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立法缺失的成因分析

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立法缺失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历史文化传统对个体价值的漠视我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集体价值,而忽视个体价值,这样的价值取向使得隐私作为公民的法律权利在中国始终缺位。“尽管中国文化有许多积极遗产,但是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则是一个薄弱方面,甚至存在反隐私的倾向。这样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普通公民和公共机构的日常行为。”

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立法缺失的成因分析

考察我国现行立法,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的数量非常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这显然不利于对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历史文化传统对个体价值的漠视

我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集体价值,而忽视个体价值,这样的价值取向使得隐私作为公民的法律权利在中国始终缺位。在中国一谈到隐私,人们就会联想到男女关系之隐私,许多人对隐私的理解也仅仅局限在伦理道德层面。“尽管中国文化有许多积极遗产,但是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则是一个薄弱方面,甚至存在反隐私的倾向。这样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普通公民和公共机构的日常行为。”中国传统一直没有个体之观念,只存在集体成员的取向,到如今这种影响依然挥之不去。这是因为历史上我们一向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忽视,传统道德观念中也有反对隐私权保护的倾向,因而尚未在立法中加以体现。

2.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www.xing528.com)

我国的隐私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问题尚待解决,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体系。相比于美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对个人信息的研究仅限于从民法角度之隐私权视角,而缺乏对个人信息对抗国家公权力宪法行政法视角的研究。

3.政府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缺失

在行政实践中,行政机关漠视公民个人信息权,往往基于国家行政任务完成的目的或其他需要而收集或使用或传输个人信息。政府各部门通常在没有法律依据或仅仅根据内部的行政规定下向公民收集个人信息;有的行政机关超出法定依据或法定目的收集个人信息;有的行政机关随意将个人信息传输给其他行政机关使用等情形。2009年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法治蓝皮书》指出,在中国,因能够采集到公民身份证信息的机构疏于管理致使客户身份证信息泄露的情况非常严重。以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为例,因缺乏个人信息的保护理念,居民身份证号码重号现象严重。据资料报道,西安市近13万人身份证号码重复,四川省南充市仅顺庆区就有7千多人身份证号码重复。对此,政府应当履行什么义务、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政府缺乏对此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公民对个人信息对受到行政权力的侵犯如何寻求救济也无从知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