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盘点

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盘点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上海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由点到面、由面及里、由单项到综合、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发展的路子。这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任务最重、影响最广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工程。

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盘点

纵观上海20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大致呈现这么一个发展轨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改革一课程教材全面改革。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上海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由点到面、由面及里、由单项到综合、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发展的路子。

1.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人才问题突显出来,人们强烈要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智力型、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需要。“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智力,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上海市在80年代初提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12字教学改革方针,从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发展智力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流。育才中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教学法改革、嘉定二中钱梦龙“导读法”、青浦县顾泠沅数学改革试验等一批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学试验改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这一时期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启发式教学,探索思维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注重智能发展。

2.探索学科结构和能力培养的序列

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教学改革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致力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对学科学习内容本身进行改革。因此,人们开始探索学科结构与能力之间联系的特有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训练程序,试图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统一起来。上海师范大学“九年一贯制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体系研究”、华东师大一附中“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文训练”等,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研究水平。

重视学生心理结构,对学科知识和学生能力进行逻辑结构的分析,并将这种理性认识外化为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教材或训练序列,是这一时期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流。

3.关注教学质量评估,进行考试改革

80年代中期后,人们将关注的目光转向考试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手段的科学化上,这是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客观要求的必然反映。以往对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基本上是以经验性、描述性的主观的评价为主,缺乏理论深度的定性分析和符合教育统计学要求的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客观评价。用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中心的考试手段来评价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难以反映教学改革成果的科学性,必然会阻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这样,实行考试改革(这主要指考试手段、考试内容方面,还未涉及后来进行的更深层次的考试制度的整体改革),探索评价手段的科学化,就成为教学改革向前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教学过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的反馈、调整功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力。(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的教改,一是学习和运用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理论,进行标准化测试的研究与试验,二是借鉴国外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成果,开展教学目标和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从评价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较多地引进现代教育评价手段,力求使教学研究客观、严谨、科学。

4.实施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

1988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了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旨在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新体制和新结构。整个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历时十年完成,目前第一阶段已告结束,正着手第二轮改革。这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任务最重、影响最广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工程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是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课程教材改革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属于主导地位并在根本性和全局性上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高质量的教材,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内容就无从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因此,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进行课程教材的改革。再则,随着上海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发展,现行中小学课程及教材体系日益显露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课程教材改革,其实就是在上海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从单项、分散的教学改革走向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乃至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改革。以课程教材为突破口,带动上海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便是这一时期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从第一轮改革试验看,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体现出这样几个特色:一是较为明确地界定了“基础学力”的概念,力求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学历的要求;二是提出了个性发展目标;三是勾勒了新型的课程结构雏形。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解决了一个始终缠绕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普遍性问题,这就是一方面要求追求教育的卓越性,倡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扩大选择,课程教材多元化;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教育平等,保障每个受教育者的学习权和发展权。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质,就是一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进大众主义的教育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又不全盘否定精英主义的教育课程模式。因此,这次课程教材改革的锋芒直指长期盘踞在中国内地教育界传统的课程观、学生观,打破一纲一本的大一统僵局,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新格局作出开创性工作。它是一份向“应试教育”挑战的宣言书,宣告了我国中小学教育迈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实质性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