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以下简称“安养院”)是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直属的正处级财政核拨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一所专为中、重度智力障碍和机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护理、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特殊教育、职业训练的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
安养院地处广州市北郊帽峰山麓陈洞水库边,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共有3栋大楼,即托养康复大楼、附属学校大楼和综合楼。安养院设有床位480张,2018年残疾人(习称“院友”)托养入住率为100%,其中孤残人士占75%,重度残疾人占78%。设有7个部门和1个下属机构,分别为办公室、总务部、教务部、康复医疗部、老年护理部、青年护理部、儿童护理部、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附属学校”)。
安养院前身为广州市祁旭康复中心,于1996年合资兴办,是一间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残疾人终身托养服务的民办非企业机构。该中心当时选址广州市偏远山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环境优美、山水交融,适合托养;(2)地美租廉;(3)社区人群对残疾人的认同度不够。中心设计规模为600张床位,单纯为除精神残疾人以外的各类残疾人及老人提供终身护理托养服务。收费标准分为两种方式:一次性收费和按月交费。当时年老的对象多选择按月交费,年幼的对象多选择一次性交费。该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逐步达到了托养服务80多名残疾人的规模。但因招生困难,投资三年多仍不见回报,运作难以为继,面临倒闭的风险。鉴于此种情况,市残联以服务残疾人理念为指导,从解决残疾人家庭后顾之忧考虑,避免已投入资源的浪费,决定向市政府申请立项,使之成为为残疾人提供终身托养的服务机构。经市政府协调,决定运用该中心现有资源解决民政局社会福利院人满为患的现状。2000年3月,经市政府同意,市编办下文批准成立下设7个部门有150个编制的市财政核拨的福利事业单位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随着事业发展,现在编制已增至259名。在市残联、市民政局共同协调下,安养院与市社会福利院达成接收孤残人士的意向。
2000—2003年是横向发展阶段。安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安养院人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人员增多、规模扩大、服务提高、配套完善、环境美化等多项工作。经过三年的发展,安养院托养服务残疾人由82人增至近400名,工作人员由30余人增加到190余人。
2004年至今是纵深发展阶段。在保障院友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安养院致力于满足院友更高层次的需求,丰富院友院内外生活,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近14年来,安养院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理念,逐步完善残疾人托养模式,构建了一体化和特色化的托养服务体系,成为兼护理、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特殊教育、职业训练于一体的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
安养院人以“明礼、弘爱、砺行”为团队文化精神。明礼,即重视礼节和传统道德观念,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规则和国家法律。弘爱,即弘扬爱心,发扬奉献精神,关爱院友,善待同事,关注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砺行,即在平凡岗位上、艰苦环境中砥砺自己的品格,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道德,时刻准备做出更大贡献。
安养院以“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为职业道德。人道主义精神是安养院工作的基础,是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基石,为院友提供服务必须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廉洁是做好服务院友工作的保证,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服务氛围。服务是安养院所有工作的核心,服务院友是安养院工作的主要内容。奉献是做好安养院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供服务的内在动力。四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与促进,缺一不可。安养院人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道德标准,才能履行好本职工作。
安养院的服务理念是“三心”,即爱心、耐心、精心。爱心是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耐心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保障,精心是对工作本质的诠释和升华。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爱心是耐心和精心的基础和原动力,爱心越多,越让人有耐心,工作会更精心;耐心是工作的基本要求,没有耐心,很难胜任安养院的工作,有了耐心,自然做事有质量,也体现出工作者的爱心和精心。常有人说“残疾人事业是爱心的事业”,也正是因此,安养院的服务理念就是三心合一。
安养院根据院友的残疾类别、年龄、能力、兴趣等划分成为老年护理部、青年护理部、儿童护理部、附属学校。
老年护理部的托养服务残疾人主要是中、重度肢体障碍人士及60岁以上的残疾老年人,其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结合其特点,该部门托养服务以康复护理为主,根据托养服务残疾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开展引导式教育、机能训练及技能训练,通过训练延缓他们的机能退化,提高他们的行动和自理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青年护理部的托养服务残疾人主要是中、重度智力障碍的中青年人。该部门结合托养服务残疾人的特点,主要以职业技能训练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为主,目前开展的职业训练课程有手工、陶艺、地拖、家政、电脑刻字、感统、感官、园艺等,通过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及生活质量。
儿童护理部的托养服务残疾人主要是中、重度智力障碍的儿童及少年。该部门结合托养服务残疾人的身心特点,集中师资力量,发挥师生所长,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感”、“能力”、“智力”教育,目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生活适应、园艺小组、社工个案、劳动与技能、运动保健、绘画手工、艺术休闲、内务整理等主题教学。托养服务残疾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使托养服务残疾人中的中、重度智障儿童、青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安养院经市教育局、市编办批准,安养院成立了下属机构——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附属学校现有学生111人,配备专业教师22人,主要开设生活语数、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信息技术、艺术休闲等课程,并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学校通过教育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为促进他们融入社区生活而不懈努力。
安养院现有员工近300人,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特殊护理员、教师、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社工、后勤保障人员组成。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为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的专业素质,安养院定期举办新员工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聘请专家教授来院授课、开展常规护理操作技术等业务交流。经过培训与实践,员工们对院友的身体、心理及行为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护理院友、教育院友、给予康复训练。
此外,安养院还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广州市成长动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资源中心合作,开展社工督导服务,培养21名社工种子员工;二是与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合作,拓展心理健康咨询业务,培养21名心理健康咨询业务骨干;三是成立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学术委员会,设立特殊教育和康复护理两个专业研究小组,聘请专业学术顾问指导开展院本课题研究工作,现已成功立项12个院本课题。
护理工作是安养院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包括对院友日常生活的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
1.日常生活基本护理
安养院托养服务残疾人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和机能障碍的残疾人,他们生活不能自理或基本不能自理,需要特殊护理员每天帮助或指导他们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就餐、服药、如厕、沐浴、就寝等基本生活。针对护理服务,安养院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院友护理等级操作标准,并且渐趋完善。该标准根据院友的残疾程度具体分为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而根据护理内容和院友的身心特点,每级护理又细分为基础护理、医疗护理和特殊护理。如在一级护理中,基础护理包括喂水、喂饭、口腔、面部、头部、沐浴、如厕、睡眠、剪指(趾)甲、剪头发、剃须护理;医疗护理包括喂药和癫痫、高热、瘫痪、卧床、褥疮、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外伤者护理;特殊护理包括严重自伤、伤人毁物、出走、兴奋者护理。院友护理等级操作标准对护理服务工作做了一一的细化和规范,可操作性强。
在饮食方面,安养院食堂根据院友的实际情况将菜品分为长菜和短菜,大多数院友适合食用长菜,短菜则适合咀嚼能力差的院友食用。同时,食堂根据院友口味差异,每餐会制定三种以上菜品供院友选择,保证院友吃得安心和开心。在住宿方面,各护理部门划分出男区和女区,护理员每天指导和帮助他们完成内务整理、环境卫生清洁等工作,时刻保持一个干净、清爽的居住环境,有效防控虫媒传染。
2.心理护理
安养院重视院友的心理健康,为缓解院友紧张、焦虑、悲观等情绪,调适积极的心理状态,采取了一系列心理护理:(1)在日常生活中,特殊护理员、教师与院友进行心理谈心谈话,了解院友所思所想,帮助他们抒发日常小情绪;(2)每周邀请心理咨询师来院服务,借助其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院友解决心理问题;(3)设置心理宣泄室,在心理咨询人员的指导下,有需要的院友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况进行合理的心理宣泄;(4)开展形式多样的院内外活动,每个护理部门根据部门工作安排,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及社区认知活动,为院友搭建一个认识自我、丰富社会交往的平台,以活动的形式维护院友的心理健康。
安养院有多名脑瘫人士,他们的身体机能存在障碍,大多数残疾程度严重,高度痉挛,肢体挛缩严重,部分或完全丧失肢体能力。为了改善他们的机能和生存质量,安养院采用引导式教育方法、个别疗法及传统理疗法给予治疗。首先由专业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个院友进行全面评估,找出问题所在,分析哪些问题是有希望解决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边缘能力有哪些,从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将情况相近、功能相似的人放在一组,共同进行引导式教育训练,用习作程序的方式,融入引导式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对成人脑瘫进行教育康复。对于个别院友则采用梅花针、针灸、中频理疗、按摩等手法治疗。经过训练,院友身体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提高了自理和肌体能力,缓解了痉挛,延缓了挛缩的进程,从而减少了员工护理工作量,实现了以训练代护理的工作理念。(www.xing528.com)
因安养院地处偏远市郊,交通不便,为保障院友身体健康,便于院友及时就医,院内设有医务室,配备专职医生、护士,承担日常医疗护理、医疗监测、医疗指导服务、慢性病和常见病的给药治疗及预防保健的工作,并实行24小时医护人员值班制,保证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突发医疗事故的及时处置。
医务室按照姓氏对院友的病例进行分类存放,详细记录院友的患病和治疗过程,对院友疾病进行有效的跟踪治疗。此外,医务室还定期组织院友进行健康体检,注射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进行灭蚊、杀虫、防流感、防腹泻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安养院的特殊教育工作主要由教务部和附属学校承担。
附属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一般性课程为主,选择性课程为辅,坚持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了设置和完善,并开展适应学生发展的个别化教育,逐步形成了本校特有的课程结构:以发展性课程为主体,以生活教育为核心,注重潜能开发,培优补差。
随着附属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师队伍的壮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学生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善,他们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开办职业训练班
2009年,安养院申请市福利彩票公益金修建了残疾人职训工场,并于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根据院友的身心特点、年龄和能力状况,安养院相继开设了手工编织、串珠、陶艺、地拖、家政、电脑刻字、园艺等职业训练班,制定了职业训练操作标准,并配备了专业老师指导操作。同时,还设置了与职业训练相配套的理论课程,包括生活语文和数学、职业准备、生活和社区适应、自我照顾能力等。截至2018年,安养院先后约有150名院友参加了职业训练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与模拟实操。院友的行为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具备了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形成了基本的劳动观念。
2.开展辅助性就业项目
为巩固院友职业训练的成效,进一步培养院友工作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安养院于2009年起相继开设“厨房帮厨”、“洗衣房衣被整理”、“保洁班”、“洗碗中心”等辅助性就业项目。根据专职社工评估和院友意愿,在职业训练班学员中挑选合适的院友成立了“安养院残疾人服务队”,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岗位实训和辅助就业的职业康复训练。经过训练,院友的工作纪律性、专注度和责任感得到提高,他们学会了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学员通过职业训练的学习和实践,转变为社会就业者,这是他们从政府供养对象到社会财富创造者的成功蜕变。
3.提供就业后续跟踪服务
为帮助院友实现就业无障碍,安养院积极为参与就业的院友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在择业期,根据院友的能力特点为其推荐合适的工作单位,实现择业无障碍;在工作阶段,院社工评估小组对院友进行定期跟进,运用专业的社工理念帮助院友舒缓工作压力和情绪,同时运用“一助一”、“多助一”的帮扶结对形式,鼓励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院友帮助新参加工作的院友尽快融入社会工作,实现工作无障碍;在生活保障上,安养院依旧为社会就业的院友提供免费食宿,并协助有需要的院友申请公租房,实现生活无障碍。
安养院的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自2000年以来,安养院共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荣誉及奖项30余项,如2009年7月获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2011年2月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2年5月获中国残联授予“全国‘阳光家园’示范机构”荣誉称号,2014年4月获广东省总工会授予“省五一劳动奖”荣誉称号。具体成效如下:
作为公办的残疾人托养机构,安养院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发展道路,从前身单纯提供终身护理托养服务的广州市祁旭康复中心,转变为护理、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特殊教育、职业训练的一体化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安养院观念的创新促进了托养服务的革新,减轻了中、重度院友及其家庭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改善了院友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提升了生存价值。
安养院员工主要来自护理、康复、教育,老年人护理等专业。经过培训与实践,他们对院友的身体、心理及行为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护理院友、教育院友、给予康复训练。这支队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能以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为职业道德标准,以爱心、精心、耐心为工作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处处以主人翁精神开展工作。
因远离市区,运用社会公共设施不便,为保障院内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安养院建立了健全而庞大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障系统、设备维护维修系统、饮食服务、水电供应系统、衣服配送洗涤系统和安全交通保障系统。
医疗保障系统:承担院友日常医疗护理、医疗监测、医疗支持、医疗指导服务,慢性病、常见病的给药治疗及预防保健等工作。设备设施维护维修系统:由专业人员组成一支维修队伍,配备水电工、木工、机械工、泥瓦工等,负责院内日常维修工作,及时解决断水、断电、下水道堵塞等突发事故。饮食服务:负责提供全面均衡、形式多样的营养菜品。水电供应系统:为保证24小时正常工作,安养院购买了发电机,并建设了自我供水系统及太阳能空气热泵热水供应系统。衣服配送洗涤系统:每天进行院友衣服的收回、消毒、洗衣、烘干或晾晒、烫平、折叠、配衣、送衣等工作。安全交通保障系统:落实消防安全、保卫安全、交通安全、工作安全等;合理管理车辆,保障院友外出活动及看病就医和员工上下班所需。
安养院受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数量等因素所限,托养服务接纳安置能力不足。为保证轮候入院工作的有序性,安养院在主管单位市残联的指导下制定了轮候制度。据统计,安养院现有轮候托养残疾人共约有360人,他们都有入院托养需求。但安养院现设床位480张,托养入住率已达100%,且入院托养院友较为固定,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申请入院的残疾人的托养需求。可见残疾人托养服务需求与安养院托养服务能力之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服务机构的接纳安置能力亟待提升。
根据市发改委《关于广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建议书的复函》,广州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星安居)项目已于2016年10月正式立项,并于2018年1月24日正式纳入广州市2018年重点建设预备项目库计划,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4590平方米,拟建设1300个床位,项目建成后可极大满足残疾人的实际托养服务需求。
目前社会上普遍缺乏特殊护理、特殊教育方面的人才,设置此类专业和课程的院校甚少,同时因安养院地处偏远市郊、交通不便和残疾人服务的特殊性,工作人员不足一直是安养院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加大与专业院校的交流合作,一是希望能够借助院校专业师资的力量促进安养院的发展;二是希望提高社会对中、重度残疾人的认同度和托养服务的认知度;三是希望专业院校能加强残疾人相关专业的设置,加大特殊护理、特殊教育、康复治疗、社会工作方面人才的培养,形成专业人才输送与管理体制,促进安养院与专业院校双赢局面的形成。
(宋越华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