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五味篇》有这么一句话:“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又见《灵枢·平人绝谷篇》:“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以上两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第一句话是说:自然界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其中只有空气和食物在进入人体后,能够经过机体的转化,形成营气和卫气、宗气、糟粕三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足以维持我们人类的生命活动。因此,如果一个人半天之内都没有进食,势必会带来气的衰减;而若一天都不进食,程度就会严重,造成气的缺少。第二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一个健康的人七天之内都不进饮食,那么本该由饮食物消化吸收后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即精微物质)以及津液,就会在这段时间中只出不入,等到最后消耗枯竭,这个人就会死亡。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人体的生理功能都在不断地各司其职,也就是说时时刻刻都有新陈代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在不断消耗着能量,哪怕是在睡着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机能都在运转着。为了保证这一过程顺利有序地进行,需要我们不断为自己提供能量——食物。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过饥才饮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就有这样的体验,偶尔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耽误一顿两顿饮食尚无明显的感觉,但是耽误次数多了或者时间长了,身体尤其是胃部及体力就会觉得明显的不适。这是因为,如果个别一次两次过饥,健康的身体尚处在可代偿的范围内,不至于损伤过多的精气,但时间一长或者次数一多,势必会超出人体所能代偿的范围,引起功能的损伤,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为了维持我们脾胃功能和生命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切记不可过饥才饮食。(www.xing528.com)
《内经》中不乏对于“饮食有节”这一养生理论的叙述,在此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纵观原文,关于这一饮食养生理论的阐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定时定量、寒温适宜和控制食欲。那么,我们要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落实到我们日常饮食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呢?在本章接下来三个章节中,将结合生活实际为大家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