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
走进北京,或走进我们的每一个城市,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又体验到些什么?有人在说千篇一律,有人在说千城一面。于是乎,追求特色与个性的领导和设计师便挖空心思,竭尽屋顶、立面、广场和马路之能事:“夺回古都风貌”,创造“世界第一”,构筑“新世纪”景观。但结果又是如何呢?那令人望而却步的景观大道,那曝晒在阳光下的世纪广场,还有那“亮起来”的街道。于是,我要问,城市由谁来设计?城市为谁而设计?
一、没有设计师的公共空间
50万年前的“北京人”,围猎回来,在洞口的平台上架起篝火,分享着一天的猎获,6 000多年前半坡居民走出各自的草棚,聚集于村落中心的场地,载歌载舞,共庆平安或准备出征捍卫家园;在克里特岛上的一个楔形不规则的多层平台上,米诺斯王朝大臣们观看来自小亚细亚美女的歌舞;在古罗马的广场上,公民们辩论政治,讨伐不称职的官员。
在云南哈尼族村头大树之下大磨秋场上,少男少女们在竞技,在嬉戏。山寨梯田之上,两条田埂交汇,一棵浓荫大树,一条水溪从树下流过,树下的大石头和小石头的空间便成为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的场所。村中的水井旁一些条石,一两个水槽,妇女们在提水、洗衣服,男子们在一旁闲坐聊天,偶尔会给正在从井里提水的漂亮姑娘帮上一把,献一番殷勤。
在江南水乡的石埠头上,小孩们缠着白发老人讲述关于门前那条河、河上那座桥的动人故事;讲述他少年的钟爱之人曾经在此浣纱,红罗裙倒映水中。
这些便是公共场所,它们没有设计师却充满着含义。它们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地方,一个供人分享、同欢、看和被看的所在地。离开了人的活动,公共场所空间便失去了意义。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场所或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
我们怀念没有设计师的公共场所,那是浪漫的、自由的、充满诗意的;那是朴素的,且具功用的;那是自上而下的,人的活动踩踏出来,根据人的运动轨迹所圈划的;那是民主的,人人都认同,人人参与的物化形态:是人所以之为归属的,刻入人的生命历程和人生记忆的——那随自然高差而铺就的青石板,那暴露着根系的樟树,那深深刻着井绳印记的井圈,还有缺了角的条石坐凳。这些场所归纳起来,都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它们是最实用的,而且能满足多种功用目的;
第二,它们是最经济的,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
第三,它们是方便宜人的,适宜人的尺度、人的比例;
第四,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相关的。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场所的美,美不是形式的,它是体验,是生活。
二、作为设计师的“作品”的唯美设计
然而,自从有了设计师之后,那些没有设计师的公共空间的丰富的含义似乎便失去了,彻底的或不彻底的。
以往,建筑及城市设计强调经济、实用、美观。但把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甚至对立,而且把美限于“观”,这本身就是个误解。而使设计进一步走入误区的是,当人们把强调美观作为一种社会的进步,而位居经济和实用之上时,空洞无味的形式美便日渐风行。于是乎有了小城市里数公顷甚至于数十公顷下沉或抬高的广场,有了大小城市中心的轴线式六车道的景观大道;于是有了意大利进口的石材,美国进口的草坪;于是有了巴洛克的图案,欧洲新古典的柱廊和雕塑。归纳起来,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师的唯美设计下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它们是纪念性和展示性的,功能单一甚至于完全没有功用目的。
第二,它们是昂贵的,为实现自我作品的完美,不惜金玉堆砌,引种奇花异卉,不惜工本改造自然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三,它们是强加给人的,把人当作观众,或设计作品的参观者而非使用者,因而往往是非适宜人的尺度的。
第四,它们是空洞的,没有故事的。即便是有,也是与本地和本空间的使用者无关的,是外来的纪念物,是设计者心中理想的阐述,是自上而下的理念的教化。它们的故事会随着建筑物的倒下而消失。
因而,这种设计是难以获得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认同,也难以唤起使用者的归属感和关照及爱护。(www.xing528.com)
三、为神权、君权与机器设计的城市
只要简单地回顾一下城市景观的历史,人们实际上很少在为人自己而设计。这里的“人”是指普通的人、具体的人、富有人性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集体名词“人民”。
第一,为神设计的城市。从两河流域文明出现的最早的城市,到中世纪及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城市,美洲的印加帝国,再到中国的部分城市,城市空间无不围绕教堂庙宇设计,居民屈居于神之脚下,人是神的牺牲品。
第二,为君主和权贵而设计的城市。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为君主和权贵设计城市。从北京的紫禁城和各州府衙门到意大利墨索里尼的罗马再建计划和希特勒的柏林,再到英法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新城,城市设计无不是权贵们的极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而普通的市民们却在高大的建筑、巨大的广场和景观大道面前,如同不可见的蚂蚁,或最多只是被征服和奴役的观众。文艺复兴将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却被带上了君权的桎梏。
第三,为机器所设计的城市。工业革命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似乎征服了自然,挣脱了神的约束,推翻了君主。但人们并没有改变受奴役、被鄙视的地位。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另一个主宰城市,主宰自己生活的主人——机器。从英国的格拉斯哥,到美国的纽约、底特律、洛杉矶,到中国的北京、上海、沈阳、太原。你会发现似乎所有大城市都曾经或正在为机器而设计,快速和高效是设计的目标,这就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勒·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模式。为了生产机器,人们设计厂房;围绕厂房,人们布局操作机器的工人的新村。为了汽车的通行,人们拆房破街,并将快速路架过头顶。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工作、居住、休闲、娱乐,被解剖成一个个独立功能的零件。城市设计过程中则把这些功能零件加以组合、装配,于是,整个城市本身也成了一个机器。通过交通系统和汽车把这些零件组成一个功能体,而人则再次被忽略了。
所以,纵观城市景观的历史,人们在挣脱了一个旧的枷锁之后,又被套上新的枷锁。直到最近我们似乎看到人性化时代的曙光。现代城市空间不是为神设计的,不是为君主设计的,也不是为市长们设计的,而是为生活在城市中的所有人设计的,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论健康与否,为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而设计的。为神圣的或世俗的权力及其代表而设计的城市空间是恢宏的、气派的、令人惊叹的,但它们离普通人的生活是遥远的。
四、人性场所的回归
于是我们感到悲哀,我们为设计师悲哀,为自己作为设计师而羞耻,为经过设计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作品”而悲叹:别了,诗意的场所;别了,人性的空间;别了,那有故事的地方。然后,我们又不甘心,我们因此呼号,找回人性的场所,找回有故事的地方。为此,设计师应该:
第一,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爱玩火;人需要庇护和阴凉,需要瞭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
第二,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和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
第三,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坐一下北京街上的的士,就不理解什么是“政治中心”;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含义。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第四,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
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城市景观是人类欲望和理想在大地上的投影。在近万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人类为摆脱自然力、神权、君权以及自己创造的机器的约束,今天终于走进了一个天地人神和谐的人性化的时代。
回来吧,诗意的场所;回来吧,人性的空间;回来吧,那有故事的地方。
◎我思我在
1.“人性”一词经常见诸各类媒体,本文作者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应合乎“人性”。在作者看来,有“人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有什么特质?请你根据作者的相关阐述尝试分条陈述。
2.作者认为,为了让“人性的场所”回归,作为一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师应该要怎么做?你觉得真正要让城市公共空间回归“人性的场所”,除了设计师的努力,还有哪些因素会起作用?
3.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建议你再去读一读俞孔坚的另一部著作《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进一步了解他在城市设计上的理念与成就。还可以读一读王澍《造房子》这本书,然后想一想他们在景观建筑、城市设计方面有哪些相通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