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演进中,以下几种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

在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演进中,以下几种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探讨货币需求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在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后,马克思又将货币必要量公式予以了修订: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它揭示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作用,强调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性。

在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演进中,以下几种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探讨货币需求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从历史上看,经济学家曾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一种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仅仅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货币来支撑。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则是从微观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也就是说,它和股票债券以及各种实物资产一样,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它还具有交易媒介的职能。从这一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不是经济中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量,而是人们愿意以货币这种形式持有的财富量。自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数量说以来,经济学家们主要是从后一角度来讨论货币需求。

应该注意的是,经济学家所讨论的需求,从来都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例如,经济学家谈到的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愿意购买的商品量,如果没有这一约束,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就可能是无止境的,因而也就无从讨论了。货币需求也是同样的,它不是简单地表示人们想持有多少货币,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手中的货币多多益善,货币需求这个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它真正的含义是,当某人拥有一定量的财富总额时,他可以选择以多种形式来持有该笔财富,而他愿意以货币这种资产形式来持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他对货币的需求。所以货币需求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选择,或者说财富分配行为,它会受到人们财富的总额、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及风险的影响。

在货币需求理论发展演进中,以下几种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货币必要量公式中。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在总结前人对流通中货币数量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简要概括。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如下:

式中,M表示货币必要量,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待售商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该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货币量的增减变动取决于商品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它与商品价格、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其中,商品价格与待售商品数量乘积等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由社会经济制度和习惯决定,短期内无变化。在此假设前提下,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在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后,马克思又将货币必要量公式予以了修订: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它揭示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但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条件和基础的,不适用于纸币流通,直接运用这个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许多操作上的困难。另外,公式反映的只是货币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不包含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二)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货币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它仅仅起到方便交换的作用。货币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经济并不发生实际的影响。这种思想历史悠久,至少可追溯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休谟的著作。这一传统思想就是“货币数量论”,它是经济学中流传最广、势力最大的一种解释物价与货币价值的学说。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巅峰,并引入数学作为研究工具,由于货币数量学者对货币数量与物价、货币价值之间关系的解释方法和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1.现金交易数量说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是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作。在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通货存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交易中各种商品的平均价格,T表示商品交易总量。

费雪认为,在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进行商品交换,因此,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付总额与商品的交易总额一定相等。交易方程式中左边为货币总值,右边为交易总值,双方必然相等。该公式可变形为:

费雪假定,交易方程式中的V和T,在长期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信用的发达程度、运输与通信条件及其他“与流通中货币量没有明显关系”的社会因素。而T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正因为V和T都是独立于M的,所以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量增加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引起一般物价水平同比例的上升。因此,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化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会引起物价水平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化。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作用,强调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性。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与利率无关;当V是常数时,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当然,该交易方程式也存在不足:它只关注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没有认识到货币也是财富的一种形式,人们可能出于多种原因而想持有货币;它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只是注重制度因素对货币需求量的作用。

2.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是由马歇尔(A.Marshall)和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等剑桥经济学家创立的,提出的方程式也称剑桥方程式。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需求与交易水平成正相关,即交易的商品和服务越多,对货币的需求也越高,这与费雪的观点一样。但是,他们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具有价值储藏职能。从微观主体的持币角度看,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就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受可替代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有许多形式,最常用的是:

式中,M为货币数量,也就是现金余额;K表示总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所持有的比例,受个人的预期和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P表示价格水平;Y表示总收入。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个人货币持有额不仅受收入的限制,而且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限制,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预期也会影响个人货币的持有额。

与现金交易数量说着重分析支出有所不同,现金余额数量说是存量分析,着重分析货币的持有。前者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的流通速度;后者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比例K。两种学说对经济主体的意志在决定货币需求中的作用的认识不同,前者用货币数量变动来解释价格、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后者从微观分析出发,强调人们持币动机,不排除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还考虑到了机会成本问题。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继承了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但与前辈不同,他没有在概略地陈述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后,草率断定只有名义国民收入才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是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进而得出实际货币需求不仅受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利率影响的结论。这一结论隐含着另一个含义:货币流通速度也受利率的影响,因而是多变的。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性偏好,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称流动性偏好理论。

所谓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类,即交易动机(Transaction Motive)、预防动机(Precautionary Motive)、投机动机(Speculative Motive)。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个部分,即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

1.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是基于货币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由于收入的获得时间和支出的发生时间总会有一定的间隔,在这段间隔内,企业和个人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部分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的数量以及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但主要取决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简而言之,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动。

2.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意外发生的支出,或者为了不错过意外的有利的购买机会以及为了偿付未来债务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正如凯恩斯一贯坚持的那样,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不能把一切支出都计算好,并据此决定持有多少货币,而总要在日常支出计划外,留出一部分机动货币来应付诸如生病、原材料涨价之类的突发事件,或捕捉到一些意料之外的购买机会(如商品降价促销)等。这部分货币需求也主要取决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www.xing528.com)

3.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机,从事以债券买卖为典型的投机活动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人们持有闲置货币余额,其目的是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投机,以获取利润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若市场利率高于这一正常利率,人们预期利率会下降;若市场利率低于这个利率,则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虽然这种“正常利率”因人而异,但从整个经济来看,如果市场利率较高,就会有较多的人预期利率下降;而市场利率较低,就会有较多的人预期利率上升。

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人们预期利率上升,意味着预期债券价格下降;而预期利率下降,则意味着预期债券价格上涨。这种预期将影响人们持有资产的决策,从而影响投机性货币需求。具体而言,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将抛出债券持有货币,以期在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债券;而当市场利率较高,人们预期利率下跌时,人们将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以期在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时卖出债券,获得资本溢价收入。所以,投机动机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利率越高,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利率越低,则投机动机货币需求越多。

在一种极端情况下,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上升,从而都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若中央银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悉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吸收,使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情形就是“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也就是说,在一定低点以下,利率对货币需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这就像存在着一个大陷阱,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都落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的意图就会落空。对于这种情形是否真的存在,经济学家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综合上面的讨论,就可以得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凯恩斯讨论的货币需求是实际货币需求,而不是名义货币需求。人们决定持有多少货币时,是根据货币能够购买到多少商品来决定的,而不仅仅关注面值是多少。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公式为:

式中,Md表示货币需求,M1表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合称“第Ⅰ类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也称“第Ⅱ类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L1表示M1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强调了货币不仅具有交换媒介的职能,而且还具有资产功能,它可以作为价值储藏工具,将其购买力用于未来的消费,是现在与未来的联系物;第二,将利率引入货币需求量决定因素中,通过利率这个变量,将社会总产出与社会总需求联系起来分析货币市场供求的变化对商品市场供求的影响。由于利率是货币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迅速影响利率,所以,货币供给不仅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货币需求量,而且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调节货币需求量。根据这一思想,凯恩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政策理论,即国家可以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诱使企业家扩大投资,增加就业与产出。这样的结果,并不会对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因为前提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且产出扩大会给物价的稳定提供保证。

(四)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对学术思想界和经济政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货币理论方面,流动性偏好理论推翻了自18世纪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古典货币数量论,凯恩斯批评了古典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政策的失效,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引起了共鸣。但5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大规模经济萧条现象已不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而通货膨胀成为经济中的头号问题;到70年代,简单的通胀又被更复杂的“滞胀”问题所代替。在这种经济环境下,1956年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出版了他的名作《货币数量学说的重新表述》,标志着现代货币数量说的诞生。

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解释这些变量需要将数量说与货币供应和其他变量的设定状况结合起来,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

1.总财富

总财富是制约人们货币需求的规模变量。由于总财富在实际生活中无法用货币直接度量,必须借助于收入来代替。现期收入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经常变动,很不稳定,因此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决定因素的收入是持久性收入(Permanent Income)——消费者在较长时期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这是弗里德曼在他的消费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实际计算中,该变量可用现在及过去年份的实际收入加权平均估算。利用这一变量可以排除一些偶然因素影响,反映收入的实际水平。

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Human Wealth)也叫人力资本,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能为自己带来收入的能力,包括体力、智力、掌握的某种技巧等;非人力财富(Non-human Wealth)则是指各种实物财富。虽然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都能为所有者带来收入,但二者的稳定性不同。一般来说,人力财富转化为非人力财富,将受到经济形式、经济环境和制度方面的限制,流动性较低,不像股票、债券那样容易出售。因此,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占比较大的所有者,试图通过持有较多的货币来增加其资产的流动性,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弗里德曼据此认为,人力财富对非人力财富的比率或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

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包括两部分:一是银行为支票存款支付的少量利息;二是银行为支票存款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自动为存款人支付水费、电费等。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越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

4.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预期固定收益率(如债券利率和债券价格的预期波动)和预期非固定收益率(如股票收益率和股票价格的预期波动)。预期收益率上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升高,对货币的需求减小。第二部分是预期商品的价格变动率。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之一。物价上涨越快,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小。

5.其他因素

例如,对于个人或企业来说,持有货币既可用于日常支付,也可以应付不测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机会。这种影响因素,如人们的偏好、兴趣等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之一,而且在短期内可视为不变。

综上,通过对货币需求因素的分析,弗里德曼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rm表示货币本身的预期收益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dP/dt)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u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暗含着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结论,因为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的相对预期报酬率的高低,而利率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同向变化的,即银行竞争使利率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因为,任何由于利率上升引起的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的上升,都会被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上升所抵消。

同时实证研究表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大,而利率弹性很小。弗里德曼认为,一个人的消费支出不是取决于他现在的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他一生中或较长时间的平均收入水平,即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收入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受持久性收入支配的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是不大的,虽不是一个常数,但是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函数。既然如此,就必须以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从货币供应的变动来研究货币对产量和物价的影响。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是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二者所依托的货币需求理论相比较而言,具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凯恩斯考虑的仅仅是货币和生息资产债券的选择,弗里德曼的资产范围要广得多,不仅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会影响货币需求,实物资产也会对货币的持有量产生影响,尤其将实物商品和货币视为互相替代品,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影响。

(2)与凯恩斯的观点不同,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并不是一个常量,随债券和贷款利率的上升而上升,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影响较小。强调持久性收入是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因而实际货币需求是比较稳定的量;而凯恩斯更突出利率的作用,并由此认为实际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3)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设定上,凯恩斯以利率为政策中介目标,而弗里德曼则选择了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政策的运作方式上,凯恩斯主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而弗里德曼坚持货币政策规则论,甚至提出了“单一规则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