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并不代表降低评估的专业化需求。“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既是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又是一个专业实践。”[20]作为专业实践的教育评估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只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胜任教育评估工作,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亦然。然而,在学校评估主体中的家长、学生必然没有经历过教育评估领域的专门训练;事实上,即使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学校领导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也有许多并未接受过教育评估的专门训练,可见学校评估主体的专业化问题非常严峻。如何促进评估主体的专业化?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去“政府主导”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起初主要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政府主导导致一些教育评估的专业人员无法参与进来,致使学校评估缺乏专业性。198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21]。其中,由地方负责主要是指由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在之后的教育政策文件中更加强化了政府在学校管理、评估中的主导作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22]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就是指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基础教育的评估考核工作。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评估中教育行政部门一直扮演着主导的重要角色,学校、教师、学生等人员只能处于被评估的从属地位。这一状况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了转机。2002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23]。这一文件表明我国开始探索包括政府、学生、家长、社区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估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了这样一个改革方向,即“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24]。在2015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在此文件中提出“管办评”“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和支持学校切实发挥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25]等内容,开始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估体系。
(二)提升专业人员评估素养(www.xing528.com)
当前许多学校评估领域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教育评估专业的学习背景,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为此,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加大教育评估专业学历教育。目前教育评估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融入教育学的学历教育之中。我国开始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鼓励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参与教育评估,势必出现对教育评估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当扩大教育评估专业的学历教育规模。其二,通过培训形式,提高在职人员教育评估素养。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等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评估应作为其专业素养的内容。为此,应该开展专业的教育评估培训,提升其评估理论水平、评估理念、评估技术。教育评估人才是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具体实施者,如果没有形成一个高素质的教育评估队伍,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鼓励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具有完善的第三方评估系统,其在教育评估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由于没有这个传统,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发展还很不完善。2013年开始推行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改革,鼓励社会评估机构参与教育评估,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开始出现。当前的评估实践经验也表明,要提高评估主体的专业性,需要大力发展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教育评估专业的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育评估专业人才,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讲,评估人才是教育评估生态系统中“输入”的部门,没有足够的人才“输入”,教育评估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二是政府将原有的学校评估业务“外包”,支持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尽管在政策上,我国已经放开学校评估,鼓励学校、学生、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估,但是长期形成的“传统评估局面”一时间难以改变,政府仍然在学校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应该主动放权,将部分原来的评估业务外包给可靠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鼓励其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