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界率先尝试向读者提供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当时可供外借的300台电子书阅读器一经推出,很快被读者借“空”。[2]这一崭新的服务方式,让图书馆界同行惊羡不已,也让一部分读者体验到了图书馆“触电”的感觉。尽管上海图书馆这一惊人之举,在后续的服务推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算的约束、电子书阅读器厂商与电子书内容供应商的局限性等,使其难以被全国绝大多数图书馆所效仿,但是这一服务本身关注到读者当前日渐兴起的数字阅读需求,我们无疑该为其点个“赞”。
在我国,数字阅读方式的兴起,其实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刚接触互联网的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来收发电子邮件(e-mail)、浏览网页。IM(“即时通讯”,相关软件如MSN、QQ、Skype等)的风行,使网民人数大幅度上升。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和各种Web2.0技术(如RSS、Blog、Wiki、Open Source等)的广泛应用,加速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互通。各种电子书、电子报刊、知识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2000年以来,形态各异的电子阅读设备相继问世,诸如苹果公司的iPad、亚马逊公司的Kindle、索尼公司的SonyReader、荷兰iRex公司的iLiad等。这些国际主流电子书阅读器的风靡,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数字阅读热潮。脸书(Facebook)、聚友(MySpace)、微信等社交网络的兴起,更激发了社会大众空前的“触网”热情。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纸质图书数字化工作,在谷歌公司的引领和冲击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如今,在许多国家的地铁上,年轻人利用各种阅读工具进行数字阅读的景象随处可见。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推进,全球数字图书馆的兴起,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振奋不已,似乎在网络世界中,信息与知识离我们仅一步之遥。
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关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07年,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发布了一份名为《网络社会中的分享、隐私与信任》的研究报告,报告的调查范围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六个国家,采访对象共6163人,年龄分布在14~84岁之间。报告显示:利用互联网的人数超过四年或以上的占90%,超过七年的占50%;搜索引擎的利用比例已从2005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90%;e-mail的使用率占97%;在线浏览或购物占55%;博客的利用率占46%;社交网络的利用率为28%。[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三大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再次是微博,覆盖率为43.6%。[4]2015年4月20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个百分点。[5](www.xing528.com)
正如戴维·温伯格在《新数字秩序的革命》中说:“每一天,我们越来越频繁地生活在那个世界里。它的名字叫作数字世界。”[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