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一套高效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改善机构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为残疾人提供现代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
通过信息化手段,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与机构可实现零距离沟通。对于接受寄宿制托养服务或日间照料的残疾人来说,家属将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情况并及时沟通;对于接受居家服务的残疾人来说,可随时提出服务需求并得到及时响应。
借由信息化管理平台,托养服务机构可以实现高效运行,有效减少服务人员数量,从而降低服务成本。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可精准核算运行成本,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面,机构可以通过接受远程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机构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如通过建立云医院实现远程分级医疗。
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途径,可以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社会关注程度,使机构的服务内容、口碑可以及时得到传播,促进社会对残疾人及托养服务的了解。
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离床感应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使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更加可控。
物联网技术、智能穿戴技术等新科技的出现给残疾人托养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托养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除了基础硬件(如电脑、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查询触控机),还包括智能监测设备(如能耗监测、线路火灾监测、离床感应报警设备)、智能护理设备(如蓝牙血压计、血糖仪、心电仪)、智能穿戴式设备(如能定位、监测心率、摔倒的智能手环)、智能看护设备(如电子门禁)、智能呼叫设备、监控设备等。
托养服务信息化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后台管理系统、触控机查询系统、门户网站、App等。托养服务信息化系统可包括数个子系统,如行政管理子系统、后勤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咨询接待子系统、服务管理子系统、智能设备管理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由若干模块组成。
以无锡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信息化平台架构及运行流程为例:
采集层 系统所需的各类基础数据通过市残联二代残疾人证数据库导入、工作人员日常数据录入、移动终端App扫码录入、监控的视频流、无线射频卡感应读写等渠道采集。
传输层 通过大楼有线局域网和全覆盖的无线局域网传输到远在IDC机房的服务器汇总。
数据层 服务器对采集传输上来的各类基础数据进行识别、分拣,填充到对应的业务模块中处理。
应用层 各不同部门不同权限级别的用户,可以在电脑应用端、移动App应用端,浏览经过处理后的按照业务需要编排组合的数据结果,并可在图形化界面进行数据录入操作。
展示层 对系统内各项信息进一步细化、分析、统计,形成客观的、可视化的、能综合反映单位运行情况的图表,并以此为据,找出工作中的短板和问题,反向指导实践。(www.xing528.com)
江苏省无锡市南山慈善家园云服务平台架构
南山慈善家园托养服务子平台
1.在残疾人托养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配备基础硬件既要考虑节约成本,也考虑中长期发展需要。如随着托养服务残疾人数量的增加,资料保存内容及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必须确保服务器容量。
2.智能化设备要考虑实用性。如人员定位系统,若对象是肢体残疾人,可使用挂绳式;若对象是精神残疾人,则可选择使用智能手环,因为挂绳可能被当作自杀工具,存在安全隐患。配置智能手环还要考虑两点因素:一是待机时间,须频繁充电的手环不适合残疾人使用;二是要不易拆卸,若轻易就可拆卸,残疾人可能随时丢弃,起不到定位作用。
3.要考虑兼容性。一是能在不同平台下使用,包括电脑、iOS系统手机、安卓系统手机、平板电脑、Windows系统电脑等;二是能与智能化硬件相兼容。
4.要考虑易操作性。残疾人托养服务管理平台是所有员工的日常办公平台,既要功能齐全,能够满足业务需要,也要操作简单,业务流程符合工作实际。为不同使用对象配置手机App时,也应尽量做到操作简单。
5.考虑扩展性。残疾人托养服务管理平台既要考虑通用性,也要考虑拓展性;有些模块要固定,有些模块的设计则要相对开放,为二次开发留下空间。
6.考虑信息安全性。残疾人托养服务信息化系统里有大量员工、残疾人的资料、单位财务数据等,应确保信息安全。
7.考虑与残联数据库衔接。与残联数据库互联互通能够减少录入工作量,确保助残惠残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残联进行业务监管、审批、资金拨付也更为便捷。
8.合理选择软件架构。软件架构要从系统兼容性、信息的安全性、业务扩展性和后期维护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
9.要做好技术文档(源文件、技术文件等)交接,避免后期维保受制于开发单位。
(邬广勇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