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就业年龄段的智力残疾人、稳定期精神残疾人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本节主要讲述上述三类残疾人的基本特征,以便托养服务机构和工作者在托养服务实践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1)学习方面
智力残疾人一般学习持续性较短,记忆力有限;应用能力较低;学习动机少出于自发,欠缺抽象思维,领悟力和理解力薄弱;学习转移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管如此,只要给他们机会,大部分智力残疾人都可以学习基本的生活起居和职业技能。
(2)感情方面
智力残疾人通常思想纯真,性格率直;只要有人愿意与他们谈话、关心他们,便会很开心。他们有跟普通人一样的感情,只是表达感情的方式简单,控制能力较弱。
(3)沟通方面
智力残疾人的表达能力特别是言语表达比较差,常常不能说出心里想说的话。他们可以跟你愉快的聊天,但很难清楚地表达自己。他们抽象及应变能力较差,不一定能独立处理问题。
(4)行为方面
有些智力残疾人的行为可能出现问题(例如用发脾气来吸引他人的注意),通常这与教育方法和社会人士对他们的态度与期望有关。如果足够了解他们,你就会理解他们的一些特殊的行为表达。智力残疾人往往能够胜任一些非智力残疾人可能觉得沉闷的工作,如用手从事简单及重复的操作等。
(1)智力残疾人有暴力倾向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暴力倾向,而智力残疾人的暴力倾向并不比其他人大。智力残疾人有时会通过大叫、摔打东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意伤害别人,而只是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足所致。
(2)智力残疾人永远要依赖别人
不少智力残疾人都有能力独立生活。据统计,约八成的智力残疾人(即轻中度及部分重度智力残疾人),只要经过恰当且及时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不但可以自我照顾、外出工作,还可以帮助他人。
(3)教育及康复、训练智力残疾人是一种浪费
智力残疾人也是社会一分子,有权享用社会资源。同时,经过训练,他们一样可以发挥潜能。
(4)智力残疾人难以结交
智力残疾人其实很喜欢交朋友,只是不善言辞或不懂得以适当的社交技巧向人表达,因而常常被人觉得孤僻或太过热情。其实,只要花点时间和耐心去了解,便不难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www.xing528.com)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偏见和歧视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大部分有精神疾患的人,即使自己有所感觉,也会由于怕受到歧视和偏见而不敢承认,多数人宁可自己忍受痛苦也不愿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导致治疗延误、病情加重。
精神残疾人生理上和心理上某部分功能的缺失以及社会给他们贴的“标签”会导致他们内心更敏感,容易造成当事人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格外敏感。但与此同时,他们会更在意身边的点滴,拥有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些精神残疾人会陷入病人角色之中,对医生、护士、家属产生依赖,因此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出现被动接受治疗、不够积极等情况。这就需要治疗者和照顾者对其进行启发和关怀,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训练。
由于长期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精神残疾人容易习惯性地将别人的行为(哪怕是中性或友好行为)认为是敌意或轻视。因此,在与精神残疾人的交往中,需要抱有更多的善意和理解,以便消除他们的警惕。
悲观容易导致绝望。如精神残疾人考虑:“我还能治好吗?”“我还能上班、胜任本职工作吗?”“我将来怎么办?”如果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答案,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望,就产生悲观失望等心理,最后陷入绝望状态。然而,只要周围的人关注精神残疾人的心理状况,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便能使他们免受绝望这一负面认知的困扰。
精神残疾人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特别是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缺乏自控,但此种情况极少发生;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不能坚持没有即刻奖励的行为;心境不稳定和反复无常;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在偏好的紊乱和不确定;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要给予耐心和安全感,避免情绪反应失控的情形。
总体来看,精神残疾人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多是负面的影响,这让大众对该群体产生了刻板印象。但要认识到,精神残疾人也有精神健康的时候,而精神健康的人也会有精神紧张和发生心理疾病的时候,精神残疾和精神健康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同时,精神残疾人有过病史,那是特殊的生活经历,也是习得有用经验、获得进步的有用记忆。帮助他们实现康复,就是一个不断提升他们自身及家庭支持系统抗逆力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个人和家庭与外部环境互动能力的过程。
一般来说,肢体残疾人会因为肢体上的障碍而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特征。肢体上的重度缺陷,在无障碍环境不充分的情况下,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行动能力,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来自社会的非正常化目光,使他们对外界的评价更为敏感,这些都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自我认知偏差,压抑其优势和潜能的发挥。肢体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作为心智健全的社会成员,肢体残疾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拥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意识,渴望自己的社会资格得到承认。独立意识指个体希望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事实上,如果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持续完善,不公平处境得到较大改变,肢体残疾人就可最大程度地实现独立生活,从中获得更为充分的价值感。
受行动不便及社会环境的制约,肢体残疾人与外界沟通、参与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孤独和自卑的感觉。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自我封闭的性格特点,而且会带来沟通能力的下降,甚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实生活中,肢体残疾这一身体特征的差异性状况,在社会环境的互动作用下,往往变成差距,这就使得肢体残疾人或多或少地产生自卑心理,对自身的价值不能完全认同。因而,鼓励和协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事,使其建立积极正向的自我认知至关重要。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体验,人的一切活动无不烙有情绪的印迹。快乐、愤怒、恐惧、悲哀是情绪最基本的四种表现。由于肢体功能障碍,肢体残疾人的情绪会比较敏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更在意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当身体某一器官病变或缺失时,其他器官的功能会相应增强,这种机制称为生理补偿。凡是成对的器官,如果其中之一受到损伤,另一器官就有可能超常发展,这是一种生理适应机制。人体固有的补偿功能使一切生理缺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心理补偿是指残疾人会有不同程度补偿缺陷的要求,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鼓励肢体残疾人勇敢尝试,培养兴趣,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更有助于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何欣撰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