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词英文为“Finance”,源于拉丁语“finis”,表示“结束”,即“借贷结清”的意思。可见,其本意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及其管理”,包括政府资金融通、企业资金融通和个人资金融通,涉及“盈余与风险的平衡”“资产最优组合”等概念。《韦伯斯特大辞典》将金融定义为货币、信贷投资活动及金融机构的服务活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认为金融基本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根据这些,金融应该涵盖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等内容。但这一定义并不完善,它舍去了金融宏观管理与政策方面的内容,也忽视了货币与信用这一重要活动。
我国最早出现“金融”一词是在赵阑玶教授编写的《货币学》一书中。此后的教科书中多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进行解释,意在表明金融是一种在货币资金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进行调配的活动。《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中对“金融”一词的解释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这一定义将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相联系,但也同样限制了金融功能的发挥,淡化了市场的作用。还有学者对金融作了如下定义:“现代金融是以货币或货币索取权形式存在的资产的流通。”据此可知,现代金融这一庞大的系统包括与物价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等。
如何正确理解金融的含义,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不能忽视金融的主体是融资活动。二是随着融资活动的变化,融资的机构、规模、结算方式及工具,都在不断地多元化、复杂化。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从范围来看,金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往往就是指资金的融通,而广义的金融不仅涉及货币、信用以及与此形成和运行有关的交易活动,而且还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等;从融资活动的运行机理来看,金融可以定义为金融资产的交易行为;从融资活动的参与主体来看,金融是风险与报酬的权衡;从融资活动的领域来看,金融是资本市场运营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
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社会的融资和集资。由于单位经济主体的资金供求不可能总是处于绝对平衡的状态,即在某一时期,总会出现一部分人资金有闲置,而同时另一部分人有好的项目却为找不到资本而苦恼。通过金融活动可以使资金从没有生产投资机会的人流向有这种机会的人。显然通过贷款者和借款者资金的相互借贷,可以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使资金需求者达到更高的生产目标,实现利润,使资金供应者获取利息收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资金的融通根据是否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来进行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www.xing528.com)
直接融资是指政府、企业和家庭等直接从金融市场上向企事业单位、居民等的筹资活动,一般来说,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然后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如企业等)提供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又有紧密的联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一般是政府或企业以发行证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公开进行融资活动,这些有价凭证一般可以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筹资者发行证券往往是以自身的财产、信誉、盈利前景等为保证进行的,因此,在发行证券之前,必须进行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公证等工作,证券发行之后,筹资者必须定期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政府对证券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贯彻“公开、公正、公平”及“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直接融资具有筹资范围广、规模大、可以连续筹资而且具有社会宣传效应等特点。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间接融资具有聚少成多、短借长贷、分摊风险、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等优点。
综上所述,金融即资金融通,是与货币、信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资金融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和货币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是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融通的主要渠道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融通的主要活动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与回笼,货币资金的借贷、汇兑与结算,票据的承兑与贴现,有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用,信托与租赁,外汇及黄金的买卖,国家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