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从科技萌芽至今日,在科技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改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对课程的影响和作用将愈来愈突出,从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理科教育改革来看,理科课程改革有必要围绕下述方面来展开。
1、树立全面的理科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应包括:(1)加强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以及科学道德观念等方面的要求。随着未来社会的高度技术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所培养出的人既要有良好的利用现代化技术的素质,又懂得科学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并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首先具有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服务的思想。例如,尝试把有关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的伦理及科学家的社会职责等方面的内容融合在理科的教学内容中,并将其明确列在理科的教育目标里。(2)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现代科技革命在本质上是智力挑战。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人应系统地扎实地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并具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关于筛选、吸收、调度和应用科学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能力;具有运用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等新技术手段的能力;同时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大量地引入到理科教学内容之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泛的知识领域,尤其是跨学科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个人的社会生活技能。(3)为培养全面而完善发展的人服务。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指出:中等教育必须面对双重挑战——培养学生既通晓科学技术,又具有人文价值素养,呼吁把“人的因素”作为超越其他目的首要因素考虑。因此,理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创造性和参与社会积极性,而且应培养他具有感情方面的优良品质,具有对包括科学美在内的各种美的兴趣,以及感受和识别美并把它融入自己人格中去的能力和以自己个人的情感、思想和存在对世界作出创造性贡献的能力。
2、完善课程结构,做到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只有必修课程并不利于教育目的实现,而选修课程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第一,从社会需要看,我国每年都有相当人数的毕业生不再升学而就业,成为各种类型的中初级人才,即使是升入高校的学生也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里深造,因此,中学理科教育不仅要向学生授以最基础的必修课程,还应当为学生参加生产建设和学术上的有所专长作准备。第二,从知识量增长的无限性与课时的有限性、课程的滞后性的矛盾看必修课程的内容一般比较稳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经常变动,选修课程则既有助于保证基础,又有助于知识教学上开拓深广度、充实新内容。第三,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看,中学阶段不仅不同的学生个性有差异,水平有高低,而且同一个学生对不同的课程也往往兴趣爱好程度大不相同,开设既多样又富于弹性的选修课程,可以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应、引导和发展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2)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相结合。在学校理科教育中,除了课内正式课程,课外课程(即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国际教育界已经把与“课外活动”一词相对应的英文词语由原来的EXTRA—CURRICULA ACTIVITIES(课程之外的活动)改为EXTRA—CLASS ACTIVITIES(课堂之外的活动),这种演化,标志着课外活动内涵的变化,表明国际教育界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一步。如果说,课内课程是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让学生在相对静态中进行学习的话,那么课外课程则不受教学大纲、教材的限制,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发展兴趣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并且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的过程中,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同社会的使命联系起来,增加社会责任感,而对社会上消极的东西,不良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产生和加强鉴别能力,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所谓分科课程即指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利弊前已分析。长期以来,人们对分科课程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综合课程的注意。开设综合理科课程,首先有利于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容纳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跨学科的内容,如环境教育、生态教育、能源教育等等;其次,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重复。理、化、生、地学科体系由来已久,它们较多地着眼于自身前后的衔接和学科本身的完整体系,往往少考虑某些为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更新和渗透。门类一多,难免重复,例如讲环境保护问题,生物、化学、地理中都讲,再如讲新能源,地理课讲,物理课也讲。如果设置综合理科,就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对各科知识进行有机地综合,形成一个更符合整体实际需要的新体系,从而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克服科学知识的割裂,培养科学态度,增加对世界整体认识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
3、更新理科课程内容,包括:1)大幅度增加对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极为相关的新科技知识,尤其是有关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资源、新型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了使今后的学生能充分认识高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作用,理科课程内容还可扩展到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大脑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知识领域,使课程内容彻底摆脱单一学科的局限。2)注重面向人类的生活实际,即不仅仅是依照学科的逻辑,而且把有关生物、社会学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包括在理科课程中,例如把课程范围扩大到医药卫生、食品、保健等密切相关的科学和技术领域,进行直接的生活科学知识教育。在学习有关科学理论的同时,应涉及经常有用的,而且是有实际价值的课题,并把它们贯穿在学科中,作为全部课程的一部分,并且加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知识比重,尤其是实验方面的内容。3)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尽管理科课程必须增加许多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但是仍将稳固地保持一定比例的基本科学知识,特别是经典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理、化、生、地等已有的知识,并且更加广泛地包括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同时继续地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加强科学思维的全面训练作为理科教育的基本内容,并让学生具备评价科学和技术的价值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的批判思考的能力。(www.xing528.com)
4、改革教学方法和评论手段
理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向着如何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进一步密切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中的联系,以及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方向发展,用诸如实验活动、阅读刊物、影片和微机等多种教学媒体来实施,随着现代理科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小组学习、独立学习和实践学习应成为今后的主要学习形式,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综合,以获得某种技能和实际经验,例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科学方法。
改革评价手段,即不以一张侧重学科概念系统和符号系统的试卷来评定学习成果,而应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包括对自然科学态度与方法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掌握新技术技能的发展的评价等。应根据我国理科教育的实际来批判地接受国外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以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