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政策目标改为: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及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改为: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及物价稳定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及物价稳定是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从此,充分就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也相应地发展为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所以货币政策目标不是简单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是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因此,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本国对外经济往来中

货币政策目标改为: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及物价稳定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信奉“自由放任”原则,凭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节,能够自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维持金本位制,被认为是稳定货币的基础。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及物价稳定是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了2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31%,失业率高达22%。各国开始纷纷抛弃金本位制。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系统提出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以解决失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就业法案,具体地将充分就业列入经济政策的目标。从此,充分就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美国经济增长率一度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美国着重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当时的主要目标。所以,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发展为稳定物价、实现充分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三大目标。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国际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在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后,各国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也日益恶化,特别是美国经济实力削弱,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受到严重威胁。其间,美元出现了两次大危机。许多国家密切注意这种态势的发展,相应提出了平衡国际收支的经济目标。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也相应地发展为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二)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Ultimate Objective)是指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它相对固定,基本上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

概括地讲,各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

(1)物价稳定。所谓物价稳定(Price Stability),就是指在某一时期,采取政策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即在某一时期,各种商品平均的价格水平是相对不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个别商品的价格是绝对稳定的。在动态经济中,整个价格的稳定与个别市场的价格变动并不矛盾。在实际生活中,整个社会物价稳定的同时,会出现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情形。这是因为当社会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该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促使这种商品的产量增加,以满足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机制自动发挥作用。这种价格变动,往往会促使全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所以货币政策目标不是简单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是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并不是同义词,但稳定物价的实质是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大幅度地上涨。物价稳定应到什么程度呢?具体指标视各国不同情况而异。但是,任何国家都想把物价上涨控制在最小的幅度内。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各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成为经济上的普遍问题,因而各国都把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当作主要目标。

(2)就业充分。就业充分(Full Employment)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工作,或者每个劳动力在现行工资率下都能拥有工作。我们必须认识到,就业充分是同某种数量的失业同时存在的。失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即由于经济制度的动态结构调整、技术、季节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而形成的失业;一种是自愿性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即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或嫌工作条件不好而造成的失业。这两种失业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都是难以避免的。

除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之外,在动态经济中,任何社会都还存在一个可承受的非自愿失业幅度,即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资条件,但是仍然找不到工作,也就是对劳动力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所以,就业充分并不意味着失业率等于零。

目前各国通常以失业率(即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来表示就业状况。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维持3%的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长期维持在4%~5%就算充分就业;在美国,大多数经济学家则认为,失业率在5%左右就是充分就业。因此,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要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判断。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源的增长。一方面,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最常用的指标是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包含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目的是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前一种观点相比,后一种观点更强调增长的动态效率。世界各国由于发展阶段及发展条件不同,在增长率的选择上往往存在差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更偏好于高的增长率,对本国的货币政策也会有相应的要求。单纯追求高的经济增长率常常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靠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带来的经济增长,不能算是真正的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常常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也不代表实现了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是一个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对外经济往来的综合情况。一国国际收支会出现三种情况: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顺差或国际收支平衡(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一般情况下,很难实现绝对的国际收支均衡,短期的逆差或顺差很常见。在一定条件下,逆差不一定是坏事,它意味着得到了所需要的外国商品、服务或必要的援助,有利于吸收国内市场偏多的货币,增加商品供应。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想所有国家的国际收支都保持顺差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经济关系无法维持下去。因此,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本国对外经济往来中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大体平衡或略有顺差、略有逆差,避免长期出现大量的顺差或逆差。因此,各国在决定货币政策时,不能单纯考虑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等国内经济目标,国际收支平衡也必须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5)最终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物价稳定与就业充分。菲利浦斯曲线(Phillips Curve)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呈负相关。低失业率意味着高就业,货币供给量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推动物价上涨。相反,高失业率意味着居民收入和家庭财富的缺乏,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

②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适度的物价上涨刺激投资和产出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会促使物价下降。

③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国内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国民收入,对进口商品需求增加,如果出口少于进口,就会形成贸易逆差;经济增长也增加了对资本的需求,外资流入,会导致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贸易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④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中央银行稳定国内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影响到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当局为了平抑通货膨胀,可能采取措施提高利率或降低货币供应量,这意味着更高的资本回报,吸引资本流入,资本项目下将会出现顺差。同时,由于国内物价上升势头的减缓和总需求的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常项目下也可能会出现顺差。这样就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但值得注意的是,恶性通货膨胀将会导致资本外逃。(www.xing528.com)

综上分析,最终目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货币政策在进行目标选择时不得不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比较难以统筹兼顾。在具体的目标选择上,不但有赖于各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也反映出人们对货币经济和货币政策认识的深化程度。目前国际上经常采用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侧重于统筹兼顾,力求取得各目标间的协调一致。二是相机抉择,突出重点,根据宏观经济的具体运行状况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决定和选择相应的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Intermediate Target)又称远期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可以直接调控并在短期内可以度量的金融指标。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判断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指示变量;中介目标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以及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控制变量。中介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三个标准。在西方货币政策的理论中,凯恩斯学派主张以利率指标为中介目标,货币学派则主张将数量指标(即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即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当期的社会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

M0、M1、M2、M3等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反映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内,每一层次都有明确的内涵和范围界限,可及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其增减变动能够为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控制;直接反映货币政策导向;作为内生变量,其变动与经济活动顺循环,政策效果明确。缺陷是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货币供应量,无法直接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活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2)利率指标。中长期利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很强的相关性。中长期利率对投资有显著的影响,关系社会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指标易于获得并能够经常汇集,具有可测性,便于中央银行调控。利率水平也反映了货币信用状况及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

但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只是名义利率,会与人们预期的实际利率存在差别。由于存在这样的差异,再加上中央银行更多的是对短期利率进行调整,短期利率向长期利率的传递存在时滞,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数量指标和利率指标通常不能同时作为中介目标,二者存在冲突,无法兼得。如果中央银行以稳定利率为中介目标,则必定要允许货币供应量存在波动;如果要稳定货币供应量,则必定要容忍利率的不稳定。

3.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操作目标(Operative Target)也称近期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直接调控对象,可控性极强。中央银行正是借助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操作目标,进而影响到中介目标并实现其最终目标的。操作目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三个标准,通常为货币市场利率、存款准备金及基础货币等。当中介目标为数量指标,则操作目标也应选取数量指标;当中介目标为利率指标,则操作目标的选择就应以利率指标为宜。

(1)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Money Market Rate),尤其是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如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隔夜/七天回购利率等,直接反映了货币市场供求状况,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长期利率。

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增加货币供应量,买入政府债券,减少了同业市场上的资金量;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紧张,会导致同业拆借利率上升;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又会进一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并最终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及经济活动。

利率对经济产生作用存在时滞,而且顺周期的,容易形成货币供应的周期性膨胀和紧缩。例如,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通货膨胀,利率上行,中央银行为使利率回落到预定的目标水平,在公开市场买入政府债券,增加银行准备金,导致基础货币增加,进而推动经济持续过热,这样不符合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原则。此外,利率也容易受通货膨胀、市场供求、心理预期等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中央银行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正确行动。

(2)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及其持有的库存现金,可以划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Required Deposit Reserve)是银行按照法律规定所必须持有的那部分准备金,其数量取决于银行吸收的存款量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Excess Deposit Reserve)是指银行总准备金余额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的用途有:①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硬性要求;③同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

根据派生存款的原理,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可贷款规模和货币乘数两方面影响货币供应量。

(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Base Money),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总和,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中的通货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只要中央银行能够控制住基础货币的投放,也就等于间接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影响利率、价格及国民收入,以实现其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如图7-1所示。

图7-1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