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机与智能机的对对碰
功能型手机(Feature Phone)是一种移动电话的类别,在iOS、安卓、Windows、Phone等智能移动操作系统面世前,很多非“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类型的手机都统称为功能型手机。它的运算能力无法媲美智能手机,但能够大致满足某些族群的消费者要求。有些功能电话的应用,亦比纯粹只能用来打电话及收发短信的一般手机多,譬如能够照相、播放音乐、上网,还有地图等功能。如同智能手机,在功能型手机上可以执行一些应用程序,但多数为Java语言的程式,这些程式多半是基于Java ME或BREW,这与Java的跨平台能力有关。功能型手机能够应用的应用程序接口比智能手机少。
智能手机(Smart Phone),指具有独立的移动操作系统,可通过安装应用软件、游戏等程序来扩充手机功能、运算能力,其功能均优于传统功能手机的一类手机。“智能型手机”这个说法主要针对“功能手机”而言,是对那些运算能力及功能比传统功能手机更强的手机的集合性称谓。智能型手机拥有超大高清触摸屏,能随时调用键盘来进行触摸手写,能进行多任务操作,并且拥有强大的多媒体、收发邮件、上网功能,能完全替代像MP3、MP4和Pad这样的传统便携式设备。智能型手机能替代个人电脑处理办公事务和其他事务,能与网络保持实时的无缝连接,能随时切入网络,并且能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其他设备同步数据。
(二)热闹而沉寂的时代
2005年以前的智能手机市场可以说是一潭死水,技术与应用难以进步,智能手机非常无趣。那个时代手机操作系统的“春秋五霸”分别是微软的Windows Mobile、诺基亚的塞班系统(Symbian)、RIM的黑莓、Palm及Linux,它们在移动市场各自占据一块地盘。而塞班系统凭借诺基亚强大的市场优势,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霸主。塞班公司最初于1998年由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Psion合资成立,随后索尼、松下等公司陆续加入。自2000年首款基于塞班操作系统的手机上市后,塞班曾发展出多种针对不同硬件平台的界面,其中塞班Series60一度是应用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界面产品。
(三)命运的对决(www.xing528.com)
给这个市场带来微妙生机的是始于谷歌的一场收购行动。2005年,谷歌收购了安卓公司,并让“安卓之父”安迪·鲁宾继续担任安卓项目的负责人。这笔交易被评为“谷歌历史上最成功的交易”,仅花费了谷歌5000万美金。最初,谷歌对安卓也没有多大把握。为了增加成功的砝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谷歌做了大量的储备工作,开始跟上下游、厂商、运营商沟通合作,并积极筹备成立联盟,但此时的谷歌看起来是低调的,他们对外很少宣传。
直到2007年11月5日,谷歌高调发布安卓移动平台系统,开启了一个新手机系统的辉煌时代。当天,谷歌也同时宣布“开放手机联盟”成立。第一批联盟成员就有34家,涵盖了手机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企业。安卓是一个具有整合意义的移动软件系统平台,与当时手机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具有开放性。谷歌开放安卓平台的手机源代码,并允许手机厂商加入开发,免费使用。
出于利益和技术封闭的考虑,当时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如塞班等都是封闭的,被各大品牌厂商严格控制,这也使各种应用开发速度非常缓慢,不具有核心技术的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开发商难以进入这一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手机的发展。谷歌宣布开放安卓平台,使得原先不具有技术优势的手机厂商和第三方开发商群体为之振奋,开放性、免费性两大王牌使得安卓迅速站稳脚跟并扩展领地。
同在2007年,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它搭载苹果公司研发的iOS操作系统。在2007年6月29日美国正式发售当天,全美的苹果公司销售商店外有数百名苹果粉丝为了抢购而提早排队,由于刚推出的iPhone上市后引发热潮及反应热烈,部分媒体称其为“上帝手机”。从第一代iPhone到目前的iPhone6,尽管iOS长期被诟病开放性不足,但iPhone在争议中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有过iPhone4的辉煌,也有过iPhone5C的尴尬,但不变的是,以iPhone为代表的iOS与以三星为代表的安卓之间的对决仍在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