集了陕西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在文化产业教育上,西安市却存在一定的人才培养“短板”。
西安市文化产业“短板”首先表现为科班人才供给不足。2004年之前,国家没有设置文化产业专业,长期以来文化业态都出现了缺少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的“人才荒”现象。随着2004年教育部破例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增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以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咸阳师范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院校也纷纷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且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一批高校设立了该专业的硕士学位,为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产业的扩张提供了智力保障,文化产业“人才荒”现象有所缓解,但是在数量和质量结构上仍旧存在一定的缺口。从文化产业就业结构分析,从事传统文化产业、服务业、低端的资源依赖型产业人员较多,而从事新型产业、创意产业、能够运用高技术的创新型人才不足。而熟悉世贸组织规则、跨国版权交易、市场经营的人才极度匮乏。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目前高等院校对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科性质、定位、培养目标等存在不同的理解,课程设置随意性、变动性大,难以协调“文化”性质的艺术课程与“产业”性质的经济课程。从人才分布而言,具有高学历、专业技术能力的大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集中在国有体制下的大型文化企业,而非国有企业的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尤其突出。
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将文化人才培养提高到战略地位,将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作为重大的、宏观的、全局性构想与安排,调整文化产业人才结构、改善人事制度、实现人才价值。首先,供给短缺根本源于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改革用人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是发挥文化产业人才效能的根本途径。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难于流动的陈旧体制,使文化人才的“单位所有”转向“社会所有”,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摒弃传统的分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多方位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引进和扶持文化艺术人才,尤其是顶级人才和领军人才,完善文化人才的激励体制。其次,建立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培养和保护的长效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渗透力最强的文化基因,是最具地方特色、最有价值、最富有魅力的文化资源,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形态,因此必须培养保护好文化传承人。要积极筹划与申请市级、省级、国家级或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尤其是要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并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民间资本与学校社团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如柒牌集团在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立了“棋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在资金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校、非政府组织合作参与保护与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在教学层面,高等院校应该有意识地通过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读博士学位以加强跨文史哲学、新闻传播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搭建教学、科研交流平台解决学科视角局限性问题,通过课程设置恰当处理“通才”和“专业”教育,并通过二者的结合,打造真正文化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人才。总之,人才战略是一个具有中长期规划性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注释】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