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谈了最基本的航站楼模式,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机场航站楼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些模式的组合,就是所谓组合模式。一个航站楼还有可能是上述三种模式之一,但对于一个机场来说一般都是它们的组合。
1)组合模式一:前置廊加卫星厅
这种模式最好的例子就是亚特兰大机场。亚特兰大机场的主楼并不大,有很多的卫星厅,每一个卫星厅就是一个航空公司。但达美航空占了其中几个卫星厅,它是基地公司,其他的航空公司给占一个卫星厅。其实原来要知道达美航空有这么大,可以把这两个卫星厅连接起来的,这样中转的旅客就在卫星厅里换,没必要在两个卫星厅之间换乘走那么远。在这种情况下用集中式就非常方便,集中到一定程度还装不下,就做成这种卫星厅式的集中,把它分开,就是一个卫星厅是一个公司。浦东国际机场最早是有两个卫星厅的,为什么要把规划的卫星厅连起来,就是考虑到以后如果是一家航空公司用,一个卫星厅不够可以延伸过来,其他公司都在一个卫星厅里相互换乘也很方便。当然这么做了以后,空侧运行就没有亚特兰大机场那样顺畅了。浦东机场这么做完以后,飞机滑行多了几个拐弯,飞行员是麻烦了一点,但是旅客换乘方便了,航空公司客服部门的运营方便了。在亚特兰大机场,空侧运行是非常方便的,这一点是世界第一(图1-8)。
集中的主楼加卫星厅的形式,是最适合做枢纽机场运行的。
图1-8 “前置廊加卫星厅”:亚特兰大机场航站楼区
2)组合模式二:单元式(小单元、大单元、单元组合)
几乎所有的大型机场都是单元式的,因为大型机场都是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来逐步扩建而成的,而单元式最容易规划,最适合逐步发展。集中式的航站楼一般都是在短时期内高速发展而成的机场。多数大型机场花几十年来发展是很正常的,甚至花50年、100年建设。要规划一个航站楼能指导100年的扩建是很困难的,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未来100年的发展变化,即使是20年以后发展成什么样也很难说清楚。所以分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发展,把未来的事情留给后人去做,也许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为后人留下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才是我们规划的水平所在。
这种模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达拉斯机场,达拉斯机场最早的规划分为6个单元,实际上发展到现在除了6个单元外,边上又在扩建了。达拉斯机场现在很大,世界上运行5条跑道的机场,就是丹佛机场、亚特兰大机场和达拉斯机场。我们的浦东机场也规划了第五跑道。当然,现在国内有很多机场都规划了5条跑道,但真正有5条跑道需求的不多。达拉斯机场有三组独立进近的跑道和两条侧风跑道,因为那里侧风比较大,而且小飞机比较多。一般而言,大型机场飞机偏大,侧风跑道的需求就小了。浦东国际机场本身侧风就少,飞机又大,不需要这种侧风跑道。侧风跑道本身增加不了多少容量,但是它适合特殊的风向和特殊的机型。达拉斯机场做得很好,每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按规划发展,这么多年建设下来一直未变。我们就不一样了,每次扩建都要把前面的规划推翻掉。现在,达拉斯机场的6个单元式航站楼都建成了,他们就做了一个捷运系统把这些楼全部串起来。达拉斯的捷运系统做得也很好,空陆侧都有,这样一来就把原来单元式之间联系不方便的缺点解决了。达拉斯机场(图1-9)的单元式是中型单元,不大不小,浦东机场的单元是比较大的。单元的大小要看航空公司在该机场的运行规模,当然跟机场的规模也有关系。纽瓦克的单元规模比较小是因为它在纽约,纽约是用三个机场来承担1亿多人次的旅客运量。达拉斯这里是一个机场承担两个城市的量,机场位于两个城市中间,所以相对比较大。
浦东国际机场1996版(图1-10)的总体规划是四个较大的单元式航站楼,规划每个单元承担2000万人次/年的旅客量。
洛杉矶机场(图1-11)也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建设,最后还连在一起的案例。当然,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航站楼,因为它从1号航站楼到7号航站楼是连为一体的。
3)组合模式三:指廊加卫星厅
我国香港机场(图1-12)是一个主楼伸出指廊,做了很多的机位,以后再扩建一个卫星厅,卫星厅怎么建设一直在研究。
图1-9 “中单元组合”:达拉斯沃斯堡机场航站区
图1-10 “大单元组合”:浦东机场航站区规划(1996版)
(www.xing528.com)
图1-11 “小单元组合”:洛杉矶机场航站楼
图1-12 “指廊加卫星厅”:香港机场航站区规划
4)组合模式四:前置廊加指廊
孟菲斯机场(图1-13)实际上是一个楼,伸了很多指廊,它是一个主楼。办票是岛式的,集中在一个地方,旅客走出去,相对比较远。所以当时洛杉矶机场非常拥挤,但大家都说它好,就是因为旅客使用它非常方便,车送到候机楼门口,进去就可以办票,办完票就去坐飞机,出来也是这样。如果是在孟菲斯机场,在离主楼最远的地方下飞机,再走到主楼就非常远,而且所有的交通都集中在一个主楼的门口。
图1-13 “前置廊加指廊”:孟菲斯机场航站楼
集中式的航站楼比较适合于枢纽运作,例如亚特兰大机场、孟菲斯机场,他们都是枢纽机场。枢纽机场的特点就是转机旅客在指廊、卫星厅就完成了转机,不用到主楼来。主楼的压力不大了,集中在一起就有可能了。
5)组合模式五:其他组合模式
旧金山机场(图1-14)既是集中式的,又是单元式的,把楼都集中在了一起,但实际上是分期一块、一块建设起来的。本来是单元式分期建设的,现在又把它整合在一起,包括一些交通设施都整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复合体,也可以认为是集中式的。
图1-14 旧金山机场航站楼
浦东国际机场(图1-15)借鉴了其他机场航站楼规划的经验教训,结合了前置廊的模式、单元式的模式组合,又通过一体化交通中心将两个航站主楼组合在一个屋檐下,其后又建设了一个较大的卫星厅。亦即浦东机场最早是单元式的前置廊,后来是两个单元式的,最终将是一个集中式主楼加卫星厅的模式。虽然我们规划了3号航站楼,但是现在交通中心的功能和主楼的功能已经结合在一起了。集中在一起就变成一个集中的航站主楼综合体,随着电子值机的发展,主楼的规模需求已经大大缩小,现在看来只需要扩建卫星厅就能满足需求了。
小机场、大中型机场刚开始的时候规模还小,一般会采用比较经济适用的前置廊或指廊式的航站楼;然后发展大了之后就要建第二个航站楼,于是根据扩建规模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组合模式;等到旅客量再大了以后,就要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把它集中在一起,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方便中转,这就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整合主楼、整合卫星厅。这就是航站楼规划为什么总是处于变化中的原因。
通常,航站楼设施整合的核心目的是有利于旅客中转,因此中转量是决定航站楼集中度的最主要指标。如果中转量不上去,就不一定整合了。而中转量最终取决于航空公司的运营策略,特别是基地航空公司在该机场的运营策略。例如亚特兰大机场,AA在那里的中枢运作时,旅客中转率高的时候占70%,一般时候占到60%,最少的时候也占到50%以上。
图1-15 浦东机场“集中式主楼(两个前置廊)+卫星厅”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