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麻烦者说:“事事都要精益求精,那得多麻烦,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这样会省去很多麻烦,结果也不一定不好。”
不怕麻烦者说:“重要的事就得精益求精,差不多只会让事情变糟,当时可能是省去了一些麻烦,但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很多人做事总是敷衍塞责,不认真对待,认为凡事差不多就行,不必一定要较真,一定要出类拔萃。他们常常会说:“成功是少数人的事,我早就说过成功与我无关。”
确实,生活中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不必太过于计较,对错没有绝对的界限,太认真反而会坏了事情的本味。但是如果事关重大,涉及为人处事的原则,就不宜凡事“差不多”,而一定要认真细致,讲究原则。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功者,身上都有着认真负责的品质,“差不多”的现象几乎从未在他们身上出现过,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把事情做好。相反,那些“差不多”先生中事业成功者甚少,只因为他们那无原则的“差不多”。
一次,有一位工程师被派往一家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考察一个项目。为了将项目的全景拍摄下来,这位工程师徒步两公里山路,爬到一座山的山顶进行拍摄。最后,不但将项目全景拍摄了下来,而且还将其周围的风景也拍得很清楚。
实际上,站在合作单位的楼顶上就可以拍到项目的情况。这家合作单位的领导就惊讶地问他为什么非要到山顶去拍。这位工程师说:“是这样,我回去要向公司董事会汇报整个项目的详细情况,项目周围的风景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我必须要把它也拍摄进镜头。只有把整个项目的情况毫无遗漏地反映出来,才算完成任务,不然就是工作没到位。”
在这位尽职尽责的工程师心中,只有做到满分才是合格,更别说是七八十分了,那只能算是次品、半成品。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差一点成功就是还没成功。水温升到99摄氏度,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很大的差别。高考差一分,院校就不会录取,能说差一分就合格吗?所以不要将“差不多”等同于合格。
“差不多”的背后潜藏着惧怕麻烦的心理。在工作中,当即将遇到麻烦或者已经遭遇麻烦时,知难而退,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重就轻,凡事差不多就行,千方百计规避遭遇到的麻烦。结果呢?通常不但没有避开麻烦,反而引来更大的麻烦,或者直接招致事情落败。
赵谦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走出大学校门之后,他进入西安一家科技公司担任设计师一职。经过一年时间的磨合,赵谦获得了一些实战经验。一次,公司把一项研发电子词典的任务交给赵谦来负责。
赵谦很兴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带头研发一项大项目,他下定决心要搞出一款多功能、新颖独特的电子词典。
按照设计思想,是要给市面上已经存在的电子词典填补一些新功能,比如自动更新数据库、自动翻译、可观看视频等。(www.xing528.com)
赵谦在研究开发自动更新数据库功能时,发现自动更新需要连接互联网,其中涉及很多手续,而且还要为此付联网费用,他认为很麻烦,不如把自动更新换成数据线更新,功能差不多,于是他就朝着这个方向研发。
在研发可观视频时,赵谦认为电子词典上用来学习的,侧重于听,能不能看视频是无所谓的事,对电子词典的影响不大,所以这项功能就免了。
就这样,赵谦按照“差不多”的设计思想研发这款新电子词典。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赵谦交上了自己的研发成果。公司领导看到的只是改变了外形,其他与市面上流行已久的电子词典差别不大的电子词典。
赵谦就是犯了“差不多”的毛病,设计这个嫌麻烦,设计那个嫌麻烦,以旧代新,差不多就行,逐渐脱离了研发设计的本质,其结果自然也就与原来的“差不多”,毫无创新可言。
凡事追求“差不多”是嫌麻烦、偷懒的表现。工作中,麻烦将至时,通常也是让事情变得更好的大好良机,这时如果惧怕麻烦,想着“那样做虽然更完美,但是很麻烦,还不如这样做,虽然有缺陷,但是很省事!差不多就行!”前进之路可能就此戛然而止。
正确的做法就是询问自己“我不再继续下去,是因为这件事已经完美了吗?”或者“我不能做得更好了吗?”之类的话,逼迫自己继续向深层次走,努力将“差不多”变成更完美。
显然在真正的角逐中,“差不多”是站不稳脚跟的。现代人都已经习惯于货比三家,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独特之处,与其他产品“差不多”,那么又何以有强大的竞争力,让顾客青睐你的产品?“差不多”会将你和你的产品湮没在浩如烟海的同类中不见天日。
总之,在工作中,不要因为嫌麻烦而放弃成就更好自己的机会,而要紧盯更高目标,一心想着如何更好地达成目标,继而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努力在解决麻烦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测题
1认真考虑一下,你是否习惯说“差不多”?
2做一件较为复杂的工作,你是否有耐心把工作好好完成而从不焦躁?
3仔细想想平时的行为,看看自己是不是个“差不多”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