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服务一直是残疾人托养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接受居家服务的残疾人达到377.2万人次,仅2017年接受服务人数就有78万人次。居家服务人数始终维持在机构托养服务人数的4倍左右,占托养服务人数的80%。
居家服务对象主要为全部或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这些残疾人通常需要长期照料,家庭有护理资源,但需要短暂性服务、替代性服务或专业性支持服务(如专业康复训练或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甚至就业能力训练等)。
2017年全国残疾人基本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数据表明,有托养服务需求的残疾人中,69.99%有居家服务需求,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需求比例分别为70.12%、67.86%和71.97%。从残疾类别看,2017年居家服务中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比例分别为35.90%、32.59%和26.82%。其中重度、极重度残疾人比例约占托养残疾人一半,并有逐年增加趋势。
残疾人居家服务以定期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家庭中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以生活照料、康复训练或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为主的服务,也可在服务中增加权利倡导培训,让残疾人居家生活中的很多“不能”变成“能”。
随着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推广,残疾人居家服务多以服务菜单方式推出。服务菜单提供了对残疾人居家服务内容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指引,服务提供方可参考服务菜单选择、核定服务内容,残疾人及其家庭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重庆市江北区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提供菜单式居家服务。2017年湖南省残联印发《湖南省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规范(试行)》,提出了居家服务的服务菜单,主要包括生活照料与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家庭和社区生活支持等六大项内容。
居家服务是社区照顾的延伸,可使专业人员、家人、朋友和社区成员形成合力,共同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居家服务主要由家政公司或社会组织提供定期上门服务,也可以是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机构将服务延伸到家庭。在社会组织缺乏的农村,居家服务主要通过招聘公益性岗位的方式,由村(社区)组织爱心人士或有照顾经验的残疾人家属提供。
残疾人居家生活符合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符合国际残疾人运动潮流的趋势。未来,居家服务将更强调灵活多样、个性化的支持性服务。专业服务团队可协助残疾人拟定自立生活计划,并提供个人助理协助、同伴支持服务及社会福利咨询协助等,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www.xing528.com)
【案例:重庆江北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居家服务】
重庆江北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江北幸福加”)成立于2014年5月,同年12月开始承接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服务项目。江北幸福加主要采用“社工+志愿者”的运行模式,实行“预约制、常态制、应急制”三措并行的服务管理模式,为无自理能力、长期需要专人照顾、家庭缺乏基础照料条件等的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包括“基础服务、特色服务、居家托养服务、就业支持及社会融入服务”。以服务菜单的方式每月入户填单,个性化定制下一个月的服务内容。与残疾人签订协议,配以服务菜单。以“选配”的方式,残疾人可以合理使用自己的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较高的水准,使资源的分配达到优化,也容易提高残疾人的服务参与度和满意度。
江北幸福加设立专业的呼叫服务平台,通过“主叫贯穿服务,被呼及时响应”的模式开展残疾人居家服务。其中“主叫”为定期(每7天一次)与受助对象进行远程沟通;“被呼”即受助对象通过承载有电话卡的服务终端向呼叫平台发送信号,平台在接到信号后,及时通过电话询问具体需求并定位受助对象的具体位置,及时提供相应服务。平台的建立使社区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得到有效、及时的缓解。残疾人既可以通过平台获得诸如代购、理发、保洁等基础类服务,也可以获得诸如喘息式照料、上门康复训练等康复类服务。在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江北幸福加同时提供诸如助行出游、陪同办证、定期慰问沟通等项目,以满足残疾人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重庆市江北区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
(冯善伟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