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活动空间。通常,幼儿的一日活动地点无外乎家——园——家,在这个活动链中令幼儿最熟悉、最亲切的就是家庭。有的教师往往认为,只有家里才是幼儿最安全的地方。其实则不然,对于不同的家庭来说,因家里物件的摆设,装饰特点的不同;因各个家长工作时间安排的不同;因家长照看幼儿能力的不同;因家长家务性质的不同等情况,对于不知什么是危险的幼儿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多告诫幼儿什么是危险,后果如何,使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概率。
(一)电源插座不能玩
在家庭中,电源插座是最危险的物件,也是家长最易于忽视的一个方面。幼儿对一切都感到好奇,什么东西都想摆弄一番。一个3 岁的幼儿,每天看见爸爸妈妈用钥匙开门、锁门很感兴趣。有一天,他找来一根金属丝也学爸爸妈妈开锁的方法将金属丝插入插座内,强大的电流将孩子击倒在地。后经医生检查,孩子的双臂已经残废。
另一个4 岁的幼儿看见电风扇插上电源会转动,好奇心使他将自己的小手指伸向电源的插孔,幸好妈妈及时赶来阻止,他才免于触电。
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造成幼儿触电的主要责任在于家长的麻痹大意,而教师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也未曾提到玩电源插座的危险性。因此,教师应告诉幼儿电源插座是不能玩的,要远离它们。同时,家长也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将家中的插座换成安全插座,或者将插座用绝缘胶带暂时封住。裸露在外面的插座应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日常生活中除了幼儿好奇玩电源插座引发触电事故之外,另一种恐怕就数正常工作的家用电器了。幼儿天真无邪的性格,使得他们见到什么物件都想去摸一摸。家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电器外围会有一个静电区。当幼儿靠近手摸时,同样会造成触电。教师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不随便触摸电器的好习惯,否则就会造成生命危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个专门的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自己安全的空间活动。没有条件的家庭应在插座安全的前提下,在家长有时间照看孩子时再打开必需的电器。
(三)不到厨房去玩耍
对于幼儿来说,厨房中许多设备都存在安全隐患。菜刀、锅碗、水池、平滑的地面、煤气、烧煮中或烧好的饭菜、粥以及热汤等,如果使用不当或者幼儿无意间随手乱动,都会造成锐器刺伤、烧烫伤、跌伤和煤气中毒等。日常生活离不开做饭烧菜,所以厨房中的危险绝不能掉以轻心。教师除告诉幼儿到厨房玩耍是一种危险外,在幼儿园要严格看护幼儿进厨房,以防危险发生。家长在教育的同时,也可将厨房的门锁上,防止幼儿随意进入。(www.xing528.com)
(四)不趴窗口往下看
很多家庭的床多是摆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家长喜欢和孩子在床上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每当天气暖和的时候,室内都会开窗通风。一般,幼儿站在床上刚好可以爬到窗台上。因此,这也是幼儿安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4 岁的楠楠正和妈妈在床上玩耍,忽然有人敲门。妈妈急忙去开门,原来是朋友来拜访。妈妈给朋友换拖鞋倒水时,楠楠已经爬上了窗台。妈妈在转身时发现楠楠的小脑袋已经伸出了窗外,急忙将她抱了下来,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相反,2004 年北京的一位小朋友却没有楠楠那样幸运。妈妈在3 岁的女儿睡着之后,下楼去买早点。等回来时,发现自家单元楼下围了好多人,走近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女儿从楼上摔下来,已经死亡了。孩子的妈妈禁不住打击,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这虽然是生活中的一个特例,但也是个细节问题。幼儿园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件。教师应告诉幼儿,爬上窗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也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利用道具的演示来告诫孩子们如果爬上窗台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家长更不能对此类情况麻痹大意。可以在窗户上安装一层防护网,就可以有效防止相关事件的发生。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有专人看护。
(五)不撕咬玩具
幼儿由于处于长牙时期,牙根比较痒,通常爱咬玩具。绒毛玩具很容易脱毛,幼儿撕咬后,很容易堵塞幼儿的喉咙,或者吸入鼻孔内,造成幼儿呼吸困难,形成窒息。另外,目前市场上一些非正规企业制造的玩具所用原材料很多是有毒的,幼儿在撕咬后易造成中毒。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要着重告诫幼儿不要撕咬玩具。告诉他们,玩具也是有生命的,撕咬后玩具就会死掉,玩具再也不会和你玩了等等。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他们照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宝宝”。家长也应从玩具的选购上加以注意,针对哪些是适合幼儿玩耍的玩具,可以请教有关健康专家或幼儿园老师,切勿迎合孩子和自己的心理随意购买玩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