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的历史进程

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的历史进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格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残疾人托养服务仍存在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及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发展的历史进程

残疾人托养服务作为一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其确立及发展是社会和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历史沿革,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不断实现的重要体现。其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经济保障;我国政府职能由管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中国残联及地方各级残联的组建和发展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人道主义思想及“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2007年中国残联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此后残疾人托养服务开始蓬勃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以护理照料为主到以促进独立生活和社会融入为主,从以“阳光家园”项目为主到托养服务制度建设为主的发展路程,逐步建立了以居家服务为基础、以日间照料机构为主体、以寄宿制托养机构为依托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1)。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格局。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建立7923个托养服务机构,加上居家服务机构,共为1000余万人次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被托养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残疾人托养服务仍存在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及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