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航站楼内的问题不是机场规划考虑的重点,但航站楼的模式和构型也是影响站坪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规划上它会影响站坪是否好用、陆侧交通运行能否顺畅。站坪运行顺畅有几个要素需要注意:一个是滑行线,就是站坪上飞机怎么滑行。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站坪有两条平滑(图1-17),图中绿色的就是站坪上的滑行道,有两条。飞机量大了以后,一条滑行道不够。根据经验,一条滑行道、一个出入口服务五架飞机就显得有点拥挤,服务七架肯定会拥挤。图1-16中左下角规划了两条平滑进到航站楼背后的港湾里,两条平滑没有一直延伸到底,港湾的底部只有一条滑行道。这样港湾底部只有一条平滑可用的就只有4架飞机了。
图1-16 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站坪滑行道规划
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站坪的平滑看起来有两条,有一条是正规的平滑道,还有一条实际上是画在站坪上的,在远机位站坪上。刚开始的时候,运行效率并不高,旅客量没那么大的时候不需要两条,两条平滑一直放到这里有些浪费。所以,刚开始就把它作为远机位或过夜机位来用。这是因为我们的基地航空公司喜欢把飞机放在大城市过夜,在枢纽机场过夜,浦东机场就需要有相当数量的过夜机坪。这些过夜机坪白天也可以作为远机位使用,等到机场进入运行高峰的繁忙时段后,再把这些远机位改做站坪滑行道。这样一来,这些站坪在白天的繁忙时段是站坪滑行道,航班少的时候是远机位,到了晚上8点以后就是过夜机坪了。因此我们就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经济效益也比较好。
我们为虹桥国际机场的站坪运行提供了两个方案(图1-17、图1-18)。第一种方案是三条滑行道都可以进出,每一条滑行道负责一个区域,中间的滑行道负责中间的区域,左右两边的滑行道管各自一边的机位。这种方式可以运行,各自负责区域的飞机并不多,但是这种方式有点混乱。在美国用这种方式比较多,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架飞机走的距离最近,不用绕。在美国指挥员是不指挥到停机位的,飞机从跑道平行滑行道出来就自己滑行了。另外一种方式是中间进去,两边出来。虹桥国际机场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综合运行时间、平均每架飞机进出的时间要大于第一种方式进出的时间,要长一点,但比较有序,安全系数比较高。如果以后我们管理水平提高了,飞行员操作水平提高了,那么第一种方式的效率会更高。(www.xing528.com)
图1-17 虹桥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站坪滑行路线方案
图1-18 虹桥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站坪滑行路线方案二
飞机在地面的运行比汽车要复杂得多,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从哪里进、从哪里出,哪条滑行道是D类的、哪一条是C类的,滑行道宽度是不一样的,一旦没有规划好,大飞机进到小的滑行道上就会发生碰撞现象,损失就大了。所以飞机起降前后怎么滑行全部都是要事先规划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