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真的很难教。这是一线教师普遍的感觉。
为什么难?小孩看起来什么都会,实际上什么都不清楚,但什么又都要会。例如:会写作、会默读、会摘抄、会感受、会预测、会观察、会复述、会略读……我们所谓的“会”,都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以下简称《课标》)中找到出处,能在教材中找到切实文字描述。
还好,大家体谅三年级,都说是“全新的起点”,是“重要的转折”。因此,在“会”的程度要求上也知道不能着急,要慢慢来。我们相信:没有人希望一步到位。然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有多少源自教师自觉自愿,默默地拔高?着急地抵达?真的无法估量。
三年级,教得多,教得笼统,把所有的问题“教”出来之后,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就一年一年留下去,留给四年级、五年级,留到六年级还不能解决了,就彻底放手,交给中学。谁让《课标》管得宽,一管就是“九年”。在往后的几年中,因为问题没搞清,所以不断施予重复教学,无奈中,我们称之为“螺旋上升”。的确螺旋了,因为师生都感到眩晕。有没有上升?看看一些例子就知道。例如:三年级我们就让小孩掌握比喻、拟人、夸张,这三种是最典型的修辞手法,六年级呢,我们依然在颠来倒去地说“把……比作……”“用……比喻……”。最可怕的是,每逢比喻都这样讲,讲不厌,小孩也听不烦。
三年级,的确是小学六年语文教学的关键拐点,需要教师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学中,至少有四点需要厘清:
其一,知晓。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晓得“是什么”。既然《课标》在阶段目标表述中,对第二学段提出那样多的目标,而且都需要在两年内抵达,既然这个阶段号称是转折,是开始,那么,就在学习开始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吧。
其二,分解。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强调,任何连续的意思都不容易被理解。要想解读它,就要将其分开、解散,之后从局部入手,最后再回到整体。所谓“分解”,三年级教学特别注重教学依步骤,重视教学有层级,讲究教学按序列。每一步做什么,要清楚,不能含糊。要知道“怎么做”。
其三,操作。步骤不是停留在嘴上,文字里,而是切切实实可以操作,能实施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真正能做,做了能产生效果。这就是三年级教学关键的“做做看”,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是语文落地仰仗的具体实践。
其四,体验。不但要去实践,实践后还要累积体验,形成感受,储存经验。在“做”了之后,心里要清楚“做得怎么样”。也只有这样,今后要怎么做,才会更清晰、更明确。(www.xing528.com)
三年级教学的四个要义,归纳起来,就是形象的“手把手教”,教到“会”。看,又回到起初的“会”字上,回到最初我们对教学期待的那种美满状态了。
统编教材,在“手把手教到会”上,做了精心的安排。以三年级上册为例,配合着各个单元的教学要素,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不断强化“会”的教学要旨。8 个单元中,至少有3 个单元,清晰准确地“手把手”教小孩会一样本事。这3 处分别是第85 页的“会围绕一句话来写”;第99 页的“会摘抄”;第112 页的“会默读”。所谓的“手把手教会”,主要是针对教材的呈现形式而言。以“会默读”为例,教材用对话的形式,共出现一男两女三次对话。
男: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女1: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女2: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对话以“我”的视角将读者卷入,产生等同于“我”在做时的感受。之前的阅读体验再次被唤醒。对话中有方法,有操作步骤,有实践体验,让人感觉生活般自然。模仿同伴间交往时的闲谈,让知识的获取变得轻松。
其他五个单元的“交流平台”,也都涉及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表述上各有千秋,不如这三个那样明晰。有的则是为了和课文练习紧密配合,完成“手把手教到会”的目的。最为显著的就是第61 页的“会预测”,与之前的第13 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练习“教预测方法”和第12 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列表的“展示预测过程和结果”相呼应。这条我们另文表述。
这样优质的教材,教学时可不能“一读而过”。也要实施“手把手教到会”的过程性教学。以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会默读”为例,具体说,有四个教学要义可以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