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述,我们对教育生态学进行分析时,可以从教育生态现象、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来进行,那么我们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下进行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分析时,也可以从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现象、生态系统(生态主体、结构和功能、生态环境和生态机制)等方面来进行。
认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现象。在很多情况下,教育评估活动是不可重复的、客观存在的,但是也总是与一定的评估思想、评估制度和评估环境相关联;和谐的教育评估活动总有类似的特征,比如有机整体性、动态关联性、多样复杂性、非平衡开放性等,我们把这些基础教育学校评估活动称为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现象。
认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系统。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系统就是在基础教育学校评估范围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评估因子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并朝着促进教育中的人和事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系统是由大大小小的不同的系统组成的,一份评估方案是一个系统,评估中的专家是一个系统,评估涉及的制度是一个系统,评估背后的文化也是一个系统……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也是一个小系统,所以说,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系统并不是一个固定大小范围的概念。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基础教育评估系统进行划分,比如按照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系统运动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动态评估系统和静态评估系统;按照系统的开放程度,可以分为开放评估系统和封闭评估系统;按照系统是否有生命因子组分,可以分为技术评估系统和主体评估系统,技术系统则是确保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实践本身科学性和专业性的方法和技术,而主体系统则是指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中的一些人的因子。
如果基于生态系统构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主体、结构和功能、生态环境和生态机制方面来认识。
第一,认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主体。我们的教育不是孤立的,始终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同样,作为教育重要实践活动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也始终处于一定的关系和联系中,我们看待基础教育评估也应该在一个整体性的视域下进行。尤其在“多元化”越来越成为社会诉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也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主体也不再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单一的教育行政作为评估主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的人员作为评估主体,而应是多元的主体,包括评估专家、教师和学生、家长、社区以及其他社会人员的参与,他们在评估实践中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主体。(www.xing528.com)
第二,认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内各种组成部分在时间、空间方面的配置方式以及联系方式。从层次上来说,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结构可以有宏观层面的,如对一个区域的基础教育的学校进行的评估;有中观层面的,如对一所学校进行评估;有微观层面的,如对一所学校的某一领域进行的评估等。我们也可以从空间要素的角度对基础教育学校的评估进行理解,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中的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工具、评估技术、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等在评估活动中根据评估活动需要按一定的组成方式呈现。我们还可以从时间和过程要素的角度来理解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结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各个要素既是独立性存在,又是整体性存在,各要素与其他要素既相离,又相关联。一个评估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评估的生态链,构成一个有序的链状结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通过评估来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发展,进而促进区域教育或社会教育的提升。
第三,认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环境。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环境是基础教育评估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为我们每个人依靠自然的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才得以生存并能参与各种活动和生活,落脚在多种相应的关系中,包括教育活动和教育的各种关系,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之一——教育评估实践活动中。在各种生态环境中,教育评估的生态因子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蕴含生命发展的教育评估的网络。
第四,认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机制。生态机制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生态机制是指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中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也就是能使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呈现出和谐并顺利实现评估目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影响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机制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动力因素、能力因素和保障因素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