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的困难。那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生产直线下降,国家财政连年赤字,人民生活面临困难。许多城市发生了浮肿病,一些农村出现非正常死亡。现在过了“而立”之年的人,还会记起当年的情景。然而,不过短短三年,我们就奇迹般地战胜了困难。吸取当年战胜困难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有裨益的。邓小平同志1988年夏天会见“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的代表谈到我们对改革有信心,依据之一就是“我们有六十年代克服严重困难的经验”。那么,这种经验是什么呢?我们以为,要者有三。
第一,坚信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权威,统一意志,步调一致,由此形成一股足以扭转局面的强大力量。当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全党和各级政府坚决贯彻这个方针,努力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基建投资,1960年是384亿元,1961年减到123亿元,1962年又压缩到46亿元。当时还停建缓建了大批正在施工的基建工程。全国施工的大中型项目,由1960年的1815个,降为1961年的1300个,1962年又降为1003个。这样,就把基本建设的规模放在可靠的基础上,使国家可以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加强农轻战线,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今天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从事建设事业,是一项比之当年更加繁重的社会工程。只有树立党中央的绝对权威,执行国务院的各项政令,方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近年来,为什么预算外基建规模愈搞愈大,社会集团购买力屡禁不止,以致成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正如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所指出:“教训有两条:上面的原因是手软,抓得不实;下面的原因主要是本位主义作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两条教训不允许再重复。”因此,我们一定要听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挥,令行禁止,把党中央的决心变成全党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国事办好。如果“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言者谆谆,听者藐藐,那么再好的方针政策也是一纸空文,我们的事业将被断送。
第二,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共赴国难,为国分忧。想当年,工农业生产不景气。国家在坚决稳住十八类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础上,对部分商品实行高价政策。当时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这是国家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予以理解和支持。大家节衣缩食,并无怨言。由于实行这一政策,国家回笼货币60亿元,缓解了赤字和通货膨胀。更值得一书的是,当年中央一声号令,大批城镇职工和家属从城市回到农村,全国精简了职工1887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减少吃商品粮人数2800万人。这样,就使大量的粮食消费者转为粮食生产者,使失调的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协调起来。毛泽东高度赞扬这件事,誉之为“两千万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是共产党当权,哪个能办到”。今天,我们面临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具体政策与当年不同了。但是,广大干部和群众执行中央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把国家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甚至不惜作出牺牲的精神,是值得好好发扬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要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改革会碰到困难,要付出代价,乃题中应有之义。所以,我们决不能因为改革当中碰到某种困难,触及个人利益,就发牢骚,讲泄气话,听信谣言,打退堂鼓,想走回头路;更不能因为双轨制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避免,就钻改革的空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投机倒把、贪污盗窃,堕落为历史的罪人。须知,我国现在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十上百分之一。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要艰苦奋斗的依据。当此改革的重要关头,如果我们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不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改革,而是人心涣散、离心离德,那么就会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我们的民族将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第三,要向干部和群众讲清形势,使大家在渺茫中看到希望,在困难中找到方法。20世纪60年代,我们的困难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广大人民和干部,包括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明白缘由,没有动摇对党的信赖。当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就是一次发扬民主,群策群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于中央的会议。特别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认识到,只要把形势和困难向群众交底,自己以身作则,关心群众利益,把广大群众齐心团结在党的周围,天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今天,我们或许不必再召开成千上万人的大会了。但是,“我们的力量在于群众”,这个真理是不会变的。我们一定要发扬我党的政治优势,在当前的形势教育中,进行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成绩讲够,把困难讲透,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把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化为群众的思想感情。群众掌握了真理,就能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人心齐,泰山移!”(www.xing528.com)
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的我们面临着生产和生活难题,逼着我们去解决困难,那么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我们有更加成熟的党指引,有十年改革的雄厚基础,我们可以干得更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只要我们向人民讲清楚,人民是会接受政府的决定的。”
(写于1988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