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

试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同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的党外朋友关系的基本方针。新时期统一战线由阶级联盟到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政治联盟的发展,反映了统一战线内部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大大增加了。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这个十六字方针,适应了统一战线的深刻变化,把我党同民主党派的亲密关系从方针上体现出来了。

试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同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的党外朋友关系的基本方针。深刻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个十六字方针,是使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兴旺发达,使之发挥“法宝”作用的关键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这个基本方针,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逐步发展的过程。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只要谁肯真正为人民效力,在人民还有困难的时期内确实帮了忙,做了好事,并且是一贯地做下去,并不半途而废,那么,人民和人民政府是没有理由不要他的,是没有理由不给他以生活的机会和效力的机会的。”这里就包含了长期共存的思想。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阐明和发挥。1957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指导,党对民主党派的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强调要把对民主党派工作的重心转到增强团结和调动他们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上来,并在1982年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由八字方针发展到十六字方针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从阶级关系看,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制度废除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不存在了。国内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必然带来统一战线的深刻变化。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不是过去的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阶级联盟,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通力合作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在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与此相联系,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现在他们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新时期统一战线由阶级联盟到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政治联盟的发展,反映了统一战线内部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大大增加了。这样,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内部,基本上不存在对立的阶级利益和阶级要求,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大家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民主党派的进步,是统一战线由八字方针发展为十六字方针的阶级依据。

历史发展看,我国各民主党派走过一条光荣的道路。他们大都产生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在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先后成立的,是爱国民主运动的产物。他们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经过了战争关、土改关、社会主义关,这几关都过得不错。许多人正是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十年里,他们被迫停止活动,很多成员遭到残酷迫害,绝大多数人经受了这场严峻的政治考验,仍然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动摇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是难能可贵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拥护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性很高,过去曾被压抑的、被挫伤的积极性空前地发挥出来。当然,并不是说党外人士十全十美了,而是说他们的主流很好。不少华侨、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的热情和事迹也令人感动。总之,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不愧为党的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这就为建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这个十六字方针,适应了统一战线的深刻变化,把我党同民主党派的亲密关系从方针上体现出来了。

从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地位与作用看,它们已是新时期四化建设和统一战线的依靠力量。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面临着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在20世纪末达到经济上翻两番;要争取台湾回归祖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没有一个包括一切爱国人们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新时期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建设四个现代化,实现经济上翻两番,必须有知识和科学,要像依靠工人、农民一样,依靠广大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面对着新时期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所带来的新任务,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处于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各民主党派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各方面的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行家。从一定意义上讲,各民主党派是多学科、多层次的智力集团。他们在社会上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中还有广泛的联系和影响。不少人在港澳、台湾、国外华侨、华裔中还有各种社会历史关系。他们在团结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引进外资、科技、经验、人才方面,以至在促进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都可以作出应有的贡献。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民主党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从事咨询服务和智力开发,为外引内联搭桥牵线,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历史已把他们推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的地位。

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看,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实行十六字方针,加强党与非党的合作共事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加强各级人民政权的工作。

在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是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一条重要渠道。他们提出的意见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们实际上也是重要的巨大的信息系统和反馈系统。通过他们,党和政府能更好地联系各方面的群众,听取不同意见,以制定正确的政策,又回到群众中去指导我们事业的发展。譬如,在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讨论中,他们提出了1500多条意见。为了组织、推动政协委员和所联系各界人士积极为四化建设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政协15个工作组围绕国家政治生活、文化教育、统一战线工作和群众关心的问题,组织一系列的专题座谈和专题调查,向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兴利除弊的好意见和好建议。由此可见,贯彻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是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www.xing528.com)

党同民主党派和其他党外人士的关系,由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的统一战线工作有相应的发展变化。要贯彻实行十六字方针,就要维护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实行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上平等,放手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工作。这是我们党在统战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各民主党派既是政治组织,自应参加政治活动,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对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应是民主党派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方式。同时,各民主党派实际上又是多学科、多层次的智力集团。要支持他们通过办学、讲学、科技和经济咨询、支农、支边等各种方式,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应当看到,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这两方面活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果只有前一个方面而没有后一个方面,就会由于缺乏亲身实践的经验,难以在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中提出中肯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只有后一个方面而没有前一个方面,民主党派就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要贯彻实行十六字方针,在处理党派之间的矛盾关系上,就要由“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过渡到“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统一战线是一个广泛的联盟,又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是由统一战线本身的阶级状况决定的。在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因为社会阶级状况不同,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原则也不完全相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是我党在统一战线中针对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采取的政策。现在,我们在同大陆以外的资产阶级搞统战打交道时,这一政策依然是适用的。但是即使如此,“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仍然属于内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统一战线中所掌握的政策武器,而不是对外的口号。而这一切,都是同“团结—批评—团结”有质的区别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乃至党内矛盾的方针,这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处理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同时也是一个为党内外所熟知的处理内部矛盾的公开的公式。在新时期,在大陆范围内,统一战线的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他们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衰,对于大家都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尽管统一战线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矛盾,但基本上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这种矛盾,只有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处理。如果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中,在处理党派关系上仍沿用“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口号,就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协调。所以,随着国内阶级结构和民主党派性质的变化,随着统一战线中社会主义一致性的增强,处理大陆范围内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基本方针,也应由“又团结,又斗争”,让位给“团结—批评—团结”。当然,尽管这两个公式有质的区别,但它们毕竟是有联系的,在我国统一战线事业中,后者是从前者发展而来的。这两个公式,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统战对象,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果用后者去批评前者,是不切实际的。

要贯彻实行十六字方针,就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这是发展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和长期合作的一个根本条件,也是为民主党派做好工作、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思想建设,主要是支持帮助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自我教育,清除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组织建设,主要是支持他们健全和发展各级领导班子,培养中青年领导骨干,抓好基层组织的建设。特别是要支持他们贯彻《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座谈会纪要》,积极培养和选拔一批年富力强、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新的代表人物,参加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帮助民主党派解决领导班子老化问题,逐步实现新老合作交替,这样才能更好地长期共存,亲密合作。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亲密合作关系的科学反映。它生动地告诉我们,我国的多党合作,根本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或多党制,也不同于苏联一党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互相钩心斗角的产物和工具;而比之外国的一党制,“民主党派的成员,在我们的帮助教育下,愿意同我们一起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多了一批帮手,岂不是很好嘛”(《周恩来统战文选》第172页)。实行十六字方针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如实地肯定了党外人士的历史进步和在新时期的历史作用,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把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调动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因此,它是促进统一战线进步和发展的方针,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方针。它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方针,体现在党派关系上的重大决策。十六字统战方针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列主义关于革命的战略策略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统一战线的十六字方针,在国际上也有积极的影响。这个方针的确立是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在党派关系上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必然赢得国际舆论的好感,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增添新鲜经验。它似乎还是一种崇尚团结的象征,对安定人心,稳定香港局势,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台港回归祖国,都有深远的意义。

(原载《浙江统战理论文选》第2集,1987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