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提问的相关概述
(一)课堂提问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有效地预设问题并策略性地实施的一种教学行为。具体而言,是指进行提问设计时,能基于学生的旧有知识水平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设计目标明确,能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进而实现由旧知联系新知的系列问题。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重点是提高教师有效提问的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课堂提问的分类
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应具有明确的设计目的,即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明确问题所对应的学习目标。据此,可将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低级认知提问,一类是高级认知提问。这两类提问具体描述如下:
1.低级认知提问
(1)回忆提问
回忆提问是检测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答案是唯一的,用“是”与“不是”进行回答;二是对概念、定律的回忆提问。总之,回忆提问的内容及回答是比较单一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2)理解与运用提问
理解提问通常用以检测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程度,或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词句的含义。理解提问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一般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实、事件等;二是深层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物理现象;三是对比理解,深入比较、理解概念、规律等,找出它们的本质区别。
学生在解答理解提问的过程中,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回忆、解释、重组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及学到的知识、方法,因而理解提问属于较高级的提问。
(3)运用提问
运用提问就是教师提出应用性的问题,用以检测学生能否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2.高级认知提问
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综合分析解答问题所需的关联知识,这类提问就属于高级认知提问。高级认知提问的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思维是发散的,问题解答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学生需要连贯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知识,并就此进行综合分析。提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在发展求同、求异思维的过程中获得解答问题的根据和理由。
(三)课堂提问设计、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1.问题设计应突出重难点
教师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力求达成高效教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标要求,钻研教材内容,揣摩教材编者的思想和意图,弄清并理解教材的重难点、易错点以及易混点,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能催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好的问题应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呈现清晰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学习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
2.问题设计应关注学生差异
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总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兼顾学习基础不同的各个层面的学生,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充分了解学情,没能仔细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差异。为解决这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不同梯度的由易到难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类型和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从而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让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解答问题的过程取得进步,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3.提问要注重时机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想知道的时候才告诉他们,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兴趣。目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也逐步在教学中得到应用,这一模式契合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在恰当的时机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
4.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唯一,这是科学的实践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开放性的设问能带来多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开放性问题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多种解决方式为讨论重点,通过不同解决办法的对比来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四)课堂提问的策略
提问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要。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和谐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可以实现所需的教学反馈。教学过程中,巧妙有效的提问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学习效果显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理想的功效。那么教师应该在何处、何时设问?应该怎样提问?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质疑?
1.针对性策略
物理课堂提问应围绕学习目的、学习任务进行设计。问题涉及的内容要针对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是缺乏直观感受的。怎样能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让学生观察到这个现象?教师的提问设计就应该围绕这个目的进行。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吹起来的气球,提问学生:“如何利用这两个气球‘观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答:“让气球相互挤压。”教师继续提问:“气球相互挤压的部分出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挤压部分同时变。”教师再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学生答:“两个弹簧测力计水平对。”对应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的难点,考虑学情,精心设问,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会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最终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合理性策略
斯托利亚尔《教学教育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教育合理性”一词,意思是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的问题,就算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例如,课本中已经明确给出了相关定义,那么教师再提问学生其概念就不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因为学生能从课本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但是,如果教师提问这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学生不能在课本上寻求解答,此时就需要学生逐一分析这三个概念,回忆、重组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结论,这就是教育上合理的提问。
3.启发性策略(www.xing528.com)
提问要有趣味性,要能启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被完全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与别人探讨原因,最终学生对于知识和问题才会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好的提问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习者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学习、思考,切实而有效地夯实学习者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能力。
4.阶梯型策略
提问要有层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阶梯式”问题。通过提问,实现人人都思考,个个有答问的教学情境,由此带动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五)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主要包含问题的类型、措辞、目标、难度、内容、语气等方面。
1.多元的问题类型
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问题,选取适合课堂需求的提问类型,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新知。类型不同、达成目标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2.简洁的问题措辞
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清晰明确的教学语言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教师要通过清楚明了的提问措辞,使学生明确问题的内容、学习的知识以及解答的方式。
3.明确的问题目标
问题目标的标准从三个方面评判:一是问题有没有明确的目标;二是所确定的问题目标有没有价值;三是设计的问题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即该问题能否真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4.适宜的问题难度
教学过程中,应提出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难易适度的问题,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学到的知识来回答。设计的问题的难度远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则学生会因为太容易而丧失兴趣;远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难题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学习的信心。
5.合理的问题内容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清楚学生的学习基础;要钻研教材,明确教材中相关、相近知识点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以此为基础,才能设置和提出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
6.恰当的提问语气
教师在进行提问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物理课堂学习的影响,要让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感受轻松、自信、和谐的情感传递。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交流活动。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中应考虑采用何种语气进行提问。
二、高中物理课堂分层提问
(一)课堂分层提问的概念
分层提问可以作为有效提问的一种策略,也可以作为分层教学的一个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分层提问,它最终的归结点还是分层,如何去定义这个分层是研究的重点。分层教学主要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而众多学者提出的有效提问的策略,也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差异,分层提问的目的肯定还是实现有效教学,但是差异性的范围就不局限于学生的差异。鉴于此,笔者认为,分层提问的定义是,“是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本点,围绕提问环节、提问环境、提问内容等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最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高中物理课堂分层提问的具体策略
基于物理分层的课堂提问,教师应首先把握问题层次的设置,对于C层次学生,应优先回答直观性较强的基础问题。类似于物理学习中的基本概念和容易理解的规律、简单的例题的规范性解题操作,同时对稍具灵活性的问题应该鼓励此层次的学生大胆思考,尝试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对于B层次的学生,问题的设置难度中等,既不能一眼到底,又不能过于复杂。应该需要学生进一步地整合知识,认真思考后才能找到答案。例如,对较为抽象的规律总结,可以让此类学生大胆尝试,即便回答不能做到完整到位,但对于学生的物理思维和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同理,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经过课堂观察,也可以让有想法的学生尝试回答。
A层次学生本身基础扎实,思维缜密,考虑问题较为深刻,可以设置应用性强、综合性高的问题,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其对复杂、抽象的情景的理解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在课前准备过程中,针对提问部分,教师应该提前划分出问题的层次,规定好题目的数量,设计好提问的时间,确定好提问的层次对象,针对课堂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引导。只有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好正确的对象,提出正确的问题才能取得最好的提问效果。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层次的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灵活性。
有经验的教师在授课时都可以很自然地将所提的问题归类并有效指向某一层次的学生,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提问方法和标准。另外,在实施分层提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课堂问答不仅仅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注意问题的衔接,发掘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问题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要承担的只是引导、规范和课堂方向的整体把握。同时,一个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获得收获。例如,较高层次学生的回答,必然会对较低层次的学生产生启发;有时,较低层次学生的回答也能在解题规范性等方面使高层次的学生受到启发;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后面学生的补充,最终通过学生集体努力得到完整正确的答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有帮助的。对于以上情况,如果教师处理得当,恰当地穿针引线,会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是确保提问的环节完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问是教学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调控课堂的重要手段。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要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提出的问题都应指向明确,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重点要关注的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另外,提问应该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和问题的结论总结。如同议论文的三段式要求,每个环节都应该完整,既要重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参与和合作,也要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得出最终的结论,让学生可以明确知道问题的答案,哪怕是开放性的问题,最终也应该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方法。不能因为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的疑问,那就事倍功半了。教师应该悉心准备课堂的提问,对每个提问都有精心的安排、解决的思路和明确的结论。
三是对于课堂生成的充分准备和灵活应对。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的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疑惑与质疑,课堂生成的有效处理是教学过程中最体现教师水平的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地方。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对于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应该有所预判,从学生初学者的角度思考面对新知识可能出现的困惑,并悉心准备应对举措,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理解、掌握新知识。其次,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对于突发的不在准备范围内的问题,应该冷静、快速地分析学生提出问题的原因,思考如何依托学生,引导学生,并合理利用学生的层次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都能有收获。特别注意的是,课堂生成的问题由于其突然性、偶然性、紧迫性,很有可能会打乱教师对课堂空间和时间的把握,教师一定要沉着应对,冷静处理。
四是提问的针对性和互补性的有效渗透。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侧重点,目的明确,即需要通过提问来达到什么目的,对整个教学构架有什么帮助;对象明确,即问题难度的设定、层次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哪一类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问的难度、方式,甚至语言组织方式上都不尽相同,要求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同。提问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教师和某一部分学生的活动,提问应该是教师和不同层次学生一起参与的活动。因此,即便有的问题是针对某一类学生,其他层次的学生也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形成互补效应。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先由低层次学生思考、回答,再由高层次学生师范性回答。通过对比,即使高层次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让低层次学生对问题有更规范、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再提出一个模仿性提问,巩固低层次学生的认识。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激发大家的求知欲,使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各抒己见,各取所需,达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