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停摆十年史语所简牍整理小组重启工作并录入810件简牍

停摆十年史语所简牍整理小组重启工作并录入810件简牍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停摆十年的史语所简牍整理小组终于从2013年3月15日起恢复工作。本所库房林玉云、施汝瑛和杨德祯小姐不辞辛苦,协助提件、查找资料和操作电脑。因扫描一件并登录相关讯息需时五六分钟,扫描正背面或多面,就是双倍或双倍以上的时间,一天工作下来不过建档数十件。目前正在准备第一册的图版和释文稿,收录包号100以前的简牍及其他出土遗物共2 810件。

停摆十年史语所简牍整理小组重启工作并录入810件简牍

停摆十年的史语所简牍整理小组(以下简称整理小组)终于从2013年3月15日起恢复工作。恢复的关键在于前一年底,本所考古学门自日本IMEASURE公司购进红外线扫描仪(IR-6000),分辨率可高达2 400 dpi。[1]二十几年前我们虽也曾用红外线建立新的图档,奈何那时能找到最好的设备仅能建立75 dpi的图档,又没有较便捷的图档后制软件,因而《居延汉简补编》(以下简称补编)以分段拍摄,手工剪贴出来的图版品质很不理想。为此一拖十多年,没有正式出版全部释文和图版。近十几年来,电脑软硬件已飞跃进步,印制较符理想的图版不成问题,工作没有再停搁下去的理由。

2012年年底邢义田陆续征得老班底林素清、刘增贵、颜世铉的同意,又获得新完成学位的刘欣宁首肯,新旧伙伴组成的简牍整理小组得以重新出发。这时所方适时提供经费,请到台大历史研究所博、硕士生高震寰、石升炬和洪尚毅、中文研究所博士黄儒宣为助理,帮忙释文和红外线扫描建档,台大历史研究所博士游逸飞则从旁协助。本所库房林玉云、施汝瑛和杨德祯小姐不辞辛苦,协助提件、查找资料和操作电脑。汉籍资料库的庄德明先生大力帮忙解决造字问题,摄影室杨永宝先生拍摄最新彩照,数位典藏计划的温子军先生细心处理图档的后制工作。自2013年3月15日开始,整理小组每星期五(后改为星期二)上下午工作5小时,有时一星期工作两天,到2014年7月31日,重新校订释文至简210.34,完成5 974简红外线文件,共建立图像文件12 095个(包括有字、无字简正背面,帛书,器物等)。

扫描建文件的原则是为每一枚简,不论有字无字,一律建立正背面,甚至侧面电子图文件;如为觚或封检,则扫描多面。新建图档的清晰细致度远远超过以往。不过因为扫描仪载台为一平版,少数过于弯曲的简,因不能紧贴平面,会失焦而稍见模糊。其中有一部分尚可分段调整简面位置,多次扫描后拼接以取得较佳影像。但仍有少数取像不如理想,需要另行摄影。

因扫描一件并登录相关讯息需时五六分钟,扫描正背面或多面,就是双倍或双倍以上的时间,一天工作下来不过建档数十件。除了扫描建档,另需测量并登记每简的长、宽、厚、重量以及简上其他值得注意的现象(例如朱墨书写的字、符号或痕迹、刀刻痕、指纹、刻齿……)。因为以红外线取像无法反映朱墨,除了发表红外线图版,必要时会同时附上彩色照片。所有测量数据,今后会陆续随册列表并于最后完整刊布。因工作量较大,全部一万三千余枚简,外加其他简(如台湾图书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简,本所藏罗布淖尔简、敦煌小方盘城简、武威剌麻湾简)及出土遗物,完成扫描并登记数据,估计仍需两年左右。(www.xing528.com)

为缩短时程,整理小组决定一边整理,一边出版。原预计出版三册图版和释文,实际工作以后发现,如果将以前未曾发表过的简牍和其他出土物品悉数纳入,须增至四或五册。目前正在准备第一册的图版和释文稿,收录包号100以前的简牍及其他出土遗物共2 810件。2014年底已出版第一册,书名为《居延汉简(壹)》。

2013年3月15日摄于库房提件室 自左至右:林玉云、刘增贵、邢义田、石升炬、颜世铉、林素清、刘欣宁、施汝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