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克服口语交际教学的弱化、泛化和异化的方法

教师克服口语交际教学的弱化、泛化和异化的方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其无可替代的教学价值,但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对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观察,主要是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的弱化。受旧经验的影响,不少一线教师,仍然将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阅读或习作教学的“餐前甜点”。部分教师的教材解读与设计能力不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训练重点的口语交际,采用统一形式的教学,泛泛而教,草率执行。部分教师将口语表达等同于口语交际,仅进行单方面的“表达训练”。

教师克服口语交际教学的弱化、泛化和异化的方法

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其无可替代的教学价值,但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对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观察,主要是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的弱化。受旧经验的影响,不少一线教师,仍然将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阅读或习作教学的“餐前甜点”。在教学中,原本应确保一课时,如今仅用少量时间,组织个别学生尝试。之后,匆匆上“正课”,吃“大餐”。教学走过场,看起来有执教,实际上弱化了这一重要教学类型。如部分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下册的《长大以后做什么》时,仅让学生进行简单“问”与“答”,忽视了问答之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具体情况具体解决”的应对指导。

2.教学的泛化。部分教师的教材解读与设计能力不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训练重点的口语交际,采用统一形式的教学,泛泛而教,草率执行。课堂教学无逻辑、无侧重,使学生参与了口语交际之后,产生副作用,反倒认为这“不需教”的。其实,这样做真正浪费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时间,同时产生错误的认识。

3.教学的异化。部分教师将口语表达等同于口语交际,仅进行单方面的“表达训练”。个体的言语表达能力提升了,但忽视了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发展。一旦到了真需要交际时,依然出现“说不出,说不好,不敢说”的尴尬状态。何况“嘴皮子利索”,并非我们培养的目标,孔子就批评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交际能力是一种应对生活的综合能力,而非个体口语表达的单项能力。

面对上述的问题,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各位教师同仁参考。

1.创设更为仿真的交际语境。无语境不交际。据王德春、陈晨在《现代修辞学》中的定义,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可见,语境不是简单的环境,而是构成交际的综合因素。王建华教授提出了语境的五大性质:现实性、整体性、动态性、差异性和规律性。现实性是指用语不能脱离语境而存在,整体性是指语境的功能是整体性的,同时语境具有动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语境因素造成的言语效果具有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学者对“语境”的界定,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明方向。

口语交际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在人与人的交互行为中,借助简洁明确的口语表达,实现与人交往,达成交际目标的行为。然而,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教学,无法回归生活的真实,很容易出现语境丢失的问题,让交际成为“空中楼阁”,成为典型的闭门造车。因此,教学的前提是营造出适合本次交际目标的交际语境。具体做法有三样:

其一,语言描述。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用多大的声音》,教师可说:小朋友们,假如我们现在就在公交车上,你跟同座位的小朋友讲话,你该用多大声音呢?假如我们现在进入图书馆里,你还能跟旁边的小伙伴交谈吗?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带学生来到交际现场。

其二,活动开展。借助举办具体交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置身现场,具身介入。例如三年级下册《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教师就可以安排班委竞选的活动,让学生以参选者和评述者的真实身份,表述自己的观点。原任班委、竞选者、围观群众分别持有何种观点,各自在活动中表述,更有真切感受。

其三,信息辅助。借助图画、音频、视频、动漫等信息,制造多媒体共同烘托的话语情境,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在情境中进行交际。例如一年级下册的《打电话》,就可以现场连线,真实地通电;还可以借助智能音箱等科技产品,实现人机对话,让信息技术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交际在当下真实发生。

2.执行更为清晰的教学指导。口语交际教学忌讳的“三板斧”式的简单做派:出示任务,自由交际,简单评点。对学习的过程未曾指导,对交际中出现的学情未曾利用,自然也不可能实现让学生在原有交际水平上的提升。这样做,是不劳而获“吃老本”的惰教,当戒。

既然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板块,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课型,就必须对教学有清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教学有法,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超越。以一年级下册《听故事,讲故事》为例,我们提出具体的指导步骤:(www.xing528.com)

第一步:找准难点。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过程中,容易出现因为过于兴奋而听完就忘,真到要讲的时候,依然无法讲述的问题。遗忘,就是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难点。如何既保证故事讲述的趣味性,又在讲述过程中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述《老鼠嫁女》的故事后,可以自行讲述,这就是本案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难点。对于难点,教学设计要有所关注,教学过程要有所重视,教学执行要有所涉及,教要有助于学时的问题解决。

第二步:借助策略。基于对难点的认识,教师在讲述《老鼠嫁女》故事时,运用了两个策略。其一,结合教材,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老鼠嫁女》的连环图片,借助图画记忆;其二,指明逻辑,记忆不能太机械,应找到内部联系,找准逻辑。因此在讲述故事时,要让学生明白,整个故事以“怕”为线索展开:老鼠怕太阳,太阳怕乌云,乌云怕风,风怕墙,墙怕老鼠,老鼠怕猫。最后,老鼠把女儿嫁给了猫。只要记住“太阳”,就能记住一串。对故事逻辑线索的梳理,有助于记忆。

第三步:逐步落实。在解决难点后,按照教材的计划逐步落实:个别说故事——同桌互说故事——个别集体展示——回家后和父母说故事。特别是当堂练说时,要指导学生实现教材泡泡中提示做到的“大声讲故事”。对于“大声讲”,也予以逐步落实,如:开场,大声自我介绍;入题,大声报出故事题目;讲述,大声讲述,让集体听到;结束,大声致谢。对大声的指导也实行步骤化、具体化,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清晰明确的提升。

3.确保更为有效的当堂练习。技能技法的教学要实现有效,练习就必须得到保障,还要精心设计,严格落实。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练习,我们依据三个原则:

第一,情境先行原则。在口语交际中,先行创设适切的话语环境,前文已经表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高频练习原则。在口语交际的课堂练习中,练习的频率越高,效果越好。练习频率并不是简单叠加,加量不提质。我们主张练习的维度要广,方式要活。例如:个别试练、同桌互练、小组集体练、个性化表演练、具体问题解决讨论、课后延伸练等。多维组合,实现高频。在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中,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练习。交际一方扮演受困者,另一方扮演帮助者,双方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真实交际,围观者还可以提供各种方案,参与互动。学生在练习中发展的是真实生活中用得上的交际能力。

第三,及时反馈原则。学生的每次练习,都应及时予以反馈,反馈有针对性,及时进行,有助于能力发展。当学生结合具体话题交际后,随即进行重点指导和评价,全班分享评价信息,指导再投入下一环节练习,不断推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入最近发展区。例如《商量》一案中,当学生和好朋友商量获得成功时,教师进行评点,梳理出商量成功的秘诀。随即指导他(她)和“不好商量的人”进行商量,提升交际难度,体验在商量中的失败感受。当失败来临时,结合具体的问题再给予指导,面对“不好商量的人”如何自我调整,调整商量的内容,调整自己的态度,争取获得再一次的商量成功体验。每一次的反馈与之前的练习、之后的指导,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关联,让课堂形成有效的练习链,反馈成为链条中的焊点。

4.构建更为和谐人文氛围。真实的教学中,当学生忘我投入时,常出现因为交际不当而争吵的情况。面对此类不和谐的现象,老师要注重引导,不仅要不怕暴露问题,更要保证交际问题得到解决,因为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要注重合作与互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讨论、协商、合作、交往,这本身也是针对交际能力的有益练习。全过程,教师应始终注重提示健康欢乐的交际情态,营造美好的交际氛围。在过于投入,忘情争吵时,及时指导点拨,提示学生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方式,和谐解决问题。口语交际教学,也应让学生的身心在课堂上得到良性、正能量的建设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并非如部分教师认为的那样,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类型。相反,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此类课程建设必须得到认真的研发和执行,确保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课内得法,在课外用法,面向生活,服务生活。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本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出自此版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