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会,尤其是工作以后,记笔记将成为一项基本技能。这项技能,公司是不会教的,只能依靠自己去学习,而且还要花大力气学习。记笔记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要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要知道记笔记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威廉·贝弗里奇曾经说过:“新想法转瞬即逝,必须努力集中注意,牢记在心,方能捕获。一个普遍使用的好方法是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随时记下闪过脑际的有独到见解的念头。”比如你在开会时,灵感突然被触发,如果不马上记下来,也许很快就会忘掉,如果进一步思考,就会影响你听取会议内容。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立即将灵感记到笔记本上。
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李轩和晓峰都有记笔记的习惯,两个人进入这家公司的时间都不到一个月,因为两个人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所以很快成了朋友。李轩字迹飘逸脱俗,经常嘲笑晓峰的字迹潦草,让晓峰工作之余多练练字。
每次公司开会,李轩都记得一手漂亮的会议笔记,反观晓峰的会议笔记,字迹潦草不说,还有许多怪异的符号。很快,两个人的笔记就成了公司的“亮点”。李轩的笔记成为公司会议笔记的标杆,而晓峰的笔记则成为反面典型,被公司同事笑称为“鬼画符”。
两个人工作一年后,所在部门经理升职,职位也就空了出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轩和晓峰成为部门经理的候选人。对于部门经理这个位置,李轩有着相当的自信,他认为与晓峰比,自己有很大的优势。
很快,任命通知书就下来了,部门经理人选是晓峰。看到这个结果后,李轩十分震惊,怎么也想不通,于是气呼呼地跑到已经升任公司副总的前部门经理面前讨说法。李轩说:“论工作能力,我不比晓峰差,而且每次公司会议笔记,他都记成了‘鬼画符’,凭什么他就成了部门经理?”
前部门经理笑着说:“问题就出在笔记上面!”
听前部门经理说完原因,李轩才恍然大悟。原来,每次公司会议后,晓峰都会将会议记录重新整理,汲取经验并发现和解决问题。但李轩则是事无巨细地记了下来,这就导致他无法把会议内容听完整,而且开完会后,李轩也从来不翻看笔记。(www.xing528.com)
晓峰与李轩的能力看似不相上下,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情,实际上,晓峰已经及时地发现了公司出现的许多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写入了笔记中。这还是前部门经理偶然间才发现的,原来晓峰已经悄然为公司填补了许多漏洞。
上述案例反映了许多人在记笔记时常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如果只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那么笔记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反而会造成舍本逐末的结果,适得其反。
因此,要想学会记笔记就要真正下功夫研究,不断磨炼和提高自己记笔记的技巧。事实上,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方法,就隐藏在你记笔记的过程之中。当然,记笔记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找到能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达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而记好笔记则是将这些纷杂的事情处理得更加出色的好办法。首先,我们将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记录下来,然后集中精力处理眼前的事情或重要的事情,将其他事情暂时从大脑中驱赶出去,这样就能让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处理一件事情上。等这件事情处理完,再翻开笔记本,按照次序处理下一件事情,这样就可以减轻大脑负担,将事情处理得更加轻松、高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际上,记笔记的过程不仅是“学而思”的过程,还是“解惑”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整理、提炼、思考、加工、创造的过程。如今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更加应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它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让记笔记也流行起来。
奇特的习惯
19世纪英国著名作查尔斯·狄更斯记笔记的方式十分奇特。他喜欢像侦探一样,出现在夜晚的伦敦街头,通过自己的观察、聆听,将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狄更斯这种记笔记的习惯,让他始终与英国当时的现实社会保持着紧密联系,使他创作出了《雾都孤儿》《双城记》等许多深刻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社会现实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