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民主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城市的现代化全面启动,然而,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不矛盾,城市规划中的复古设计、高楼与青砖古瓦的共存,都很好地展示了城市现代化与历史传承性的融合。但是这些表象之后还蕴藏着什么样的本质,核心源动力仅仅是现代文明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吗?拨开层层裹覆在城市现代化上的象征物,城市现代化的实质是城市竞争力的持续向上,只有持续稳定且明确的竞争力,一个城市才能焕发持久创新的力量。
(一)城市竞争力与文化继承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优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26],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包括经济实力、劳动力、科技水平、公共服务、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管理水平、文化、制度、开放性等因素。前五个属于物质化因素,称为有形实力;后五个属于精神性因素,称为隐形实力。有形实力体现了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隐形实力体现了城市的精神核心与文化灵魂,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割裂。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耦合力,它的实质就是集聚和辐射能力。城市依靠什么集聚,又向外辐射什么,经济发展显然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而只能够为这一命题提供物质保证,而唯有城市灵魂与精神的守护者才能负担起这一复杂深刻的使命,城市文化的继承性成为该命题的最终核心。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的源泉,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生存的精神支柱,能增强城市各阶层、各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一流的城市普遍都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文化传播能力。它们通过艺术、文物、博物馆、音乐等文化产物的大规模输出,向全世界宣扬和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27]
文化继承性的意义首先在于文化具有持续的辐射力,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还在于传播城市的认知定位,大大提升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且不论文化的种种特性,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文化的继承性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最重要的缘起因素之一,渗透在城市其他竞争力之中,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深层动力。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物古迹的西安,在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文化实力”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值得决策者们研究与深思的。
(二)文化继承性的核心观念体现——大遗址保护
尊重历史文化的继承性的核心要旨是尊重历史。因此,如何尊重历史,如何通过保护和维持发展的方式面对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成为我们当前要做的务实的文化竞争力塑造任务。
理想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不应该是孤立的文物保护体系,而是要和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系统、生态保护系统、文化旅游开发系统和文物保护系统相结合,把历史、现实、自然和人文等因素进行整合,从全局的观念出发去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而不是片段、静止地看待历史遗址的现状。同时,传统的大遗址保护规划所依赖的许多经典概念和模式受到怀疑和摒弃之后,规划方法论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方面应该有新的探索。
大遗址保护是在实地的古代文化情景再现,是文化演绎的固态依据,只有对古代原真文化深入了解,才能根据当前的文化要求重寻历史文化价值,继承文明。
从目前大遗址保护主体来看,常见的保护模式基本上就是由政府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地方和国家财政共同出资,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将文物遗址完全保护下来。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保护主体单一薄弱,社会公众无法监督,保护经费不足,相关经济政策不配套,大遗址文化价值开发深度不够,公众对大遗址的文化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就无从谈起文化继承性。(www.xing528.com)
大遗址的价值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内容。两者的价值挖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偏颇,单一静止地强调文化内涵,而忽视遗址的存在环境,只能使大遗址的保存环境更加脆弱,遗址消失的危险性被进一步放大。而简单的环境维护和强调物质存在,忽视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也是片面的。大遗址具有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人类学价值、技术与知识价值、原创性价值、符号价值。当这些文化价值通过游览、观赏、消费、体验、休憩等方式被人们享用时,就形成消费意义上的经济价值。而当这些价值转化为或者显化为经济价值时,公众尤其是遗址区内的群众就会因为经济收益而具有更高的文物保护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大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大遗址开发利用模式选择
(1)日本模式
日本主要采取遗址公园这一保护利用模式。遗址都进行了露天覆土保护,既保护了遗址,又能看到遗址全貌,并且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结在一起。历史文化散步道以步行道环境整治和文化标志性设施的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设立“散步道”的形式,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游客能自由自在地游览景区(城区),深入到街巷、民居之中,既能欣赏古迹,又能随时与居民交流,真正体现“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的旅游发展新理念。
(2)美国的遗产廊道
美国在遗址整体保护方面主要是将遗址与绿色廊道相结合,即在遗址区域内运用遗产廊道的保护模式对遗址进行整体保护。如新墨西哥州查科峡谷内的印第安人部落遗址。有意味的是把通往峡谷的道路故意修得凹凸不平,使游客望而却步,完整地保存其历史原状。遗产廊道不仅保护了线形遗址,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
(3)汉长安城模式选择
汉长安城遗址属于城市遗址,这类遗址原多为古代的都城或重镇,现在则是现代化的都市,遗址与现代城市叠加从而混合为一体。
在利用上应该首先把握以保护遗址本体和环境为首要目的和基本要求的原则。其次,应该以遗址本体(包括博物馆等展陈设施)为基础,整合城市绿地等生态景观,最后,必须充分挖掘遗址的文化价值,运用现场博物馆化展示,应该体现出与一般市民休闲广场、娱乐场所或城市绿地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起到展示遗址文化内涵的作用。
模式探索不应局限于一种形式,而是采用核心价值概念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汉长安城遗址可采用的一种“汉文化休闲园区”开发模式,就需要对遗址采用整体性展示方式……对周围的非核心遗迹进行复原,来打造遗址的历史环境氛围;在风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将遗址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展示性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