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基础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走过了辉煌的20年历程。那么,上海基础教育将以怎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这必然是人们最关心,也是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1994年,上海市根据上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宏伟发展战略。“一流城市,一流基础教育”回答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和世纪之交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流基础教育”的提出是基于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上海基础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建设上海“一流基础教育”不能落入“口号教育”的罗网,不能囿于观念,徒有其形,空有其表,而应强调它的内涵。只有注重了“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才能明确方向,制定实施计划,使“一流基础教育”的建设落到实处。
上海“一流基础教育”蕴含以下内涵:(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2)具有高标准的基础教育水平;(3)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4)具有简明高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5)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的大教育网络;(6)形成面向世界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设上海“一流基础教育”要达到:(1)用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统领教育活动,实现四个主导性教育观念(人才观、学生观、学力观、办学观)的基本转变。(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基础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受教育年限提高一个层次。(3)完成薄弱学校更新工程,新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使上海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总体水准提高一个层次。(4)基本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5)初步形成市、区(县)两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简明高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6)初步形成基础教育社会化大教育网络。(www.xing528.com)
建设上海“一流基础教育”,实现“一流基础教育”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按照可提供的财力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逐项推进。从总体上,建设上海“一流基础教育”可分三步走:第一步(1997—2000年),启动和打基础阶段;第二步(2001—2005年),有重点推进阶段;第三步(2006—2010年),全面推进阶段。
回顾20年来上海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再过10年、20年,上海的基础教育事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一流基础教育”就会变为现实。
*本文应上海市教育学会“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征文而作,发表时略有删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