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学习的多重目标融入问题的表述中
目标指向学习过程与结果。目标的表述可以以问题形式出现。问题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也是进行教学实施的基本载体。问题的表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能否听懂一个问题是首要条件。教师要尽量将学习的多重目标融入问题的表述中,并且能让学生听懂。隐蔽不是简单,是要追求简洁表面下的思维汹涌,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蕴藏丰富的数学知识。设计多重知识内涵的深度问题,不是指向某个零碎的知识点,而是指向一个知识包,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个体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加以关联,才能够予以解答。
案例一:“认识小数”
“认知小数”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认识“小数”的概念,教学由四个深度问题组构成,分别依次包含三个主体深度问题和一个挑战性问题。课始,教师提出:“你认识小数吗?”这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唤醒学生原有认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的目标指向是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课中,教师提出:“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这能引发学生再度思考,丰富学生现有认知。这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末,教师提出:“你对小数有何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小数的认知,促进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最后,教师抛出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数‘小’吗?”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分析:从问题组间的逻辑关系看,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是有经验的,所以教学的起点需要承认学生的已有认知,在此基础上迭代认识“小数”的概念,并最后回到对起点的反思。小数“小”吗?在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之后,教师提出一个开放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数”的“小”既有大小的内涵,又有反驳的空间——“小是相对的”,要看学生从哪个角度理解。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不断辨析,从而加深对小数意义本质的理解。另外,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递进关系,决定着课堂学习推进的程度;看似独立的问题,也应当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台阶;问题的空间也决定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设计这样多重知识内涵的深度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力。
(二)一问多答是提问的关键范式
正如事物都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一样,课堂追问既要在内容上逼近数学,触及数学的本质,也要在形式上加以思考。在课堂的关键环节多使用一问多答的方式,通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启发性的,且能够调动全班思考的深度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法,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这样的深度问题不能只用一个单一的知识点去解决,而要基于数学概念的综合应用与延伸拓展;但又需要足够简单,因为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能让所有学生听懂并带入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深度问题抛出后,学生可能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或许不同的学生有着类似的思考,但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达,这才是“一问多答”的课堂理想提问范式。
案例二:教学“三角形的分类”
让学生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教师针对只露出一个锐角的三角形,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深度思考。
师:为什么这个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呢?
生1:因为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我认为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生2:因为直角三角形中也有两个锐角,所以我觉得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生3:因为钝角三角形中也有锐角,所以我认为有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师追问1:如果露出部分是直角或钝角,你能做出怎样的判断?
师追问2:三角形露出的都是一个角,为什么有的你能直接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有的却又不能直接判断呢?
分析: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照某种标准学会给物体分类,这便是停留在认识层面上的教学;如果引导学生不断去反思何时需要分类、怎样确定分类的标准,同时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而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又是怎样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用了哪些基本思考方法和技巧,积累了哪些有益的成功经验,怎样去拓展和延伸,这便是上升为思想层面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以“回头看”,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梳理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而自觉地运用学到的基本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提高多次追问行为出现的频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回答“深层次”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教师追问的质量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显示出高度相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触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这与教师的追问密切相关。教师的追问大多数是单次追问行为,少有多次追问行为的出现,并且多次追问中大都是追问两次就结束的,最多的也就是追问三次,无追问超过四次的情况。
瑞格和布朗(2001)分析了在课堂中讨论的1000多个问题,他们发现:53%的问题是独立的,而47%的问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列问题组成的,而47%的问题中只有10%的问题是超过4个的系列问题。支离破碎的问题必然没有办法使得学生的思维系列化、结构化,而多次追问是系列问题的重要表现。多次追问是围绕一个问题反复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的思维系列化、结构化。
案例三:教学“因数与倍数”
师:请找出2的倍数。
生1:2、4、6、8。
师: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1:2的1倍是2,2的2倍是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
师追问1:谁能接着找下去?
生2:10、12、14、16、18。
生3:20、22、24、26、28。
师追问2:找得完吗?
生:找不完。
师追问3:能试着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
生1:无限多。
生2:无数个。
师追问4:2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倍数呢?
生1:2的最小倍数是2,是它本身;2没有最大的倍数,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分析:教师的追问,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与它们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中领悟、理解概念。如果教师让学生找出2的倍数,学生有规律地找了一些,如果这时教师不去追问,只是告诉学生:2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进行系列而逐渐深化的追问,提高多次追问行为出现的频率,让学生深入概念的内涵、明确概念的外延。
(四)追问对象少变换,锁定同一人
教师追问和首次提问有很大关系,是根据提问时学生的回答情况而进行的再次追问。因此,当教师针对一个人进行追问时,教师追问的问题往往是基于该学生的回答。这样追问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好地结合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战胜问题、增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因此,基于追问的特点,教师需要锁定追问对象,少变换对象,最好是针对同一个人进行追问。
案例四:计算35÷
在分数除法计算中,类似这种形式的混合运算,总有学生误以为可以运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多数学生的结果是,但有极少数学生的答案是”或“56”。有的同学也意识到自己的答案不对,却又不明白错在哪里。
师(指名其中一名做错的同学):这道算式怎样读?请你读一读这道算式。
生1:35除以5再加上。
师:他读得对吗?(同学们都直摇头)
生2:35除以5加的和。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2:因为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的和,再用5除以的和。(www.xing528.com)
教师请刚才做错的同学按正确的方法读三次,并再次指名生1。
师: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生1:我第一步先算35除以5是不对的,应先算括号里,再算。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教师应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因为出错的学生此时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教师如果严厉批评或呵斥学生,他们就会因为害怕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混乱,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此时,教师要拿出足够的耐心,追问对象尽量少变换,锁定同一人,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迷茫。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错因、弄清算理、改正错误,还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爱护,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把握追问时机实现数学深度学习
1.在思维的关键处追问,突破学习难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学生课堂参与的最高境界是思维的参与。教学中追问运用得当,常常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教师抓住思维的关键处循序渐进地进行追问,使学生学活知识、用活知识,有效地突破学习难点。
案例五:教学“圆的周长”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之间的倍数关系(见图3-4-1),比较正方形的周长与圆周长之间的关系(见图3-4-2)。通过问题与讨论,学生猜测、推理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师:把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要长一点,我觉得可能是一倍多一点。
师追问1: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超过2倍,但小于3倍;超过3倍,但小于4倍;也有可能正好是3倍。
生:我认为超过3倍,但小于4倍。
师追问2: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生:因为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正方形的周长又比圆的周长多一点,所以圆的周长与直径倍数应该小于4倍。
师追问3:怎么理解超过3倍呢?
生:如果把一个圆沿直径剪开,可以发现上部分圆的周长的一半可能是直径的1.5倍多,同样下半部分圆的周长的一半也是直径的1.5倍多,因此,周长与直径的倍数超过3倍。
此时,同学们自发地鼓掌。
师:想一想(见图3-4-3),一条圆弧大约是半径的几倍?
生:一条圆弧大约是半径的1.5倍。
师追问4:4条圆弧大约是半径的几倍?
生:大约是6倍。
师:换言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生:大约是3倍。
图3-4-1
图3-4-2
图3-4-3
分析:学习活动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它们是学生新知获得的“固着点”。课的问题引入是以学生已经学过和正方形有关知识为突破口,通过寻找“曲”与“直”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追问,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比较、实验、猜测、验证等探索性、发现性的思维活动,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在问题的矛盾处追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对探究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不能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解释、分析。学生思维困惑的地方,也是教学难点之处。
例如对“面积单位”的教学,在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后,可以这样做:
片段: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
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学生动手测量,有些学生测量一会儿后发现问题,若有所思)
生:我发现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大小太麻烦。
师追问:你是说1平方厘米比较小,量比较大的物体时应该使用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吗?
生:对(欣喜地点头)。如果有一个比1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那就更好了。
师:量一量:1平方分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像学习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那样,描述1平方分米并通过系列活动感知它的大小。
分析: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方法的积累、数学规律的总结,都需要学生能从数学对象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在问题的冲突处巧妙“追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不知不觉地解决思维困惑,凸显数学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要追求深度,那么教师首先要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理解,只有触及数学本质,才可能有出彩的设计。在教学中,当教师不断追问“为什么”时,就是迈向理解性数学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追问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能,是检验教学机智的最好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捕捉有效追问的最佳时机,选择适当的追问方式,让思维在“问题链”中“深入浅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