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和教授认为:“教阅读就是教写作,教写作就是对阅读教学的检验与反馈。学生都完了,教学还没完,要会写,才是一个阶段教学应有的结果”。倘若我们教了整个单元,小孩依然不能够写出一篇童话,那么从客观角度看,直接证明这个单元的教学是失败的。统编教材编撰上也力求体现“读写互动,相融共通”的思路。在单元习作中设定的命题为《我来编童话》,就是对整个单元学习“想象”的结果检验。基于教材的安排,我们在教学上可以如下操作:
先观照教材提出的习作要求:第一,故事里有哪些角色?第二,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第三,他们在那里做什么?发生了什么故事?很显然,三个要求,和之前的教学一一对应,分别是:设定好角色,借助想象,模仿前文,参考教材插图,让角色的安排从脑海的想象落地了;安排好故事写作的要素,结合之前四篇课文的学习,每一篇故事都涵盖“时间”“地点”等要素,此时可以接力,做到提醒和重温;设想好故事的结构,通过想象写好一个故事,最大的障碍就是无序、无组织、无构思,脚踩西瓜皮。单元的第三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中,如果能将构思的意识强化,此时就可以享用之前教学的成效了。
想象,有了这三样保驾护航,就不是随意写,而是合理与大胆的完美结合。我们有理由期待,实施统整式教学,小孩经历整个单元学习后,能做到叶圣陶先生说的美好效果——“自能写作,不待老师讲。”(www.xing528.com)
结合第三单元的教材编撰特点,实施单元统整式教学,我们可以做一个总体的部署:单元首篇,教学力求带来极致的审美体验,多感受,多朗读,多体会;第二篇自读课文,多让小孩进行对比式阅读,继续强化感受,体验层次丰富的想象魅力;第三篇教学,重在从读向写的迁移,渗透写法指导;第四篇教学,关注想象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写作兴趣,再次为写作预热,做足准备;最后,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自由构思、自行选材,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单元统整式教学,教的前后有关联,学的结果能转化、教学中的信息能共享,教学相长,学得系统有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