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笔记的目的不是抄书,也不是一字不落地记录某项内容,而是为了积累知识,进而达到优化大脑记忆的效果。记忆力强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出成绩,但是,大脑还有一个弊端——遗忘。为了战胜“遗忘”这个记忆力的天敌,记笔记是十分必要的。
《弟子规》中记载道:“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也就是说,当心中有疑问时,要立即记下来,有机会就要找人请教,然后理解清楚。同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遇到不懂或者难懂的知识点时,如果不记录下来,也不及时向他人请教,久而久之,记忆便得不到优化,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也就变得经不起推敲。
东汉时期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做些活计来维持一家的生活,根本没时间照料他。照料贾逵的任务,就落在姐姐的身上。那时,四岁的贾逵总是津津有味地听姐姐给他讲一个又一个故事。
有一天,姐姐带着贾逵玩耍时,听到对面学堂里的老先生正在讲课,讲的正是上次她没有给弟弟讲完的故事,于是姐姐就悄悄带着贾逵到学堂外听老先生讲故事。以后,每到老先生上课时,姐姐就抱着贾逵站在学堂的篱笆墙外听。
渐渐地,贾逵长大了,姐姐抱不动了,贾逵就自己搬张板凳,站在上面听,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姐姐心疼他,几次要拉他回家,他却说什么也不肯,每次都坚持把课听完。就这样,贾逵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加上平时刻苦阅读,看了许多名篇、名著。
贾逵知道自己并不比别的孩子聪明,脑袋里记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比别人多。因此,除了勤奋外,他还注重记笔记。但由于家里太穷,买不起纸和笔,所以每当遇到好文章或自己不懂的文句时,他就借来笔墨,将这些内容记在门扇、屏风上,他还自己制作了竹简、木片,将笔记记在上面,找机会向他人请教。
贾逵一边读一边记,他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优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笔记记得越来越多,他的学识也变得越来越渊博。许多人赞叹他是当世奇才,却忽略了坚持记笔记在他所取得的成就背后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纸质笔记,还是数字笔记,笔记都不只是记忆的转录。记笔记时,应该思考创新记忆,只有具有创造力的记笔记方式,才能有效地优化你的记忆,帮助你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将笔记记成日记,更不能舍本逐末。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一书中,阐述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说,人们学习到的新知识,开始时遗忘速度会很快,然后会缓慢下来,经过长时间记住的东西,则很难被遗忘。也就是说,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www.xing528.com)
因此,学习后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工作或学习中,将重点记录下来,然后进行笔记整理,这个过程等于重复记忆一次。在整理笔记时,还会自主思考,从而刺激大脑皮层兴奋,起到优化记忆的作用。另外,整理笔记比枯燥地背书更容易加深记忆,一味死记硬背,反而会令人产生乏味感,降低大脑的记忆效率,容易疲劳。
人的大脑每天都在不断地摄取新的记忆,同时也在不断地忘记一些东西。一些有特殊意义的事情,总是会被牢牢记住,那些不那么特殊的事情,也会很快被忘记。人脑不是电脑,不能像电脑那样,将有用的信息分类储存起来,也不能将没用的信息随意删除。
从外界获取新信息时,脑细胞会随之活跃,我们可以将我们需要记住的东西记在笔记本上,又或者输入到电脑中,给混乱的记忆腾出空间,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同时,尽快将有用的信息整理出来,然后挑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图形记忆、口诀记忆、理解记忆等方式,加深这些信息在我们大脑中的记忆,完成记忆的优化,使之成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任末读书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用记笔记来优化记忆,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学者习惯的做法。《拾遗记》中就记载了东汉教育家任末的故事: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任末年幼家穷,他就用削好的荆条为笔,用树汁为墨,每次读书之时,都将精彩的文字记到衣服上。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的住处被人们称为“任氏经苑”。他最终也成为一代博学的教育家、经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