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票据是指一些有资信的大公司,为筹措资金向投资者发行的、承诺在指定日期按票面金额向持票人付现的一种短期信用凭证,它所形成的发行交易市场叫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产生于商业信用,即卖方出售货物向买方收取货款,买方按协议规定的时间、地点、金额开出一张远期付款的票据给卖方,卖方持有票据,直至到期日再向买方收取现款。如果未到期卖方需要用钱,卖方可以持这张未到期票据到二级市场转让出售,以取得融资。但由于每张票据金额不统一,转让买卖不方便。
20世纪50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及其他高档耐用消费品兴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行商发行票据直接出售给投资者,冲破了向银行借款的法律约束和种种限定,也绕过了票据经纪商的中介,筹措到了大量资金。这就出现了商业票据与实体商品、劳务交易相脱节的现象,商业票据演变成一种专在货币市场上融资的票据,发行人与投资者成为一种单纯的债权债务关系,票面金额也固定下来,标准单位为10万美元,期限为270天以下,发行交易量开始增加。
历史上,商业银行是商业票据的主要购买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以后,许多公司开始购买商业票据,后来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地方政府、养老基金组织等也购买商业票据,商业票据的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在1979年后商业信用开始松动,到1989年取得了完全合法的地位,结算票据化和商业信用票据化为票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商业票据市场逐步得到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大规模发展,其市场规模、交易条件和构成体系日趋完善。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简称《票据法》),2000年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成立票据经营机构,中国票据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的票据市场是一个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合约市场,很多大公司难以离开银行形成自己的发行体系和独立的流通体系。
我国的票据市场工具主要是本票和汇票。在银行监管法规中,本票规定了银行本票,对商业本票、短期公司债未作规定,存单、保险单未进入市场;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占95%。同国外票据市场相比,我国的票据市场工具种类较少,其原因是《票据法》规定,票据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有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它制约了融资性票据的发展,使票据功能多局限于支付结算。我国票据市场是为企业之间解决相互拖欠货款而设立的,是在信用缺失的背景下作为解决信用关系工具而出现的,所以今后要进一步扩大票据市场工具种类,加快融资性票据业务的发展。2005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这标志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又有了新的发展。(www.xing528.com)
★拓展阅读5-1
中国医药拟注册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不超过40亿元
中国医药(600056)公告,公司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提交不超过40亿元(含40亿元)人民币超短期融资券的注册申请,发行对象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有效期(两年)内分期发行,每期发行期限不超过270天,募集资金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存量融资,具体发行规模、发行期限、资金用途将根据公司资金需求确定。
(来源:全景网,2020年2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